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由北京联合大学国家级旅游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鳗(北京)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培训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数字文旅创新论坛在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召开。
论坛邀请了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业、《旅游学刊》编辑部执行主编张凌云教授、海鳗(北京)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俊刚进行主旨演讲。
以下是信主任演讲内容:
站在这里,心情有些忐忑。我通知接到的很早,但一直以为是一个教室的圆桌座谈,你一言我一语。没有想到场面如此正式,有些明显的准备不足或者说是的有点草率了。不过,没有准备,没有斟酌,可能说的更是我心里想说的东西,在这里就给大家做个分享。
针对我们这个话题“数字文旅创新”,文旅和科技都是面向社会的一个产业,二者的创新以为都很浓厚,两个创新领域的对撞,未知的变幻往往更难把握。这一点在我们5G的推广过程之中就有所展现,我们发现传统性产业对技术的容纳比创新性产业要容易的多,体系的多,比如说5G应用于工业数字化,就没有我们文旅行业来的这么难。从这个复杂事物简单化的角度来说,我先从先谈谈我对最近的科技的想法。
我觉得世间万物都离不开它所在的时代氛围,我们今天所思所想所为,也都离不开社会发展的这个大背景,尤其是文旅这样的典型的社会化产业,跟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更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大背景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呢?我觉得大家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国内外形势,都会有被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感觉。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传统产业和传统经济模式举步维艰;科技发展一枝独秀,能够改变知识、改变生活、改变社会,甚至于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撬动点的科技,在这个让人琢磨不透的世界面前,焕发出了几百年未见的勃勃生机。
我觉得说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脑子里都会想到了GPT,对这个问题我关注颇多,感慨也非常多。其实Chat GPT是立足于当前科技的基础支撑的,就跟刚才张总提到的大数据,把大数据作为基础,集成了很多水到渠成的类似过程性的东西,但是它也有它的亮点,有裂变和突破。比如说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心智,曾经我们一直认为我们人类这种生物所独有的心智理论,不经意间突然发现在他背后的AI模型中出现了,使得我们非常诧异。心智理论是什么呢?就是理解他人或者是自身心理状态的能力,比如说我们的同理心、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意向等等。其实回过头来,就在今天上午,我看到了一篇微软提出来的Chat GPT的发展报告,这里面就提到了一个逻辑化的发展脉络,在Chat GPT发展到3.0的时候,它实施心智理论的能力大概是能够做对70%,相当于一个七岁的孩子。但是到了3.5,就大概能够完成这个整体理论的93%,相当于一个九岁的孩子。到了4.5,实际上他的AI模型就和我们一个成人的智力基本相当了。那么拿一份美国的AST的考题,能超过99%的人类的选手。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会不会我们人类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现在在科学面前做任何预测,我觉得最终的结果都是打脸。但是有一点是显然的,就是目前还取代不了人类,但我们至少会被那些掌握了人工智能的人所取代。因为人工智能作为一个主体可能还不够体系,但是作为一个助手是绰绰有余的。即便如此,人工智能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东西摆在我们面前,一下子成为不得不积极面对的一个问题。
我们在这周二去某大学有一个项目验收,我就开了一个玩笑,我说你给我们准备的这个东西,从内容上我感觉有点局促,这里边有多大的成分是用Chat GPT写的?结果是还真有很大一部分是Chat GPT写的,可见大家对新生事务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快的。国内有文心一言推出来了,他们老总也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能不能兑现我不知道,我的目标是让中国人人手一台AI终端。古文劝学篇有一句话,叫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最大的本事就是驾驭工具以发充分发挥能力。如果有进化版的人工智能GPT,教授只要阐述论文摘要,后面多语种的的论文就自动生成了,这个也省心不少,笑谈了。
浙江就做了一件很基础的事,他们有一个动议,就要把人工智能列入中小学的基础课程,大家都要掌握这个东西。回过头来看,Chat GPT从3.0到3.5到4.5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看了微软的报告之后,才发现原本他的心智理论实际上还是一个机器本色,是冰冷的,它的温度的提升是到了3.5、4.0才逐步有的,那么这个温度的提升显示了一个什么?显示了一个进化的过程。其实人工智能的超进化时刻,我们有一个专用的词,叫奇点。奇点之前我们认为是弱人工智能,主要是工具型的,奇点之后,我们认为是强人工智能的,是有创造性的,起点之前他的最显著特点是他所有的进化都是在我们人的思维诱导之下实现的,我想让下棋的机器人水平更高一点,我要改进我的算法,我要改变我的数据集,我要改变我的知识训练,都是人的诱导指向,但是到了奇点之后。他的进化就已经不由人来提供了,不由人来主导了,由自我的逻辑来实现完善,所以这一个点产生了强大的自激效应,在自激效应面前,人工智能的智力成长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是更是我们难以理解的。一两天前有一个说法未经证实,说是世界上1000多位科学家提出来要暂缓Chat GPT4.0之上的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工智能的理解方式出现了很多人类不理解的东西,出现了非受控发展。
回到具体的例子,比如说此前非常热的NLP,就是自然语言处理这个领域,在这种大模型面前,原来这么多团队,辛辛苦苦的这个语义规则驱动,我们曾认为这是别无选择的道路,但是今天在数据驱动面前,仅仅是成果一项就打的我们原有的思路体无完肤,原来我们津津乐道的很多智能语音标签也好,自然语言识别也好,包括我们知识图谱也好,在今天这个大模型面前呢,我觉得都很难再有体系空间,所以就有了某大学验收的此类项目,所有涉及到人工智能的内容,现在纷纷面临着要么提前结题,要么改变发展路径,因为已经没有办法按原思路做下去了。
马斯克说了一句话,既是对科技水平的认同和展望,又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独特认识。他说其实我们人类只是硅基生命的一个开机程序,也就是未来这个世界很漫长,发展很辉煌。我们人类完成了一个开机阶段,我们建立了硅基生命体系,剩下所有的完善都由人工智能去实现了。
从上面的科技背景中不难看出,科技已经可以另辟蹊径地改变实践和认知模式,势必对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带来变革性的冲击或促进。由此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数字文旅创新,我倒觉着就今天而言,数字也好,创新也好,文旅的创新也就是文旅与时代的融合。而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创新和变革。而在今天创新的内涵中,科技又占了非常大的成分,因为这是一个科技改变社会的时代,所以在这个时代下,我们强调科技,我们对科技的理解,我觉得都是我们一个行业所必需的。回过头来看文旅,从旅游发展的第一天起旅游就离不开文化,或者说文化一直是旅游的内核,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文旅融合一直是存在着。那么就文旅整体的数字化在推进过程之中,就今天而言,既有旅游产业本身的需要,又要符合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特色要求。今天我们特别强调文旅的深度融合,这是写在二十大报告里的,因为这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文化两个字,一个是文,文是什么?文就是它的内涵,它的核心价值。那么化是什么?我觉得化就是影响力,化就是作用,化就是教化,化就是传播。文和化放在一起,那么你的价值才能被别人所认同。孔子的脑子里有了初步的儒家内涵,传播过程之中就形成了化,所以这才有了影响深远的儒家文化。我们今天其实也分两部分,文的内涵我们现在需要挖掘传承和凝聚,化的活化,是今天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的,其实我们老说要活化一个文物,要活化一个文化,为什么要活化?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变迁。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东西。一定会面临生命力活力的变迁,当你的文化不再被这个主体社会,或者不再被社会认同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文化就有消亡的可能。那么这个不被社会主体认同,意味着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这个文化的文本身,它的内涵对今天的教化作用不大了,其实新文化也一直在创生,固有文化一直再演化甚至消亡,这个很正常。那么再一个就是文的内涵依然有效。但是化的效果在今天不行了,比如说京剧,我们认为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京剧真的特别好,这个一定要传承下去,怎么引导年轻人欣赏热爱哪?第一解决看不懂的问题,第二解决吸引力的问题,等等。所以今天京剧要打字幕,京剧要交响乐伴奏,尽管所有这些创新都不一定会立竿见影,但是我们就是既在挖掘文,又在创新化,也就是文的挖掘,内容的组织,传播方式的创新,都是必须要做的。
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文物是有形的文化,文物是文化里最好理解的一部分,但真是如此吗?今年是国博成立110周年,然后参加国博的活动也多了一些,到国博看这些文物我就有很大的震撼,什么叫文物?文物专家拿了一件文物,他都叫器物,器物指的是这件东西,器形指的是它的形状,也就是在他们眼里,首先是一个器物,之所以称之为文物,就在于笼罩的这个器物之上有它的文化价值。这个价值最直接的是信使价值,而通过这个我知道什么时候有了青铜器,通过这个我知道陶瓷的断代在什么时候,那么这叫它的信使价值,对历史研究的价值。但回过头来讲,它里边包含的东西,永远没有外围边界,集合是不封闭的。他的知识图谱,我们怎么构建起来,我觉得就是今天我们面临的一个特别难却又急破要做的事情。
对我打动特别深的一件事情,一个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原来我一直说这个文物不能反复折腾,先拿来文物拍照片,三天后再把文物拿来拍摄像,说原来的照片只能看几个面,这个摄像拍完跟照片一结合,三维实景转起来了,你就能看到任何一个侧面了,再过两天,我又想了解它的这个器形里边的构造,我又想了解他的元素构成,结果它就不停的一天天的被体检。国博做的就特别好,使用一个一体化设备,它的外观、三维实景,内部结构、元素构成,一次就按照文物采集标准全部完成了。
比如一个景德镇官窑瓷瓶,做出来之后一看,材料有高陵土、有磁石,证明是景德镇的官窑烧制的。除此之外,核心是什么?核心是它的文化,而今天中国浩如烟海的我们国有的可移动文物,总共是1.06亿件。那么这1.06亿件背后的故事,它所支撑的文化内涵,我开个玩笑说,一定不是我们现在博物馆文字记载所能涵盖的。文化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化的信息散落在方方面面,很难做到高效集中。所以面向稀疏的、多元易构的文化大数据,我们如何去进行细粒度知识抽取,其实这就是面临与技术的高度融合,与技术发展的高度匹配,我们才能做到处处有文化,才能尽可能做到中华文化的全景呈现。
同样呢,旅游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很有代表性的数字化工程,我们管它叫智慧旅游。什么是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就是用时代化的新手段去助推行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是不一定完全是技术驱动,而行业时代化驱动,旅游行业不是单纯搞技术创新,我们也不可能引领技术发展的潮流,我们只要跟上时代化的发展去做就挺好。所以不管用时代化的经营,也就是说我们精准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还是用我们量化的营销,所有这些东西其实都是用科技的手段在解决我们原本天天做而又难于与时俱进的日常的工作,一定不要认为做智慧化是一个好高骛远的东西,做智慧化完完全全是把我们现行的落后于产业和社会需求的东西给它做一个时代化的托举,不是好高骛远,它是一个托底工程,你要不托这个底,有可能你就会被时代淘汰。我们经常说的打败你的不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是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意思。
大家曾经知道中国曾经出过一个乐凯胶卷,就是说能不能把它做成一个工业旅游的基地,我去看过,结果从那得到的对我感触特别大,说柯达胶卷直到破产的前一天,他生产的胶片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胶片。它的质量依然是最好的,他被淘汰是因为它不为这个社会所需要,也就是说,不管你想的多么好,做的多么好,只要你跟时代发展的脉动形成不了共振,你这个产业一定是要被社会所抛弃,在社会抛弃你的时候,没有人有一丝念旧的情怀,这才是时代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特征和动力。所以在我们推进智慧旅游发展的过程之中呢,我们很清晰地看到我们对技术做了非常多的优化。刚才张总提到了大数据,我本来就没想好旅游技术上讲什么,那我就讲一下大数据,其实越是了解技术的行业,他越对技术发展的全过程有深刻的感悟力。越是像我们这种希望用技术的基础应用做支撑的行业,我们往往在技术兴起的初期过度的重视,而在技术发展的后期偏颇地轻视。我问我们的同学们,你觉得现在影响文旅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半年以前说大数据的能占80%,但今天说是人工智能一定大于90%。真正的大数据过过时了吗?我觉得没有,我们在旅游方面的大数据做了很多东西,人工智能也是靠大数据去支撑的。但是我们真正的大数据做的什么?我们行业里的大数据分析师。做的更多的是一个表象的描述者,是一个统计分析的技术功能,抢的是文员的饭碗。真正我们对技术的感悟力,对数据的感悟力,是不是在新的理念创新下形成了,我们有没有一叶之秋的这种悟性了?我觉得这种能力要靠我们科学理念和应用理念的提升共同来造就。
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缺的是数据吗?不是最核心的,今天缺的是技术吗?也不是最核心的,今天缺的是数据挖掘的能力吗?也不是,而今天缺的是我们对由数据决策改变经验决策这个过程之中,有多少人能从这个数据看出异于常规的差异点,换个角度说,如何从数据中心洞悉关键信息,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很核心的一个问题。以智慧景区的发展为例,可以说是前赴后继,的确也是交了不少学费。智慧景区发展最大的敌人是谁?众说纷纭,服务厂家不懂旅游,然后是体制、是资金、是理念,说好多,我说真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你到今天还认识不到在这个跨越的过程之中,自己是这件事情最大的敌人,你还把它迁怒于我们的合作伙伴或者是其他,那么你的学费还得一直交下去。
所以从旅游这个行业来说,我一直在说信息化的应用,它是一个千人千面的过程,什么叫千人千面?就是你人么认识他,他就怎么回馈你。你觉得信息化就是一个阳春白雪,他就是一个噱头;你觉得是一个能够优化我们工作中的繁琐流程,提升我们一定工作效率的一个工具,它就是一个工具;你如果觉得它能够是改变我们思路,改变我们流程,能把我们从只认独木桥推进到换道发展,那么他就是一个革命性的助手。
但是,变革没有一次是和风细雨的,最和风细雨的革命,至少自己的心灵也是血淋淋的。所以在文旅数字化这个过程中,和传统的模式,和传统的流程,甚至和已经形成的金科玉律的传统思维,如果没有真正博弈,我觉得就只能是用时间来换空间了。其实在文旅融合这个角度,我一直有一个感觉,我觉得文旅融合似乎有一个特别想助推、想加力而又找不着加力点的地方。但我一直觉得文旅这两个方面本就是一个有机体的一体两面,所以我们在真正的推进文旅的过程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叫能融尽融。其实数字化过程,给了我们一个时代的助手,给了我们一个时代的方式,能够让我们以一种时代化的方法去助推。回过头来看,我们经常在说一句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中国古代一直把旅游叫游历,它本身就是很核心的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数字化推进的过程中,是二者融合的一个天造良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再分数字旅游和文化数字化,希望至少在我们基层,在我们旅游目的地城市一级,在我们旅游企业一级,我们数字文旅要作为整体的一体化打造。因为这样的话才能够把我们的弱项包括我们的长板和我们的综合效率,提升到一个更好点上。我觉得人工智能的奇点今天是不是到达了,就是人工智能的超进化的时刻,是不是真正到达了,我还不敢说。但是我认为数字文旅的奇点,现在应该到达了。所以原来我从没有跟相关的的朋友谈到过数字文旅的见效期、数字文旅的结果期、数字文旅未来发展的起跑期到来了这样的话,但是我觉得就今天而言,这个形势应该是越来越清晰。谢谢大家。(根据讲演录音整理)
下一篇:于高山之巅 探宇宙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