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上海的旅游服务行业迎来高质、高速、高增长发展阶段,急需大量技术性人才。因此,报考我们职校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他们今后的发展会是未来可期的。”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后简称“曹杨职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殷时余介绍,学校拥有深厚的办学经验和多样的发展路径,有信心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餐烹饪专业学生正在练习刀工
据介绍,曹杨职校旅游服务专业部共设有中餐烹饪、西餐烹饪、酒店服务与管理3大专业方向,目前已全部实现中高职贯通。其中,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等专业更是已有38年的办学历史。“所以我们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都有很深厚的积淀,我们希望在学生们毕业时,无论是选择升学还是就业,都能有优势、有基础。”殷时余表示。
跨国合作: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早在近30年以前,我们就已经和法国的学校建立起了合作。”
旅游服务专业西餐烹饪专业部教师李锋告诉记者,曹杨职校与法国马赛旅馆学校的合作开展于1990年,早期主要以师生短期互访的形式进行交流,介绍各自国家的饮食文化与特色。2016年,两校决定加深合作,双方师生从“互访”发展为“顶岗”,“我们的顶岗实习一般为期两到三个月,西烹专业的师生们可以通过亲自实践,与游客接触来掌握、提升各项专业技能和服务理念。”李锋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放开,学校也期待和法国马赛旅馆学校继续深入合作,创新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法国教师为学生授课
除了跨国实地交流外,曹杨职校也在法国马赛旅馆学校的支持下,借鉴其“面对顾客”联合实训模式,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实训中心建设,打造“前餐厅、后厨房”的生产性实训环境,开展由学生扮演服务员面对消费者服务并接受消费者评价的“S-to-C”(S2C)生产性实训教学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典型案例。
中烹生产实训课堂
另一方面,法国职教理念也为中式烹饪专业所吸收利用。“法国一直以来就设有融合基础烹饪课程的生产性实训课程。通过学习,我们根据中式宴会制作的相关内容设置了‘中烹生产实训’课程的项目结构模型, 梳理了相关活动内容。”旅游服务专业部主任胡云燕介绍,“中烹生产实训”课程从开始构建到落地形成,共跨越了5年多的时间。2014 年 9 月,曹杨职校仿照高星级酒店中厨房环境,建设“仿真生产性实训室”,占地共400多平方米,为“中烹生产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硬件支持。2016 年 8 月,中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们又赴法交流,深入了解法国该类课程具体实施及相关评价。最终,“中烹生产实训”课程于 2018 年列入专业限选课程,并在日后成为曹杨职校特色课程之一。
产教融合:资源融合打通成才路径
深化产教融合是职教改革新政的着力点,也一直是曹杨职校的坚持所在。除了开展校际合作外,学校多年来也持续和企业、行业协会保持密切往来,时刻洞悉行业变化和市场用人需求。
作为上海市餐饮烹饪副会长单位,近年来学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坚持与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合作,先后建立了餐饮国际培训中心、大师工作室、餐饮“非遗”文化研究中心、海派美食研发中心、营养膳食分析室等主题性研学中心,不断创新专业与行业的合作机制。
例如,学校联合组建“任德峰工作室”“陆亚明工作室”等四个大师工作室, 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培养中式烹饪和中式点心专业师资队伍,开发了《上海本帮菜》《上海石库门点心》等特色校本教材和配套数字化资源。“大师工作室的作用,首先在于促进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帮助教师团队处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及时地了解行业目前需要的人才种类和技能要求。其次他们也会定期走进课堂,辅导学生、选拔学生,与其他教师共同推动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中烹专业带头人潘志恒表示。
学生们在中点烹饪课堂上准备学做鲜肉月饼
中点烹饪专业教师王葳娜原来从事艺术设计,2010年转行烹饪,如今成为大师工作室成员。她坦言,十多年来她一直和学生们共锻炼、共进步,也希望将这份学无止境、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一直到现在我也不能放松,不能说因为我是老师就不练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也在不断地训练,不断稳固技能。”
当然,在校企合作、校协合作的同时,曹杨职校还坚持“以赛促学”的理念,不断鼓励学生们参与比赛,或是为其搭建赛事平台。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梁晓晴认为,竞赛也是了解行业需求的好方式,“在赛事中,学生的职业技能、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也可以在比赛的磨砺中,检验自己在学校所学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已经能够适应岗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