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不管我们在什么年纪都绕不开的课题。
作为在职场打拼的成年人,需要不断自我更新迭代,才能在职场赢得更多的机会。
但成人学习该找机构还是找平台?它们之间有什么本质不同?
三节课创始人Luke分享了自己对于成人学习平台的一些看法。
推荐你看这篇文章,在开始2023年的学习计划之前,了解一下成人学习平台未来的发展会是怎样的。
Luke:
从2022年6月开始,因为某些公司的“经营危机爆发”,大家开始对学习平台进行讨论。
有一个广泛传播的观点认为,国内学习平台的机会没有了,时间点、投资机会、用户市场已经错过了。
实际上,出现问题的那几个公司并不是平台型学习产品,而是机构。
用一个“机构”的经营问题来推导出“平台型”产品的机会是不严谨的,甚至是南辕北辙。
一般看来,在线成人学习平台在国内应该类似:学堂在线、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等少数几家,在国外这类公司叫“MarketPlace”。
其他更多的公司,如三节课等在很长时间内都是职业教培机构。当然,2021年开始我们正在往平台演进。
区分平台和机构的核心是:谁负责生产课程、提供交付和服务,统一做的是机构,第三方来提供的是平台。
所以,问题是,国内还有成人学习平台的机会么?我的看法可能和很多人不同:我认为不仅有,而且机会很大。
商业模式是否成立是考量一个产品模型的唯一标准
不需要说太多,商业模式才是唯一的考量。商业模式的重要观察点是:获客、生产、交付、运营成本组成的所谓“UE”模型。
在机构模式上,最大的成本是获客,而在平台模型上,最大的成本是生产(分成)。
也就是说,如果大家同时拿到1个亿的投资,机构会拿出5000万投广告获客,平台会拿出5000万做老师引入和课程生产。
3年后,机构有了1000万用户,平台有了1000门课程。在机构模式下,1000万用户没有复购,走了。在平台模型下,1000门课程成为了平台的优质资产持续增值,持续带来了4000万用户。具体分析这里不展开,可以参考我公号的2022:关于职业教育和成人学习的思考和想象(一)
上面描述的场景不是我编的,而是真实发生的。国外是Udacity和Udemy的故事,国内我就不说了。
当我们抛开资本,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想,我们到底在创造的是什么价值:一家教育科技公司最终形成了强大的招生能力还是产品生产能力?
两个能力都很重要:如果产品是标准的、成熟的产品(如消费品、K12),那招生能力(营销能力)是王牌能力。
但如果产品是非标的、离散的、持续更新的(如外卖、打车、新职业技能),则生产能力是第一位的。
只有平台模式才能真正解决成人新职业技能学习需求
因为新职业技能的市场是“供给离散的、持续更新的、个性化需求”,而机构模式在这个领域一直都没做好。
很多和三节课一起走的同行,走到最后都走到了考试培训、考证培训、公考培训上,真正在做新职业技能培训的很少。
这个原因就是:用机构的“中心化”模式去解决“离散的需求”必然是失败的。
新职业技能的学习需求,只能通过学习平台来解决。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师徒制”。
新职业教育需要的是新师徒制,而师徒制需要的是大量的老师线上化来解决大量学员的学习需求。老师的多样性、针对性构成学习产品的核心,而不是平台的权威性。
-新职业技能的学习需要更多资源而不是无限服务。
成人学习动机主要是需求刺激和问题意识开启的。在一个学习需求开始的时候,有没有合适我的资源非常重要。至于服务的需求,很多元。有人需要督促、强压力,有人想自由学习、不受干预……不同于孩子们的一致性。
-长期复购和终生学习需要平台支持。
用户实际上有长期学习和进化的需求,但不一定是对某个具体课程有长达10年的学习诉求。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学习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预算一直会有,而且可能持续增加。
这时候,平台的优质、大量供给会让他有一个稳定的消费场所,有长期的数据监测。就像看在线医生,我们不会一直去咨询,但我们需要好的在线平台,一旦有问题可以去找。
平台难做,但不代表平台没戏
难做和容易做是技术性的问题,但不代表平台没戏。
我的观点是,当资本热、消费热的时候,反而不是平台最佳酝酿的时机。
我们可以看到,吴恩达在创立Couresera、Eren Bali在创立Udemy的时候,分别是2011年和2010年。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他们都没有被投资人看好。况且在移动互联网起风的时候做了一个PC端产品,并不是大趋势下的黄金产品。但10年后,他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先后登陆纳斯达克,年收入超10亿美金。
我认为,学习平台最需要的不是资本和时机,而是节奏和平衡。
不像外卖、打车平台,相对来说服务简单、交付内容标准。学习产品涉及到内容和课程,用户需要花更多时间投入,用户的机会成本很高。所以,资本驱动供给增加有时候不是让平台更好,反而是让平台更快挂掉。
“课程生产-用户增长-课程生产-用户增长-课程生产AI加强-课程分发AI加强”这条路可能是一条必经之路。
没有这一循环的过程,平台很容易挂掉。这其中,既需要投资,更需要懂行业规律的资本,既需要老师,更需要真心做课的老师。
是挺难的。
虽然难但也具有平台的规模化效应
虽然很难,但不同于机构的一直很难,平台型产品是具有边际效应的,也就是难了之后会有“幸福日子出现”。
和所有平台一样,学习平台也具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效应递增。
老师越多、用户越多;用户越多、老师越多。
在最初的3年-5年艰难阶段过去后,好日子就出现了。
随着企业学习市场的爆发,学习平台型公司迎来了更好的日子,Couresera和Udemy都在大力发展企业服务,并很快都会超过50%的收入占比。
学习平台在中国咋做?
我有几个不一定对的观点,供大家讨论。
首先,学习平台没有大家想的复杂,其实就是为老师提供一个很好的做课系统。比如小鹅通就做得很好。
其次,能为老师带来收入和流量。这是最难的,因为流量成本太高、招生成本太高,但现在比过去的2年好多了,成本低了5成吧。
第三,做好老师的赋能,同时在用户服务上提供平台化的运营策略。
三节课的招生能力持续保持,所以对老师来说也越来越有吸引力。
当前,我们短缺的是机制、策略和平台化的思维。好在我们有榜样和合作伙伴的帮助。
2022和2023年其实是很好的年份。爱学习的一直在学习,被大环境影响不学习的,就不学了。
同样,认真想做课的老师,也能”坐下来“做课了。以前事情多,现在也没那么多了。
在这个环境下,我们会让优质的讲师获得合适的学员,让讲师和学员做到比较好的匹配。
机构依然有价值,尤其在考培领域
机构和平台不矛盾。因为他们适配的业务需求不一样。
机构一直都有价值,比如在考培领域:公务员、MBA、研究生、考证……
这些课程标准稳定、学习需求明确、考试结果明显的品类中,平台是做不好的,只有机构可以做。
高途的大部分品类走向了这个领域也是因为K12机构转到考培机构是最短路径。
机构的品牌来自效果外化,平台的口碑来自供应链能力和品控能力。
一个是海底捞,一个是五星级自助餐厅,不一样。
受限于篇幅的原因,我可能没有讲得很清晰。
但我想我的观点是明确的:国内一定有新职业技能学习的平台型产品机会,而且市场规模非常大。
这两年大环境是不好,但对平台型产品来说可能是好事,好的平台可以持续稳定发育起来。
关于非共识:
这种观点其实是非共识。对于非共识的观察和坚持,不知道算不算我创业中的一个特别的思考模式。
我坚持非共识的实践,并且希望将实践结果验证我的思考。
这种循环,可能是创业带给我最大的收益,也是成长来源。
我固执的认为:非共识,才是价值创造的源头。
共勉。
点个在看,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