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作业指导书,如何从新版FMEA中产生?
截图来源:AIAG & VDA 网站
新版FMEA采用过程为导向、7步结构化的方法。
问:什么是作业指导书,它如何从PFMEA中产生?
答:作业指导书规范了操作人员的行为及动作要领,即关键的动作,在新版PFMEA作业要素“人”的功能分析中产生,并借用PFMEA的预防措施导入到作业指导书中。
1、什么是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什么书?
作业指导书首先不是催人泪下的书。
不要过多的形容词。
需要的是副词来量化行为。
作业指导书到底是什么书?
作业指导书不是一本催人入睡的书。
不要长篇大论的讲道理,
需要精简的文字来表达动作要领。
要看懂作业指导书,需要懂什么呢?
什么都不需要····
因为它有图片,并配有精简的文字来表达动作要领。
如果工厂的作业人员随心所欲,
凭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来做事 ,
那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那将造成重大的浪费,
难以高效率的方式去生产优质的产品。
曾经,丰田的董事长大野耐一说:
“没有标准,就没有改善。”
作业指导书是当前最佳的实践,
是基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教训。
制定标准化的指导书并不难,
我想多数工厂都会有作业指导书,
但经常是不能有效的“沟通”标准指导书,
也就是不能得到维持与更新,
更多的是摆设、形式主义,
当有新的信息时,也没有及时更新。
所以Martin老师认为,
有效的运用指导书可以发现和消除问题,
找到改进的机会,
促进一线操作人员参与持续改善的活动,
以实现企业的高质量、低成本的运行模式。
2、如何从PFMEA中产生?
按新版PFMEA的第二步是结构分析,
我们将过程分解到过程步骤及作业要素中,
作业要素包括“人机料环”,适当时可以包括“法、测”,
其中“人”指的是直接与生产有关的人员,
包括操作工、调机员、模具工、维护人员等,
接着,按新版PFMEA的第三步是功能分析,
我们将过程功能分析到过程步骤层次,
然后将过程步骤的功能分解为作业要素层次,
一般来讲,过程步骤的功能是产品特性和产品的状态,
过程步骤改变产品特性,达成了设计意图,
要么改变产品的状态,达成了工艺目的。
比如:过程步骤是上料,
这一步骤没有改变产品的特性,
但达成了工艺目的,物料的型号、数量、零件位置等。
比如:机加工的车削步骤,
这一步骤改变产品的外观与尺寸特性。
作业要素的功能是过程特性,
过程特性来确保过程步骤产品特性的实现。
“人”指作业要领,关键重要动作,
一般在标准化作业中加以规范。
不是指“人员培训合格,技能达标等”,
我们默认操作人员是培训合格,技能是达标的。
考虑人员的操作错误记录下来,
但仅仅写“按作业指导书作业”,
后续是无法进行分析失效的,
难道要像我们大多数公司这样分析,
失效原因是“操作工不按作业指导书作业”。
如:在拧紧螺丝这一过程步骤中,
操作工的功能是“打紧枪与钣金面垂直”,
即关键的、重要的操作要领。
然后,按新版PFMEA第五步进行风险分析,
对失效原因分配预防与探测措施,
针对操作人员的预防措施,
首先是将作业人员的标准动作要领
导入到作业指导书中加以规范起来,
用于指导和规范操作人员的动作及行为。
当然,为了防止人员失效,
更好的预防措施是防错应用,
具体见《为什么说零缺陷质量控制是防错系统?》。
作业指导书中包含了每个作业步骤的操作关键点,
执行各个关键点的原因,具体内容包括:
1、操作步骤(做什么)
2、关键要点(方法)
3、理由(为什么)
前面我们在PFMEA中标准动作要领
应导入到作业指导书中的关键要点中。
关键点描述了如何执行一个步骤,
那么关键点包括哪些内容呢?
可有导致操作人员受伤的操作安全点,
安全操作应是第一位。
其次,就是决定操作成功的要点。
PFMEA中的失效模式导入到
作业指导中的“理由(为什么)”中,
一般针对关键点考虑以下问题:
--如果关键点忽然会发生什么?
--为什么这么做?具体的原因是什么?
--每一个关键点都应该有相应的理由。
所以Martin老师认为,
作业指导书规范了操作人员的行为,
在新版PFMEA中的作业要素“人”的功能分析产生,
并导入到作业指导书中的“关键点”中,
同时,将失效模式导入到“关键点的原因”中。
使用作业指导书来指导和规范“人”的动作要领,
尽可能的减少操作变差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上一篇:通用企业培训列表 内训推荐
下一篇:2TP需要准备的52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