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侨报》记者 史宗
U型锁的惨剧还未走远,各种抵制日系品牌的声音依然时常响起,然而,2020年和2021年,“高考日语”却连续两次占领社交媒体的热搜榜。一时之间,学习日语似乎成了中国青少年之中流行的趋势。
事实上,高考日语并不是一个新兴事物。2014年,中国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将包括日语在内的六个外语科目列为学生水平考试范围,并且规定,除国防、军事和公共安全等特殊院校外,“不得对包括非外语专业的考生进行统考外语语种的限制”。《意见》的刊发,无疑是对日语等所谓小语种的“虎符”。
新政实施之后,选择日语作为全国统考外语科目的考生呈逐渐增加之势。截至2021年,除海南省外,中国大部分省市的高考考生都可以将日语选作自己参加全国统考的外语科目。2016年高考的日语考生约为9000人,2017年为16133人,2018年为23538人,2019年则猛增至48128人,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多。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再次翻倍,突破10万人。2021年的数字尚未披露,但乐观估计应该是一个惊人的新数字。
众所周知,2012年日本野田佳彦政权的“购岛(钓鱼岛)风波”,让中日两国关系再次跌入冰层。而日语,何以在此后的短短几年内大行其道,逆势翻盘?
首先,人们通常认为日语比英语的备考难度要低。参加高考日语需要储备约2500个单词,而英语则需要3500个,从数字上,难度就降低很多。而日语中有大约十分之三是汉字,这也给许多考生和家人留下日语更容易理解的印象。在中国,从小学开始就设置了英语课程,到高考时,经过十多年学习,考生间存在的能力差距很难迅速弥补。因此,“另辟蹊径”“弯道超车”,成为不少考生和家长选择日语参加高考的原因。
其次,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在中国“00后”出生的人群中,有不少是通过观看日本的动漫、玩日本的游戏,对日语有了初步的认识,甚至,其中的一些人,通过潜移默化的自学,达到了初级水平。以二次元文化起家的网站bilibili(哔哩哔哩)、ACFUN等,提供丰富的免费日语资源,也都对日语在中国年轻人中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另一方面,自2014年起,中国游客赴境外旅行的人数屡创新高。而近邻日本,是中国游客最常选择的境外游目的地。在旅行中,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礼貌细致的旅游服务,带给孩子们更多对于日本社会和日语的亲近感。
再次,进入千禧年后,中国国内逐渐形成学习日语的软硬件环境。自2001年中国教育部实施改革,推行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作为提高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日语、俄语等也充当了英语的补充,被列入普通高中的选修课程。与此相对应的,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近十几年也在逐年增设日语教师。而在社会上,与日语相关的培训机构大有扩张之势。这些,都营造出一种日语学习的氛围。
最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美贸易战的逐步升级,以及美国率先宣布将收紧对中国留学生的赴美留学签证。不稳定的国际局势,也让不少考生和家长在高考时放弃英语,选择日语。
2021年的高考落下帷幕,而考生们的人生航船才刚刚启程。无论选择日语参加高考的初衷为何,增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增强国与国之间的了解,避免U型锁事件的发生,都是很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