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教育、工商等部门排摸发现,沪上目前近7000家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中,“有证有照”的2000多家,“有照无教育培训资质”的3200多家“无证无照”的有1300余家。
目前,“无证无照”的培训机构中,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学科类和学科延伸类的502家培训机构,已进入逐步关停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上海市教委那边获知,目前具体的关停名单没有对外公布,但学生家长可以在区教育局的民办非学历机构里查,“有证有照”符合标准的机构有哪些。
上海此次出重拳整顿教育培训市场,很大原因归于绝大多数的中小学生都在课后上补习班,寒暑假更是集中补习,负担太重。而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学科类和学科延伸类培训机构,正是这次整治的重点。
此次整顿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将对培训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观察。
分类整治规范教育培训市场
根据排摸数据,沪上目前近7000家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中,“有证有照”的才1/4强,这意味着上海市7成多培训机构将接受整改甚至被关停。
针对这三种不同情况的培训机构,上海将采取分类整治。对于“有证有照”的机构,将从办学场所、消防等安全要求、收费管理、广告宣传等8个方面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并规范其教学行为。
对“有照无教育培训资质”的机构,也是体量最大群体,将由各区的市场监管局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牵头,制定和下发行政指导书,指导其限期整改。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曾表示,这些机构在整改期间不得招收新生,逐步减小办学规模,自行撤除教育培训的相关广告,向政府职能部门承诺,按照已有服务合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不再对现有学员续班续费。
处罚力度最重的是“无证无照”的这类培训机构,直接查处并取缔。其中,502家属于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学科类和学科延伸类的培训机构。
从各区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关停工作进行的较为平稳。例如,嘉定区“无证无照”教育培训机构22家,其中19家已关停,还有3家正在查处过程中。
关闭502家学科类培训机构,这次整顿的力度可见一斑。但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减负的预期,则需要进一步观察。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从他们家长群反映的情况来看,那些无证无照的基本上都是小机构,报名的本来就不多;且都退钱了,也已找了其他机构再报。
关停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上海为什么要在这个节点整顿教育培训市场?相关部门表态是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维护义务教育公平正义的初衷,维护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
而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中小学生都在课后上补习班,尤其是寒暑假更是集中补习。为了更好达到预期目标,在整顿培训市场的同时,上海市教委号召学校也加强对相关政策的执行,例如丰富学生课后服务的形式与内容,提供课后课程,就是为了留学生在学校内,让学校提供更系统专业的综合性学习课程,这个当中也会产生高质量培训课程的发展机遇。
杨浦区教育局的有关人士表示,现在杨浦区在整区试点学校提供放学后的看护服务。家长在向学校提出申请后,学校会有一些相应的社团或者课外活动,包括新学期开始会有相互监督做作业的这种安排。
无疑,教育培训市场是一块诱人的蛋糕。据中国教育学会2016年底发布的《中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研究报告》,2016年,全国中小学辅导机构的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人均花费约6000元。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动辄上万元的培训花费毫不夸张。对于这一巨大的市场,这场整顿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家培训机构人士告诉记者,整顿会导致行业洗牌,把一些劣质的清理出去,但对大品牌的企业影响不大,可能需求还会更加旺盛。
减负是一项综合工程
上海教委方面认为,教育减负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大工程。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公开表示,需要从优化招生考试制度、提高公办学校教育质量、强化培训机构审查等几个方面齐头并进。
有上海政协委员认为,孩子们学业负担过重是多方面原因综合推动的结果,家庭教育理念、从众和攀比心理、教育培训机构的宣传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根本上还是教育体系和招生制度造成的。
“没有给社会和家长提供足够多的选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政府要支持发展特色学校,同时深化改革招生制度,真正把自由性和多样性还给教育,才能把本应属于孩子们的自由快乐成长的时光还给孩子们,最终打破现在这种‘群体焦虑’的怪圈。”上海市政协委员胡光建议。
思来氏教育创始合伙人刘俊彦表示,民办机构应响应教育改革方向,提供更多元的课程,做好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注重学生综合素养,而不是替代学校教育。此外,家长需要结合儿童的学习发展规律来为孩子理性选择校外学习机会,注意考察孩子学习过程性的收获。(编辑:李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