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修厂装轨车间出来,三个老年人等候在门外。议员介绍说,这是她特意邀请的当年机修厂的三个老工人。三个老人脸上充满微笑,用生硬的中国话自我介绍。他们的名字分别是Jonasi,Peter和Jinga。
看他们的脸,虽然皮肤有些松弛,但面皮是光光的,没什么皱纹。其实,他们三个年龄都已经是高龄了,Jonasi79岁,Peter68岁,而Jinga也有65岁。
Jonasi是首都多多马附近的农民,年轻时来到曼古拉蔗糖厂做甘蔗种植工,听说坦赞铁路招收工人,就来到曼古拉基地报名。Peter和Jinga的情况也差不多。他们都还记得当时招聘他们的人,就是后来的机修厂的厂长。Jonasi拿出随身携带的墨绿色小本子,上面写着那个厂长的签名——王成,他们指着签名,一字一顿地用中国话叫出这个厂长的名字:老——王。
这个证书是他们经过半年的学习培训后,经“老王”亲自考核,合格后,签字颁发的。
三人中,表达能力最强的是Jonasi,他说,他来到曼古拉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老王手把手教他学会锉刨,他成了机修工,是中国人修的坦赞铁路,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他兴奋地告诉我们,老王还教会他们唱中国歌。我们问他什么歌名,他说《东方红》。我们问,还会唱吗,他说能。于是,三个人坐在一条长凳上,开始用中文清唱起来:“东方红,毛泽东。——”他们只唱了这两句中文,接下来,就都是哼哼曲调,没有歌词了。不过,他们唱的曲调基本都对上板。我想,三十多年过去,他们还能完整哼唱下来,说明他们当年一定是下了功夫。
中资企业员工告诉我们,能拿到一个技术工种的合格证书,对当地人来说,比较稀罕,也是个荣耀。
说起当年培训当地工人,每个人坦赞铁路人都有一肚子故事。
按照当地的劳工法要求,中资公司在非洲当地经营,必须招聘一定比例的当地员工。但是,当地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一直是中资企业头疼的问题。这个难题从当年坦赞铁路建设时就有了。
他说,对当地工人的培训是企业头疼的事,关键在于反复地周期性培训,事件成本巨高。比如拧螺丝这个简单动作,你告诉他,他会了,但是,他离岗回来后,你再让他干,他忘了,又要重新培训一遍。
什么是周期性培训?
就是周期性离岗,回来再培训。
为什么经常性离岗?我问。
他说,这是非洲特有的情况。同一工种,同一员工,需要周期性地反复培训。
出现周期性离岗问题,和工薪结算周期有关。中国工人都是月薪,但是,当地工人是周薪。他们的离岗周期和工薪结算周期相同。
周薪制从坦赞铁路就开始了。
坦赞铁路启动之始,黑人跟中国工人一样,工薪月结,但黑人急于享受,等不及一个月,强烈要求周薪,经过谈判,周薪制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
很快,中国人就发现这样的奇观,每到周末,当地工人拿了薪水,下周就不来了,他们要去享受,去消费,等钱花光了,再来工地。而几天前学的技能忘了,工地只好再重新培训一遍。所以,工地周边每天都围坐着来找工作的当地黑人,而营地对新员工的培训也几乎每天都进行。
他指给我看,营地外,那些拆下来的路轨和机车平板上坐着许多黑人:那些就是周期性离岗,又回来找工作的人。我们一般是鉴别他曾经在哪个岗位做过,就还是分配到哪个岗位,但是,同样的工种和岗位,他走了一周半个月,就要重新培训。原来怎么干的,忘了。
非洲人爱享受的习惯,也造就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营地修到哪里,哪里就开始繁华起来。
非洲人很穷,但是非洲人相当会享受。不知道是气候的原因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当地人很懒散。
语言或是理解力的问题,有时也会出些意外的事故。
关于坦赞铁路,我还听说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隧道放炮,点火前清点人数,怎么数都发现少一人,于是一个点炮点一个点炮点去找,结果发现,一个当地工人在点炮点里蹲着呢。原来他以为放炮时,坑道里最安全,并不知道那里就是点炮点。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只出现在那些没有文化的一线工人身上,在城市大公司的白领阶层,不是这样。
上一篇:餐饮小吃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