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管理工程与科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周老师对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学院及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分数线、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简介
学院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01年。
作为中国商学教育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北外国际商学院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力图通过全体师生员工和校友的努力,建设一个多语种、多文化、多区域的全球化商学院,创新当代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服务于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推动中国从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向一个伟大的经济体的转变,从一个令人赞叹的国家向一个令人尊敬的国家的转变。
学院致力于向来自全球的未来商业领袖搭建探索世界文明和知识谱系之平台,开发独立思考与自我发展之潜能,传递属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构建多层次、跨文化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成为具备全球化视野、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能够在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担当重要责任的复合型、复语型国际商业人才。让学生具备在复杂商业竞争中的沟通、分析、操作和决策能力。建设跨国公司中国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中资公司国际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学院鼓励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吸收全球商学院的经验进行创新和改革。学院教师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发表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学院重视社会服务,鼓励教师以学术指导、战略顾问、独立董事等方式广泛参与商业实践。
学院贯彻“一体两翼”的全球化办学战略,以欧美高校合作为基础,大力拓展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中国对外投资国高校的关系,以最积极的姿态参与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商学院鼓励计划内本科和硕士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并为全体学生提供各种国际交流机会。通过这些交流,不仅仅学会分享各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经验,也能够总结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推向世界。
学院同中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跨国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各级政府机构、公司企业提供高层管理培训课程,与业界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培养机制、合作研究机制,开发撰写中国企业商业案例,确保学生就业水平领先全国。
无论是在教学、研究或社会服务领域,北外国际商学院始终坚持的理念是:用全球化的视角推动中国经济、用全球化的视角参与经济管理理论创新,用全球化的视角进行人才培养。建设具有鲜明北外特色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独特作用的全球化商学院。
专业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综合采用数学、统计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或借鉴其他自然科学方法揭示管理活动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改进和优化管理过程的学科。本学科将管理科学前沿理论与北外的语言文化学科优势相结合,形成复合型、国际化管理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综合采用数学、统计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或借鉴其他自然科学方法揭示管理活动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改进和优化管理过程的学科。本学科将管理科学前沿理论与北外的语言文化学科优势相结合,形成了复合型、复语型国际化管理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并设立了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数据科学与全球治理、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大数据与商务分析四个二级学科。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方向注重学科的交叉和创新性,以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导向,在货币流动性等宏观因素对资产价格的作用机制,最优证券设计及金融产品定价,能源衍生品及其期权定价,国家主权行为、金融市场波动及贸易摩擦等风险因素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影响及其防范机制,非正规金融的风险及其治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与监管风险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
数据科学与全球治理方向针对全球治理体系中世界经济复苏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注重应用计算机科学、计算科学、统计学及人工智能等方法和技术在全球冶理领域的研究,在新兴技术与创新发展、国际贸易与全球产业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形成了交叉科学前沿问题研究特色。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和跨文化挑战,应用管理科学方法,关注全球供应链联合订价与运营管理、快速响应生产管理、供应链最优合约设计、供应商关系投资组合管理、国际物流运输调度与优化、网络均衡分析与优化管理等,对国际经营环境下企业供应链和跨越国界、跨越组织边界的各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
大数据与商务分析方向注重将信息科学、统计学、信息系统等知识与金融、财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相结合,培养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及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能力,研究数字商务模式的创新产品设计与运营,政府间信息共享与互联网全球治理,基于多语言和多文化背景消费者的数据挖掘、用户画像和智能推荐,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决策内容。
队伍建设
学院目前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际商务与区域治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与长江商学院设立了联合培养高水平博士研究生项目;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外交学(国际经济方向)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国际商务硕士(MIB)、金融硕士(MF)、会计硕士(MPAcc)、工商管理硕士(MBA)四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学院目前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与商务分析)、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数字化运营与创新)、英语(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联培)、英语(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联培)、国际商务(德语与德语国家研究)、金融学(俄语与俄语国家研究)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十三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两个辅修学士学位专业;经济、管理、IT、传播四大门类出国留学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与商务分析)、工商管理和电子商务(数字化运营与创新)六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有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均同时向来自全球各地的留学生开放。国际商学院大量开设全英文授课的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同时为学生提供西班牙语、法语等全球通用语言作为学生的第二外语。目前,国际商学院共有在校中国本科生826人,来华留学本科生479人,经济学管理学双学位本科学生281人,全日制研究生521人(包含硕士、博士生),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基地经济管理国际项目学生近400人。同时,学院还与北外各语言院系开展跨院系合作培养,包括德语(商务)、俄语(金融)、西班牙语(国际商务方向)、朝鲜语(国际商务方向)及欧语(欧洲商务特色班)本科生。
学院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力量,他们来自全球各个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专业领域,涵盖经济、管理、理学、工学、文学、哲学、法学、外语等各个方向,并在相当程度上相互渗透与融合。他们既具有深厚现代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理论功底,同时又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学院专职教师中,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70%以上拥有海外学位或半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目前,国际商学院共有在职员工141人。从职称结构来看,国际商学院目前共有教授18人,副教授23人。学院有五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两名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两名教授入选2021财政部财政人才库。
学科建设
学院的建设得到教育部、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大力支持,在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2002年国际商学院经济管理学科群被北京外国语大学确定为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支持学科;2007年在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质量工程”中,被批准为 “跨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实验区”;2009年,学院跨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被评为“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9年,学院与ESCP欧洲高商合作举办第一所欧洲商务孔子学院;2021年,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会计学两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工商管理三个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2019年5月,学院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国际商务与区域治理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外交学(国际经济方向)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国际商务、金融、会计、工商管理
质量工程: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教育部、财政部人才培养实验区1个,国际商学院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
教育部、财政部人才培养实验区:跨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心、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金融学
教学成果:截至2015年9月,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
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咨询评估机构、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智能信息处理等工作。
二、专业目录
招生年份:2023年
拟招生人数:15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952管理科学基础(计算机综合必考,统计学和管理学选其一)
三、推荐参考书目
925管理科学基础
1、[美]平狄克等著:《微观经济学》第8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英文版-第7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2、贾俊平等编著:《统计学》第7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3、[美]罗宾斯等:《管理学》第1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英文版-第1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2月)。
四、2023年复试分数线
总分:340 招生计划人数:15
五、2022报考录取数据
复试人数:11 拟录取:11 初试最高分:393 初试最低分:354
六、2022年拟录取名单
七、备考建议
英语
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背好单词,只有熟练掌握考研大纲的词汇才能对于英语阅读做到游刃有余。背单词推荐使用恋恋有词这本书和墨墨背单词 app,如果对阅读中长难句的理解有困难的也可以看一下讲解长难句的视频。英语其实没有多少题目里可以训练,所以一定要利用好真题,让每一张试卷都发挥出它的价值。阅读是一个需要反复理解思考的题目,所以可以做两到三遍加强自己对阅读的做题感。在阅读中碰到的一些高频词汇也需要记录下来,反复记忆。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调整自己的思路更好地理解出题人。
政治
政治建议八月下旬或者九月初开始。我先精讲精练,对政治先进行一个整体内容的把握。后续就是背诵了,建议大家都要把肖老的所有考研政治书籍买全,里面会有关于选择题背诵册子,重难点要记忆的部分,以及政治大题的押题。政治其实没有什么特定的学习方法,主要内容都是背诵记忆,所以如果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太好的需要提前开始记忆,不要让临考前的自己太慌乱,稳住心态,才能
发挥出好的成绩。
数学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本书数学三其实现在考核难度加大了,尤其是考试最后几道题,有时候和数学一一样,但凡考数学三的都是以实际应用为主,但是考那么难,我就感觉是在是过分了。我先说一下用书,数学三参考书目:张宇的 36 讲、张宇的 1000 题、李永乐的线性代数、王式安的概率论这几本书就 ok 了。开始先学习高数,其次呢就是线代和概率同时开始,这两
门课相对简单一些,不用花太多的时间,但是三门课学习过以后一定要及时开始强化学习,我个人认为,一轮学习 30 天足够了,二轮复试 30 天+拓展复习 10-20天,冲刺 30 天几本书就没问题了,用心学的话很快就能学好,往往让你止步于前的就是懒惰。
专业课参考书目:
925 管理科学基础
1、[美]平狄克等著:《微观经济学》第 8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 6 月(英文版-第 7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11 月)。
2、贾俊平等编著:《统计学》第 7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1 月。
3、[美]罗宾斯等:《管理学》第 13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年 1 月(英文版-第 12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年 2 月)。
专业课 925 管理科学基础备考
专业课的经管综合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要考的同学都知道),参考书看北外官网的指定用书就可以。最重要的是,要自己总结知识框架,每看完一章都要自己进行总结,然后看着框架回忆都有哪些内容,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要做课后习题。
另外,做笔记非常重要。推荐一下做笔记的方法。
第一,停止抄书似的做笔记。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做笔记,真的无异于抄书,最后做的笔记和书一般厚,效率可想而知。
第二、停止只有细节。我们的学习不要一味沉迷于整理细节的知识点,游走于细节知识点,很容易迷失方向。现在你必须从细小的知识点里走出来爬到高处,高屋建瓴的审视一番历史学的整个知识大树,那些是主干,哪些是分支,那些是细小的知识点。
第三,将笔记做成“树状图”,反对把笔记做成一大段文字,用树状图根据书本的目录和标题,细分出主干结构,再补充结构内的细节知识点,这样可以快速地把书读薄。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