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晗越
3月28日,第三度访华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时隔九年再一次来到了位于广州开发区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在这十三年间,这片位于九龙湖畔的土地从阡陌桑田蜕变为拥有无数高层次人才、高精尖企业的现代化新城。
作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近年来不断深化双边合作,链接双边资源,吸引新加坡企业来华投资,高等院校人才赴穗进行成果转化,担起了“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的使命。
4月4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跟随媒体团走进中新广州知识城,了解知识城如何发挥国际合作优势,打造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
联合研究院打造“科创”新城
既以知识为名,在建设之初,中新广州知识城就计划借鉴新加坡成熟的知识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世界排名领先的创新智慧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建立的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汇集了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的逾百位高层次人才,打造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领域的科研创新平台,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成果转化。据介绍,截至目前为止,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已经孵化企业40家,其中包含两家国家级的专精特新企业以及七家高新技术企业。
位于中新智慧园A2栋的中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在现场,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智能感知创新研发中心副研究员温明星博士介绍了团队的研究项目——一款飞机牵引作业智能感知预警系统,该系统借助多源传感器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机体牵引作业的3D全方位感知,有效提高牵引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目前该项目正在与国内外多个机场进行合作接洽,即将投入到应用之中。温明星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海外研学已经七年多,他认为联合研究院在研究方面具有合作紧密、开放、自由等特点,在生活上也有很多便利,因此博士一毕业便选择了来到知识城发展。
温明星博士团队研发的飞机牵引系统传感器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院长顾海文表示:“研究院在搭建起六大平台后,迅速地聚焦到了一些较容易产出成果的领域,在智慧城市、新能源等领域,新加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在知识产权的资本要素化方面也有充分的经验。目前,研究院已经成立了市场化运营的中心公司以及第一支创投基金,鼓励学者团队通过联合研发提供技术和方案,实现短线的盈利与中长线的技术成果积累。”
新加坡企业来华首选地
知识城因开放合作而生,也伴开放合作而长,围绕“开放合作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知识城逐渐打造出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绿色发展等新的合作增长点,不少新加坡企业选择这里作为来华发展的第一站。
来恩(Lion)生物是一家专注于T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作为“狮城”新加坡的企业,该公司把新加坡元素注入到了企业名字之中。该公司拥有全球首例使用个性化TCR-T疗法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专注于使用TCR疗法治疗实体瘤这一领域,如今他们在中新智慧园建立了公司的中国总部与实验室,同时也与石药集团等中国企业展开了合作。
来恩生物已在广州建立研发实验室
来恩生物医药首席执行官彭晓明博士表示,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市场,来恩生物目前已经在广州开展了一部分的原创研发工作,在广州有超过25人的研发团队,未来也希望在中国拓展更多的管线,甚至是针对中国患者特有的疾病进行研发。
在中新智慧园A2栋四层的中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CSGKC International Launchpad),初创企业新果农业科技创始人鲍晟杰博士向我们介绍了该公司未来的发展愿景。该公司目前正在开拓夏季草莓在中国的市场,由于传统草莓的农业特性,目前夏季草莓在中国有高达200亿元产值的市场空白,该公司所培育的新型品种能够在夏季种植,填补目前国内夏季草莓的市场空白。
新果农业科技创始人鲍晟杰展示旗下新品种子
作为农业科技企业,新加坡当地市场并不足以满足该公司建立高标准农业生态系统的目标,因此新果农业选择将中国作为未来主要开拓的市场方向,目前该公司已计划在黄埔建设自动化的种苗培养基地,预计今年上半年便能在黄埔区先行建成一个育种量可达180万株、产值超900万元的种苗工厂,供应丹东、云南等主要的草莓种植地。鲍晟杰表示,农业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向来是一个难点,选择在知识城落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对他们而言会更有安全感,同时也希望借助广州物流中心的功能,让产品辐射全中国。
高科技人才的集聚,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据介绍,中新广州知识城目前已聚集超过1000家前沿科技企业,形成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集群。以“创新”为驱动,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和制度,借鉴新加坡知识产权和创新发展的经验,加强人才引进,加大改革、开放和创新力度,吸引国内外创新型以及知识型企业。
编辑:邓豪杰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