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黄鑫
2021年10月29日,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李大钊塑像前的人们络绎不绝,大家自发来到这里,敬献鲜花,深情注视先生的塑像,表达深深的敬意。这一天,是李大钊的诞辰。
塑像旁边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6号楼。1925年,李大钊先生就是在这里向开封各校学生代表作了《大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演讲,阐述了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思想。其演讲内容在河南省党史和河南大学校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河南大学师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珍贵教材,6号楼也因此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到重要节日,塑像前总是鲜花环绕。
傍晚,5名学生在参观6号楼之后来到塑像前,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嘉尧为他们详细讲述了李大钊与河南大学的故事。学生们听完不禁流下热泪,并表示对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更有信心了。
2021年10月31日,河南大学学生们演出的反映李大钊先生慷慨就义历史的舞台剧《青春之我》和反映鄂豫皖苏区创建人吴焕先事迹的剧目《破家革命》获得成功,被收录进一档新节目——《那时的你》。
借助这档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与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制作的节目,河南大学把党史学习教育生动地融入实践教学,节目还未开播就已经引发学生们广泛关注。每集节目征集10名学生,分为两组,在规定的时间里打磨剧本、表演排练并上台演出。学生演员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欧亚国际学院和音乐学院,音乐学院戏剧系教师王聚伍和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系教师谷小龙担任表演指导。
2019年,由谷小龙执导河南大学师生演出的反映“全国优秀教师”李芳先进事迹的大型多媒体音画剧诗《星空》深受好评,并在教育部进行了演出。这次,他专门和节目导演组商定,排演反映李大钊先生革命历史的舞台剧《青春之我》。
学生们前往党史资料馆、革命纪念地等处寻找史料,向党史专家请教历史和人物细节,站在6号楼三层的礼堂,感受李大钊先生在河南大学演讲时的巨大热情。饰演李大钊的学生李默涵找来手腕粗的麻绳使劲勒紧自己的脖子,强烈的窒息感让他瞬间体会到先辈们甘愿赴死的可贵精神;饰演吴焕先妻子的弓沐骅好几天不吃饭,不断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差点晕倒在排练场,只为更加真实地感受先辈们为了支持革命宁愿自己忍受饥饿的坚忍意志……学生们不断走进革命者的精神世界,懂得了信仰的力量。
2021年11月15日,这档大学生红色舞台剧实境记录节目在网络和河南卫视正式推出,节目从当代青年的视角切入,挖掘青年党员的故事,通过大学生对红色剧目的演绎,向大学生精准宣讲党史。这样的学习教育,让党史中的人物“活”了起来,走进了青年的心灵深处。11月29日,随着河南大学师生参演的《那时的你》第三集播出,观众和演员一起,上了一堂主题鲜明、内容饱满、细节生动的思政课。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学生们以青春体悟青春,一个个现在的“我”渐渐成为那时的“你”,红色精神被深刻地诠释着。
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钦认为,一场舞台剧的诞生,就是一次触摸历史、学习党史的过程,一次思想净化、灵魂升华的过程。靠共情的力量,打破时空限制,拉近心理距离,让青年人通过参与和观看节目,掌握党史知识,更加了解党的丰功伟绩,从而激励他们昂扬精神,走好新征程。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6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