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年吴小旋收获浙江首枚奥运金牌,到2021年杨倩成就最年轻的00后奥运双金王;从23届奥运会楼云蝉联两届奥运会体操冠军,到年仅16岁的管晨辰以高难度获得32届奥运会平衡木冠军……
36年,10届奥运会,浙江竞技体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本届东京奥运会,浙江33名运动员、分布在12个大项,是历届以来参赛人数最多、项目最广的。浙江不仅在首日为中国夺得奥运首金,延续了届届有金牌的殊荣,更是创造了7金2银1铜的历史最佳成绩。荣誉背后,浙江体育究竟经历了怎么的发展,又有哪些创举?
举省体制,
打造科学训练体系
2016年里约奥运会,2金2银3铜;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53金34银38铜,创历史最好成绩(金牌榜第2位、奖牌榜第3位);2018年印尼雅加达亚运会,23金18银8铜;2021年东京奥运会,7金2银1铜。这一连串优异成绩的取得,与我省大力实行的竞技体育举省体制密不可分。同时,随着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我省竞技体育呈现出举省体制与职业化市场化并行的格局。
“十三五”期间,我省重点聚焦四大领域的体育改革,其中就包括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这个周期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工作,多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各类加强体育工作的文件、政策,推动浙江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2021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的实施意见》,明确2025年基本建成体育强省。其中,明确提出实施竞技体育实力提升行动,包括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科学布局竞技体育项目、优化竞技体育训练体系。
2019年,省体育局进行职能部门的改革,省体育局从原来的“训竞处”,改革为“训练处”“竞赛处”,有更集中的精力做好训练工作的统筹、协调与指导。
众所周知,现代竞技体育的竞技是综合实力的竞技,这个周期的全省各级各类财政不断加大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力度。2020年,我省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竞技体育支出14237万元,市、县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竞技体育支出41722.4万元。省体育基金会“1822·与你同行”项目围绕为国争光为省添彩、服务竞技体育发展大局设定,2020年,资助承担着为国为省争光任务,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上争金夺银的省级优秀运动员/队共计1581.59万元。
不仅如此,2018年9月13日,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奥运备战专家顾问和首席教练授聘仪式暨名师讲坛报告会”,聘请杜兆年、翟晓翔和崔胜芝三位我省体育竞技资深专家为“学院东京奥运备战专家顾问”,聘请朱志根、徐国义、邵国强和蒋国良等四位获得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的功勋教练员为“学院东京奥运备战首席教练”。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的体育人、专家、教练的默默付出,才有了浙江体育东京奥运会上的爆发,这也是浙江竞技体育的底气和财富。
过去的这个周期里,浙江在体育领域深化体育社团改革,如省游泳协会、省羽毛球协会、省篮球协会等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氛围营造之中,成为推动竞技体育水平的又一引擎。体育社团实体化改革,破除体育管理中心和单项协会政社不分的状况,使行政、事业、社会、市场有效发挥各自的作用,释放出更多的体育活力。
本届东京奥运会上,我省不仅延续了传统强项游泳的优势,汪顺成为继罗雪娟、孙杨、叶诗文之后又一位奥运冠军,更实现了羽毛球奥运金牌的零突破,举夺得了女单和混双2枚金牌,其背后也得益于我省羽毛球选手强大的人才储备。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省每个年龄段的羽毛球业训人数在2000人-3000人之间,大约划分10个年龄段,累计人数2万-3万。因此,每年通过省羽毛球协会举办的全省积分赛,都有数千人参加,不得不控制人数,比赛周期长达半年之久。此外,全省每年还举办四站省羽毛球队的青少年选拔赛。
梯队建设,
夯实后备人才基础
在东京奥运备战周期内,浙江竞技体育在后备人才培养上,坚持抓基地建设、体教结合、教练员队伍建设,实现了老中青三代的相结合,成为我省竞技体育突破的奠基石。
在本届奥运会举行之前,在我省流传着一句,“中国游泳看浙江,浙江游泳看杭州”,但今年奥运会打破了杭州游泳“三足鼎立”的局面,各地呈现相互竞争且各具特色的竞技模式。
在杭州游泳的模式中,由于坚持采取“走训”,学习训练两不误,这种体教结合的模式受到了杭州众多家长的青睐。而这种模式也在我省迅速被推广,目前已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像今年东京奥运会获得200米混合自由泳冠军的宁波籍选手汪顺、获得4/100混合接力银牌的温州籍选手徐嘉余、打破4×100米自由泳接力亚洲纪录的绍兴籍选手吴卿风,正表明杭州游泳模式成功转型为浙江游泳模式。
在羽毛球项目上,中国军团共派出14名选手,争夺5个单项的金牌。其中,浙江占了4席,分别是混双“雅思组合”黄雅琼、郑思维,混双选手王懿律,以及女单选手陈雨菲。
羽军创造历史性的突破归源于老中青结合,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与游泳一样,教练陈桦、蔡力、汪海波等老一批教练为我省游泳事业奠定了基础,而在羽毛球项目中,教练王琳、桑洋等都曾是优秀运动员,退役之后走上教练员岗位实现一代带一代、一棒接一棒的良好循环。目前,浙江省羽毛球队的教练规模达到12人,是各省(市、自治区)最多的。
省队男队主教练桑洋表示,浙江羽毛球运动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也为选拔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在此基础上,浙江还设立了一套严格的羽毛球人才选拔机制,为我省羽毛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起到了很大作用。
虽然没能如愿进入奖牌轮,但在11名帆船帆板的中国奥运选手中,浙江独占五席比重是各省(市、自治区)最高的。其中,女子49erFX级选手陈莎莎、男子诺卡拉17级选手杨学哲均是首次在奥运赛场亮相。
用浙江帆船帆板队总教练赵伟军的话来说,浙江这次“组团式”参赛正是验证了“天道酬勤”,也是“浙”群海上斗士为浙江帆船帆板运动所作出的努力。
女子撑杆跳高,是浙江田径队的优势项目,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各项田径锦标赛上,该项目的前8名中,经常会出现4到5位是浙江选手。天津全运会上“金银铜铁”都是浙江队员。本届奥运会老将李玲和徐慧琴同时出现在赛场上,虽然最终未获得出彩的成绩,但她们的付出和努力也为浙江田径健儿树立了榜样,她们的名字同样值得被人铭记。如今,像李超群、陈巧铃等一批女子撑杆跳高新秀也正在茁壮成长。也许在不久后的全运会上,浙江女子撑杆跳高还能重现天津全运会上的盛景。
科医保障,
“全天候”护航
一位奥运冠军背后,是许许多多体育人长年累月的坚持和努力。在取得佳绩的同时,医疗恢复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浙江科研医务人员根据各直属训练单位优势项目的布局,采取“点面结合、突尖保重”的原则,做好重点运动员的精细化训练监控和科技助力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体育军团狠抓“训、科、医”量体裁衣的做法,不断提高竞技训练管理全周期、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去年8月,省体育局和省卫健委共同组建2020—2022年周期东京奥运会、陕西全运会和杭州亚运会竞技体育医疗保障专家组,为运动员“量身打造”制定相关治疗方案,带去更多保障和更合理的指导。
此外,“体育+科技”,也为浙江竞技体育发展带来助力。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在备战东京奥运会期间,省体育局完善了“一人一案一团队”的参赛方案,全面推行运动队“最多提一次”服务,建成数字化训练管理系统,建立东京奥运会指挥系统,以数据服务备战参赛管理,提升大赛指挥效能。接下来,浙江也将继续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科学分析研判运动员们的训练成果,进一步提升科学训练水平。
同样,浙江的教练们也在不断学习,探索更为先进、科学的训练方式。作为奥运“六朝元老”的国家队功勋教练朱志根,连续三届从奥运赛场携弟子带回金牌。年过六旬的朱志根表示,自己一直在学习国外先进的训练理念、方法,不断在探讨中改变自己。比如学习借鉴“小周期”训练方法,连续训练两周,再调整三天。从“大周期”到“小周期”的改变,汪顺的成绩提高很快。
除此,改变以往单纯重视大训练量训练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强化体能训练。为此,为汪顺配备了体能训练师,加强科医保障团队的力量。除平时的按摩、放松,以及伤病问题及时解决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体能训练,细致到哪块肌肉力量不够补哪块,努力提高爆发力与水下力量等,收获很大。
竞赛环境,
优秀健儿脱颖而出
今年6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准了第十七届省运会的会徽、会歌等系列标识,明确省运会开闭幕式时间分别为2022年11月18日和11月28日,省运会正式进入倒计时。作为浙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省运会是集中展示全省体育运动成果的重要舞台,同时也是各个项目涌现希望之星、造就奥运选手的摇篮。
本届奥运会上,历届省运会的“三甲”杭、宁、温,也是奥运选手最多的输送城市,达到22人,全省33名奥运选手占比三分之二。最近几年承办过省运会的台州、嘉兴、绍兴也借势发展,分别输送了2名、6名、4名队员参赛。
2021年是杭州亚运会筹办的关键之年。2022年亚运会即将在杭州开幕,而一场体育盛会绝不单单只是竞技体育层面的博弈,更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浙江省利用筹办亚运会的契机,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方面苦下功夫,让全省体育工作借着赛事东风更上一层楼。
目前亚运会主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和亚运三村已基本竣工,场馆的建设无疑对后续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提供了土壤。正在筹办中的杭州亚运会,也将成为浙江竞技人才快速培养、尖子涌现的重要平台。
此外,近年来,浙江倡导鼓励“一市一品”,积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2020年,省内全年共举办全国一类比赛4个,省内比赛155场次。我省今年还将加强赛事体系设计培育,加快数字化建设,组织举办省第四届体育大会、省生态运动会、抓好“庆祝建党百年”红色系列赛等赛事,承办好全运会、奥运会各类预赛及举办各类青少年比赛。众多品牌赛事的打造和落户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城市金片名:
——江山市立足举重项目,里约奥运会所有举重项目的中国冠军都曾在江山参加过比赛,吕小军、田涛还曾在江山打破多个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
——自女排落户宁波北仑体育训练基地,排球为这座城市营造了浓厚的体育氛围,全民健身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参与锻炼健身的热情大幅增长。据统计,宁波的体育人口占比为41.2%,全市每年举办各类健身活动2000多场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女排世俱杯连续两届花落绍兴,极大激扬了绍兴的城市美誉度。这几年,绍兴排球运动发展态势愈加迅猛,参与者越来越多,仅越城区就有26家排球俱乐部,排球在学校日益普及,全市多所中小学将排球运动作为重点项目开展。
——自2004年起,温州市政府对民间划龙舟活动有序开禁,加强对龙舟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温州民间龙舟活动走上了文明、安全、和谐、有序的健康发展之路。这些赛事亦成为浙江选手与高水平运动员、运动队切磋与提高的重要载体。
社会力量,
形成百花齐放格局
2017年9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全国唯一的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正式落户温州。这赋予了温州为中国体育发展探索新路子的“探路者”使命,社会力量在参与营造良好竞技体育氛围也在发挥独特的作用。
温州的吕志武游泳俱乐部、兴华羽毛球俱乐部、凯易路马术俱乐部逐渐成为浙江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样本,很快在形成辐射效应。用体育促环保、用体育促旅游、用体育促民生、用体育促就业……社会力量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成为助推浙江社会事业进步的生力军,也成为推动我省竞技体育的助推器,通过不断健全完善竞技体育贡献激励机制等手段,来保障我省后备人才梯队的创新培育。
近几年,温州逐步从单一的举市体制到社会力量参与,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取得132枚金牌,其中,温州运动员取得了10枚金牌。”温州体育局局长张志宏透露,包括体操“小花”罗欢、00后游泳小将郑枭境及两名足球运动员在内,共有4名运动员、3枚金牌可以纳入社会力量办体育范畴。
如今,“温州样本”在我省、在全国都已大力推广。
东京奥运会上,由浙江选手万济圆与队员组成的女子三人篮球队,在三四名对决中咬牙赢下,以16∶14战胜法国队,捧得一枚宝贵的奖牌。这是中国大球(足篮排)项目在本届奥运会上争夺的第一枚奖牌,同样也是浙江篮球在奥运史上的新高度。2002年出生的万济圆,最初由诸暨骏马篮球学校培养。诸暨是全国篮球城市,篮球氛围十分浓厚,最近一个赛季的CBA联赛也由诸暨承办。
同样,张兴嘉成为首位登上奥运会马术赛场的浙江骑手。从宁波天驿马术俱乐部走到国家队,张兴嘉仅用十年不到的时间,就登上奥运赛场。和其他项目不同,浙江省马术运动采用省队市办的办法,且多依靠社会力量投入。对于张兴嘉而言,这次能登上奥运赛场上,其意义要远远大于成绩。
就在近日,浙江省政府还印发了《关于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加快推进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破解社会力量办体育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内在活力,加快推进体育改革与发展。把全社会资源和力量都调动起来,并激活所有民间资本和力量,浙江竞技体育迎来全新变局。
强强联手,
共谱合作双赢新篇
这个夏天,杨倩成了网友追捧的冠军之一,不仅因为她是中国首位00后双金王,更是一名清华大学的学生。奥运冠军和清华学生,这两者能在杨倩身上共存,也得益于浙江与清华大学在射击人才培养上的强强联合。
浙江的射击特长生上清华大学的,除了杨倩外还有杭州的邱烨晗、万颖捷,温州的陈芳,绍兴的王思睿、王岳丰,衢州的钱方恒,丽水的张超玄著(宁波输送)等,大有“批量制造”之势。杨倩说,“一边学习、一边训练,收获了很多,训练与学习两个方面,对我来说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尤其让我从多个角度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
除了射击项目之外,作为全国“包游区”,2017年9月24日,国家体育总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就共建中国(浙江)国家游泳队正式签署协议,这也是国家体育总局与地方签署共建国家队协议的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