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中国绿色公司年会论坛上,俞敏洪说,对于未来的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腾讯,乐视,阿里巴巴一定会在,但是对于未来一百年中国的繁荣兴旺,我认为就不一定在了,但一百年后教育一定会在,所以新东方一定会在。
在俞敏洪之后上台的马云是这样回复他的,俞敏洪这段话存在两个逻辑错误,一是十年内阿里不一定在,可能三年就不在了。二是一百年后教育一定在,但新东方不一定在。
一语成谶。
去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宣布了“双减政策”的正式落地。
这给教育中概股造成巨大的利空冲击,“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盈利性”“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这三条将学科类补习班直接打入谷底,也让诸多教育巨头斥资的线上中小学教育布局化为泡影。
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在当天在教育概念股上演了一出堪比敦刻尔克的大撤退,7月24日当天截至收盘,跌幅前列的全是股价堪比跳楼式下降的教育概念股。
这突如其来的变革,让各大教育公司来不及招架,作为教育行业的头部品牌的新东方更是在政策的影响下首当其冲,半年过去,实行双减的孩子们结束了双减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而作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教育品牌,经历了半年艰难转型的新东方,元气还尚未恢复,颇有些日暮西山之感。
英雄迟暮
今年1月8日,俞敏洪在自己的个人公众号老俞闲话发表文章《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寻找新的方向!》,文中提到在过去的半年中,新东方的市值跌去百分之九十,营业收入减少百分之八十,员工辞退六万人,退学费、员工辞退N+1、教学点退租等现金支出近二百亿。隔天晚上相关词条#新东方辞退6万员工#冲上热搜。
1月10日,新东方发布公告称,近期有许多关于新东方的媒体报道,包括引用俞敏洪先生发表的个人文章,内容有关公司的业务及财务表现。公司提醒其股东和投资者,该等媒体刊物无法代表本公司的观点,非本公司发布的资料未必能代表公司的实际情况。有趣的是,这份公告是由俞敏洪亲自签署发布的。
饶是创业路上遇到过诸多风波的俞敏洪,如今仍然说的上面临着自新东方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一月下旬,新东方的股价不足2美元,而且还有走低的趋势,这与去年二月股价的高点196.94美元相比甚至连零头都不够。
寒门贵子
2013年,陈可辛导演的《中国合伙人》上映,电影拿下了5.38亿票房,算得上当年的一部现象级的影片,尽管导演说这并不是新东方的故事,但故事的蓝本出自哪,仅看电影简介与人设都能窥探的到。但电影仅仅是电影,在开场不到两个小时之后电影结束,结局圆满。而真正的人生,远比电影情节演的要跌宕曲折的多。
上世纪80年代,来自江苏农村的俞敏洪,参加了三次高考,终于被北大录取。进入北大之后,因为一口南方农村口音,俞敏洪被同学嘲笑,而大学四年成绩平平又其貌不扬的俞敏洪也一直没能摆脱“土鳖”的标签,甚至大三学年还因为罹患肺结核休学一年。1985年,俞敏洪毕业,全班五十个同学,四十九个出国留学,只有俞敏洪一个人选择了留在北大任教。
成为北大的英语老师之后,为了多赚一些钱,俞敏洪一边在北大教书,一边又在校外办培训班教学,而一年之后,因为私自在外教课违反了北大的规定,俞敏洪被北大开除,处分的结果被全校通报,如果说考上北大是年轻的俞敏洪在前二十多年的人生中唯一的高光时刻,那这道光却因为这次开除伴随着巨大的羞耻和挫败消失了。
为了生活,俞敏洪只好把之前的副业做成了主业,俞敏洪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设立了“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外面支一套桌椅供报名咨询。这个简陋至极的培训部就是后来新东方的雏形。
培训班成立伊始,学生不多,俞敏洪就提着浆糊桶和宣传单在大街小巷贴广告,并且开设免费讲座来招揽学生,新东方的名声逐渐传开。
几年之后,新东方的学员数量发展到一定规模,俞敏洪把大学时的同学王强和徐小平招揽回国同他一起创业,说起这段往事,俞敏洪说:“在北大的时候我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帮同学打水,一做就是四年。”
“后来他们回来了,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付出还是会有回报的不是吗?
后来,俞敏洪做出国英文培训,徐小平做留学咨询,王强做口语,互不干涉,各负其责。借着留学潮的兴起,新东方把生意做得声名鹊起,并迅速扩张,一举成为了年营收数十亿的国内最大的私立培训学校。
2009年,俞敏洪被授予CCTV年度经济人物,颁奖词这样写道:“一个曾经的留级生,让无数学子的人生升级;他从未留过洋,却组建了一支跨国的‘船队’。他用26个字母拉近了此岸和彼岸的距离。胸怀世界,志在东方。”
在留学业务成熟之后,新东方决定进入K12领域,事实证明,这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这一直都是新东方商业版图中最重要的一块。
时代剧变
2013年,被看作中国在线教育元年,而从来商业嗅觉敏锐的新东方却在这场较量中败下阵来,作为当时体量最大的教育机构,尽管很早就提出了在线教育的构想和布局,但却始终没能在这一领域取得较好的成就。
据俞敏洪说,他真正认识到科技与教育结合的重要性是在2015年。而此时众多线上教育机构已经开始做大做强。而2014年刚从新东方离职的执行总裁陈向东创办的跟谁学,趁着线上教育的风口,五年时间就超越了老东家。
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新东方不断摸索试验,包括成立的东方优播,作为新东方在线教育的重点项目,几年来却一直没法跻身行业头部平台的行列,俞敏洪也始终没能带新东方在线上教育的领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俞敏洪也不只一次的表达过对未来发展的焦虑,但彼时的新东方依然拥有全国最多的线下学校,在线上教育领域的一时失势,尚且不足以撼动其根基。只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突如其来的“双减政策”不但把线上教育的战场夷为平地,还关上了线下教育的门
寻求转型
新东方在线此前也发布公告称,将停止经营内地从幼儿园到九年级的培训服务(K9业务),终止预计于2021年11月末之前生效。这对新东方势必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根据2021年4月财报显示,新东方净收入同比增长29%,主要得益于作为公司增长引擎的K12中小学全科课后教育业务的全面复苏。而K9业务占了K12业务分布58%到73%的比重。
2021年11月4日,俞敏洪在朋友圈转发《当一辆红色卡车,驶向远方》一文时写道:“教培时代的结束,新东方已经把崭新的课桌椅捐献给了乡村小学,已经捐献近八万套。” 在一次直播中他透露:“新东方有个规矩,如果有一天新东方突然倒闭或者突然不做了,账上的钱必须能够同时退还所有学生的学费,并且能够支付所有员工的离职工资,这条规矩算是救了新东方。”
至此,已经六十岁的俞敏洪,这个教育培训尚在萌芽便开疆拓土成为行业标杆的男人,在自己付出了半生的教培领域,体面退场。
告别教培之后的俞敏洪,一直在寻求转型和出路,2022年1月10日,同新东方的公告一起上了热搜的还有一个话题#新东方平均每2天成立一家新公司#,这些公司涉及互联网直播服务,文具销售,食用农产品销售等。
显然,近年来大热的直播带货引起了俞敏洪的兴趣,新东方内部也在积极筹备直播带货相关的程序,新东方相继成立多家新公司中,其中一家公司东方优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是销售鲜肉、禽蛋、水产品、新鲜水果、新鲜蔬菜、食用农产品、饲料、化肥、低毒低残留农药等。
同时,11月11日俞敏洪亲自站台的的大学生业务,是新东方保留下来的重点发展的教育业务。2021年9月底,“双减”政策后俞敏洪首次公开演讲:“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次新东方的转型,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大学业务是一个被看好的项目。但是实际上,在我们的心目中,这就是一次回归而已。因为,新东方就是从大学生开始的自己的生命历程。”
老实讲,即使俞敏洪在这波浪潮中顺势而为,转身离开,去恣意快活享受生活,人生也已经足够精彩,但他显然不喜平淡的生活。对于未来的新东方,说东山再起实在太过,青山尚在,就看俞敏洪能否找到新的领域,让新东方植根再发芽。最后,用他写在公众号上的一句话作结:
只要信心在,美好的未来就不会遥不可及。
(本文由 财经十三叔 团队原创,作者 霍缘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留言互动交流)
参考文章:
《直播圈来了新人俞敏洪》商业故事
《双减之下的新东方》 中国经济周刊2021.11
《新东方的陌路黄昏》中国品牌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