一年多来,校外教育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效明显。现今,校外教育培训治理定位和功能明确,进入常态化治理阶段。
在校外教育培训治理过程中,人们深刻认识到,学科培训是表象,学生负担重和家长教育焦虑有着更深层次原因。比如,中高考竞争性选拔制度、就业竞争压力等。为此,要着眼全局改革教育评价等制度。尤其是优化调整中高考的科目结构,着眼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可测点,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形成升学考试的学业考评制度和全面发展的绩效评价制度,以考试制度改革倒逼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细化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和可操作办法,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使其作为高中、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适时启动普职学生分流学段提升工作,即在高中后、通过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进行分流,推进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减少社会对中考的焦虑。
转入常态化监管的学科培训,要明确监管红线,使其规范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而非相互攀比、引发焦虑的诱因。学科培训治理政策执行要精准、政策落地要因地制宜,要把日常监管重点放在内容安全、资金安全、价格费用可承受和违规行为治理上,尤其是重点治理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的问题,切实增强政策实施的效益。以教育培训常态化监管倒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对学校办学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不足构成有益支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学科培训转入常态化监管的同时,对除学科培训之外的教育培训行业,应坚持教育公益性,让整个行业形成规范发展态势,形成校内外联动高质量育人格局。
社会力量提供的教育服务除了学科培训和非学科培训之外,还有与培训相区别的线上学习服务、数字教育资源、STEM教育等诸多形式,这些对于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提升综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更契合素质教育发展方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非学科类培训不能成为教育焦虑的新诱因,其治理要加强对社会资本的规范和引导,不能和升学考试挂钩,对学生形成新的负担。
规范发展体现在让企业形成合理稳定预期。当前政策提出“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然而一旦预期不稳、信心不足,整个行业在研发和人员投入方面就会缩减,原本良性发展的态势可能被打破。因此,提振发展信心的关键是稳定预期,通过构筑科学的政策体系,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规范发展更体现在明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决定未来,教育关乎发展。教育培训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在就业方面,教育培训行业兼具“服务行业”和“科技行业”双重属性,行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比其他行业更多人就业。在国际竞争方面,我国教育科技已形成跨越式发展之势,正处于难得发展机遇期,这时更需要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的创造力。
规范发展还体现在对新模式探索的肯定。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在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方面强调要“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做强做优‘互联网+教育’服务,推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同时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以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政绩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作者:薛二勇 / 编辑:孙好
*本文为《半月谈》2023年第3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