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国地图,在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畔,有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千年茶乡——昌宁。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绚丽,风光旖旎,生态宜居,山水之间茶香溢远。3888平方公里的热土上,生活着汉、彝、傣、苗、布朗、回、白、傈僳8个世居民族35.6万人,有3个民族乡、5个散杂居乡镇、17个民族村、35594名少数民族。昌宁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按照“1366”的工作模式,着力打造“中国千年茶乡和滇西最美田园城市”两张名片,共建新时代美好家园,牢牢守住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命线。
聚焦一条主线强意识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总纲,贯穿到民族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建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深化社会宣传教育,运用理论学习中心组、“万名党员进党校”、学校思政课等载体开展宣传教育,培养党员干部成为共同体意识的“先锋队”,学校成为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同,正视共性,增进一体。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举办培训70余场次,对3000余名县乡村干部和10000多名农村党员进行全员轮训,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成为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聚力三项工程促交融
强根壮干工程。坚持主流主导,确保中华文化在茶乡大地底色丰盈。依托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建成县城“一心两广五基地”和乡镇“一中心+N辐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阵地体系,组建志愿服务队470余支6.1万人,开展“相伴共读·书润茶乡”主题阅读、“品味端午·文明传承”文明大讲堂等活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代新人培育工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促使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合和大同的主流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涌现出了“云南省道德模范”李燕、“中国好人榜”李德寿、“云南省新时代好少年”穆思宇等先进典型。
桥梁纽带工程。搭建交往平台,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促进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开展泼水节、火把节等联谊交往活动,创作了歌舞《苗女嫁衣》《天地霓裳》、舞蹈《鼓韵》等民族文化文艺作品。培养陶美元、万德美等非遗传承人32人,“珠街彝族唢呐乐”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布朗族史诗《神刀》、苗族芦笙舞“箐鸡摆尾”等非遗项目得到传承保护和融合创新。营造交流环境,积极支持创业就业,投入劳动力转移扶持资金8.3亿元,扶持企业154户,专业合作社57个,劳动力年转移就业3万人次以上。建成 60 个集中搬迁安置点,17309人生产互帮、生活互助,实现身融心融。以城市公租房小区、民族混居地区等为重点,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强化服务管理,推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讲好交融故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用华侨社区归侨眷从回归祖国到致富奔小康的故事,勐廷社区350年回汉两族“深度嵌入、和谐共融”典型、芒赖社区彝傣两族“水火交融”的团结故事等,唱响共居共融、融荣与共主旋律。
茶乡品牌工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将“昌宁红茶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的要求,依托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云南省“一县一业”茶叶特色县和中国“千年茶乡”等品牌资源优势,以茶产业富民强县,以茶文化凝聚民心。通过“茶叶产业+”模式,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开展茶文化“四进”活动,编撰《昌宁茶文化进校园教程》,40所中小学校建设为示范点。组织开展茶艺茶道培训1.5万人次,培训中级茶艺师500多人。依托“云南省茶文化创作基地县”平台,创作出版了《茶画昌宁》《红茶飘香》等书籍和文艺作品,将茶文化向单位、企业和家庭渗透,把精行俭德的传统茶文化融入群众生活中,以崇仁亲礼的茶道精神和谦和包容茶乡品质陶冶情操,凝聚同心同德的思想源泉。在外交部举行“魅力云南.世界共享”全球推介活动中,“昌宁红”被选为云南红茶代表进入外交部蓝厅进行推介。“昌宁号”茶铺的广告打到了纽约时代广场,昌宁茶及茶文化正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建设六个家园拓内涵
秉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要过上好日子”的思想,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让新时代的昌宁更有和睦美好家园的“温度”。围绕保障民生建设幸福家园。荣获2017、2018年度“云南省跨越发展先进县”,投资70.3亿元,实现 88508 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以省级脱贫成效考核“四连好”的成绩高质量兑现“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庄严承诺。开展抗疫全民战争,守住了确诊病例“零发生”的底线。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各族人民共享民生保障、精神富足的美好生活,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不断增强。围绕依法治理建设平安家园。坚持综合施策,构建共创共治格局。大力推广“枫桥经验”,探索“主人式治理+协商式治理+服务式治理”的“三治融合”路径,打造城市社区治理的新样板;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依托“党建+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平安乡村”“智慧乡镇”;积极推进“互联网+”模式,研发推行“云宁哨”网格化管理服务APP,将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变成“最快一公里”。坚持依法治理,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法治防线。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管理,近年来全县未发生涉及民族宗教类的不良群体性案事件。2019、2020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获全省第2、第4的优异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平安县”“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县”。围绕“滇西最美田园城市”的定位建设美丽家园。12个城市公园建成开放,“环山脉水、田城相拥”的滇西最美田园城市魅力初显。美丽县城、美丽坝区、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村庄“多点联动”一体化发展,创成“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云南省文明县城”“全省首批美丽县城”“全省首批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突出县”,以美丽田园城市为标志的和美昌宁,已成为茶乡儿女共居共享的美好家园,人民群众自豪感、归属感大幅跃升。
围绕“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定位建设富裕家园。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模式,培育壮大茶叶、烟草、核桃、畜牧、蚕桑、果蔬等6大高原特色农业,创建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围绕“绿色硅材精深加工示范区”的定位建设绿色家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碧水蓝天”保卫战8大标志性工程,森林覆盖率达68.8%。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引进通威年产 15 万吨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打造富民强县、绿色发展的新增长极。围绕“辐射滇西南重要交通要道”的定位建设开放家园。入选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实现昌保高速分段通车,永平至昌宁等3条高速公路列入全省“互联互通”工程,有效连接和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经济带、沿边跨境经济带。幸福、平安、美丽、富裕、绿色、开放6个家园建设,拓展了创建工作内涵,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强化六项举措保实效
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创建。强化党的领导。着力压实“处级领导主管责任”“九进牵头单位统筹指导责任”和“乡镇属地管理责任”三个责任,形成了“推进高效、配合顺畅、责任互补”的共创共治格局。将创建工作纳入政治巡察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重要内容,做到与中心工作同部署、相融合、共推进。强化工作保障。成立创建办公室,抽调精干工作力量,安排经费135万元,构建了“1+12”工作体系,人、财、物得到强力保障。强化督导问效。将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10项重点工作,实行“周研判、月督导、年考评”机制,做到创建单位督导全覆盖,交办整改清单3批57个。抓实教育培训。在党政机关、乡镇、村(社区)、医院、学校、军(警)营、宗教活动场所7大领域实行100%全覆盖创建,县内AA级以上景区和重点企业分批次推进创建。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组织员、宣传员、服务员”作用,创建知晓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抓实社会宣传。利用LED屏、宣传栏、海报等形式营造创建氛围。在昌宁新闻网、茶香昌宁APP等媒体推送相关知识100余期1200多条次。深入挖掘、宣传创建工作亮点经验,推进互学互促。在市级媒体刊发100余条,省级刊发40余条,国家级10余条。六是抓实典型示范。构建了“1心3线”示范带,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3个,创建省级示范单位27个,市级示范单位55个,验收命名县级示范单位168个。受国家表彰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1人;受省级表彰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3人。建成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488户。
同心筑梦,昌盛安宁。发展中的昌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民生保障、生活富裕、精神富足,各族人民携手同心、和谐共居,现代化美好生活的锦绣蓝图正徐徐展开。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展望未来,昌宁各族人民将继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凝聚大团结大联合共识,汇聚起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谱写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新更美的宏伟篇章!
昌宁县创民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