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念高超 曾让西方无话可说的苏联电影
【俄罗斯龙报网】苏联时期的电影在俄罗斯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苏联电影故事性极强,艺术内涵丰富,既不太商业,也不太文艺,看过之后往往让人印象深刻,感动长存心中,而且体裁的多样化也完全能与好莱坞相提并论。现当代的俄罗斯电影也多继承了苏联电影的优秀传统。
本报近期将连续为您介绍苏联及俄罗斯电影的发展历程、艺术风格及成就。
图为电影《保尔·柯察金》海报。(图片来源:资料图)
冷战也不怕 苏联曾是世界电影强国
在美苏两国对峙的长时间里,每一次苏联电影到国际展映,都会先伴以周遭西方国家的嘲讽与冷眼,但是当他们看完之后,又不得不承认苏联电影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综合俄罗斯旅游中文网、长春中文电影百科网站报道,苏联电影的艺术成就在于,它能让人忘记冷战,忘记意识形态的不同。在同等条件下, 他们极难得到理解与尊重,却依然运用高超的电影理念战胜了一切偏见。在冷战时期,苏联电影甚至获得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电影奖项,包括两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战争与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及多次提名, 可以说是盆满钵满,荣耀长存。当时, 苏联是世界电影强国之一,影响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影迷。
早期探索:理论实验活跃带动产业创新
1919 年8 月27 日,苏联颁布了列宁签署的法令,决定将照相、电影生产及发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员会领导,这一天标志着苏联电影的诞生。此后,列宁对电影工作做了一系列指示。他指出:“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根据列宁指示的精神,苏联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片和纪录片,这些影片反映了苏联国内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1918 至1920 年间,还拍摄了一些古典文学改编的影片,如《谢尔盖神父》(1918,原著托尔斯泰,导演普洛塔占诺夫)、《偷东西的喜鹊》(1920,原著赫尔岑,导演萨宁)等。高尔基的《母亲》也在此期间第一次被搬上银幕(1920,导演拉朱姆内依)。
根据形势的需要,十月革命后拍摄了一批表现迫切政治问题的故事片,它们被称为“宣传片”。1921 年, 国立第一电影学校全体师生在加尔金领导下拍摄了《镰刀与斧头》,这是苏联第一部大型革命题材故事片。影片表现十月革命期间贫富农之间的斗争,1923 年,格鲁吉亚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另一部著名的革命题材故事片《红小鬼》(导演比列斯基阿尼)。影片表现了布琼尼第一骑兵军和马赫诺匪帮的斗争。
这一期间,苏联电影工作者的艺术探索比较活跃,导演库里肖夫领导国立电影实验工作室,除了在蒙太奇手法上进行实验外,还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理论,这种理论把演员比做操作中的机器,把导演比做设计工程师。库里肖夫根据这一理论拍摄了《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家的不平凡的冒险》(1924)和《死光》(1925) 等影片,另外两名青年导演柯静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创办了“奇异演员养成所”。他们力图把类似杂耍的夸张的表演方式带到银幕上来,拍摄了《十月姑娘的奇遇》(1924)和《米施卡反对尤登尼奇》(1925)等影片。这些探索包含着一定的积极因素,有些影片在主题上也有价值,但由于对形式技巧的过分迷恋而影响了作品的完整与深度。
1924 年,俄共(布) 十三大关于电影的决议指出,必须加强党对电影的领导。从这一年起, 健全了领导机构,取消了私营发行公司,出版了《电影报》、《苏联银幕》、《苏联电影》等杂志,成立了“革命电影协会”。1925 年苏联又成立了由捷尔任斯基领导的“苏联电影之友”协会。1924 至1925 年,苏联拍摄了142 部影片, 其中故事片70 部。在这中间,最重要的收获是,出现了《战舰波将金号》(1925,导演爱森斯坦)和《母亲》(1926,导演普多夫金), 这两部影片成为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1956 年苏共第20 次代表大会之后,到1962 年,故事片产量达到 104 部。同时,大批青年创作人员陆续涌现。各加盟共和国的电影事业也得到发展。在创作中,最明显的变化是题材样式的扩大。
50 年代中期和后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影片, 如《狂欢节之夜》(1956, 导演梁赞诺夫)、《保尔·柯察金》(1957,导演阿洛夫和纳乌莫夫)、《序幕》(1956,导演吉甘)、《第四十一》(1956,导演丘赫莱依)、《共产党员》(1957,导演莱兹曼)、《列宁的故事》(1957,导演尤特凯维奇)、《鲁勉采夫案件》(1956,导演赫依费茨)、《不称心的女婿》(1956, 导演. 施维泽尔)、《滨河街的春天》(1956,导演米隆涅尔和胡齐耶夫)、《高空》(1957,导演扎尔赫依)、《海之歌》(1958,导演桑采娃)。
此外,还拍摄了多部成功的现代和古典文学巨著改编的影片,如《静静的顿河》(1957 至1958,导演格拉西莫夫)、《苦难的历程》(1957 ~ 1959,导演罗沙里)、《奥赛罗》(1955,导演尤特凯维奇)、《堂吉诃德》(1957,导演科津采夫)等。
50 年代后半期至60 年代前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战争题材作品,如邦达尔丘克导演的《一个人的遭遇》(1959)和丘赫莱依导演的《士兵之歌》(1959)。丘赫莱依导演的另一部战争题材影片《晴朗的天空》(1961), 除了表现前方战士和后方民众作出的贡献外,还通过对个人迷信的批判提出了“信任人”的主题。这些显示了苏联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深入发展。另一些影片,如《雁南飞》(1958, 导演卡拉托佐夫)、《临风而立》(1962, 导演罗斯托茨基)、《我住的房子》(1957,导演库里让诺夫)、《伊凡的童年》(1959,导演塔尔可夫斯基) 等,在人物心理刻画和表现环境的真实性方面也显示了特色。
迅速成熟:革命斗争和建设题材占主导
30 年代,苏联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更为丰富。苏联文艺的创作方法确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革命的电影艺术的发展, 使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出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夏伯阳》(1934,导演瓦西里耶夫兄弟),被誉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图为电影《夏伯阳》海报。(图片来源:资料图)
30 年代苏联电影的突出特点是革命斗争和建设的题材在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生路》(1931,导演艾克) 《金山》(1931, 导演尤特凯维奇)、《献礼》(旧译《迎展计划》,1932,导演艾尔姆列尔和尤特凯维奇)、《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1936,导演吉甘)、《波罗的海代表》(1937,导演扎尔赫依和赫依费茨)、《马克辛三部曲》(1935 至1939,导演科津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伟大的公民》(1938 至1939,导演艾尔姆列尔)、《政府委员》(1939,导演扎尔赫依和赫依费茨)、《肖尔斯》(1939, 导演杜甫仁科)以及格拉西莫夫导演的《七勇士》(1935)、《共青城》(1937)、《教师》(1939)等影片反映了苏维埃人──新生活的建设者的精神面貌,表现了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反映了革命思想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这一期间还拍摄了一批优秀的历史题材影片如《彼得大帝》(1937 至1939,导演彼得罗夫)、《苏沃洛夫大元帅》(1940,导演普多夫金)、《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8, 导演爱森斯坦);喜剧片如《富裕未婚妻》(1938,导演培利耶夫)、《拖拉机手》(1939, 导演培利耶夫)、《快乐的人们》( 1 9 3 4 , 导演亚力山大洛夫)、《伏尔加─ ─ 伏尔加》( 1 9 3 8 , 导演亚历山大洛夫); 根据高尔基原著改编(1939)、顿斯阔依演的影片《童年》(1937)、《在人间》(1938)、《我的大学》(1939)等。
30 至40 年代初,苏联生产故事片近400 部, 动画片100 多部,苏联电影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指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繁荣发展:大批青年创作者涌现
那些年,苏联电影机构有哪些?
苏联电影的领导机关是苏联国家电影委员会,成立于1963 年, 各加盟共和国均有自己的国家电影委员会。
长春中文电影百科网站报道,全苏共有39 个电影制片厂,其中直属中央的有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高尔基中央儿童与少年电影制片厂、苏联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科学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各加盟共和国均有电影制片厂。全苏能拍摄故事片的共有19 个厂。年产故事片近270 部(其中约有120 部为电视台定制片),纪录片、科技片及教学片近2000 部。
苏联电影家协会成立于1965 年(筹委会成立于1957 年),各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外)均有自己的协会。培养干部的最高学府为全苏国立电影学院(成立于1919 年, 初为电影学校,几经演变,自1934 年起用此名)与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成立于1919 年,初为照相与照相技术高级学校,1930 年起用此名),前者培养艺术创作人员,后者培养技术人员。
基辅戏剧学院自1968 年起设有电影系,此外,国家电影委员会还和影协联合主办一个电影编导二年制高级培训班(自1964 年起),专门培训各加盟共和国和制片厂选送来的进修人员。研究机构有全苏电影艺术研究所(1973 年成立)、全苏电影与照相科技研究所(1929 年成立)、全苏艺术理论研究所(1944 年成立, 属文化部建制, 所内设有电影研究部门)。新闻电影的正负片由中央国家电影与照相资料档案馆保存,其余片种正负片均由苏联国家电影资料馆保存。负责影片进出口业务的是苏联影片输出输入公司。主要电影刊物有《电影艺术》(1931 年创办,月刊)、《苏联银幕》(1925 年创办, 双周刊),以上两刊均由国家电影委员会与影协合办;《电影放映员》(1937 年创办、月刊)、《苏联电影》及《电影与电视技术》等。
(编辑:张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