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十月,2017国考的大幕静待开启。楼主我2015国考上岸,笔试成绩141,行测76,申论65,所报职位笔试第一名,又以面试成绩84突出重围(报考人数800+),顺利通过面试。感谢所有支持过、帮助过我的朋友,也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经验和感受。楼主自认跟吧里的考公牛人还相差甚远,不才将自己的国考心得做一总结以回报贴吧,同时希望大牛批评指正,以免误人子弟。
行测复习经验
对于行测的复习真是没什么捷径,个人买一本行测复习书,按照每个章节,认真的去学习每个例题。做好买那种题型概括较全,能比较全面的了解行测题的各种类型以及新题型的教材。不要畏惧行测考试,虽然题量大(135道题),但几乎百分之九十五的原题都能在复习中找到相似的类型题,所以熟悉各种类型的行测题是成功的关键。毕竟天才还是少之又少,认真复习才能保证考好。试题大体分为五个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其中每个部分又有若干不同题型,由于题型较多,不一一列举。
常识判断
可以重点积累下宪法民法商法等基本法律知识、马哲和党史基本知识、经济学金融学基本术语和传统文化、历史常识。这些都只看纲要性的东西即可,没必要深入。不过,这个工作量很大,常识考察的是一个人文理各方面的基本素养,短期难以突破,若复习时间短,可以放一放,平时生活多留心。
数量关系
系统学习常考题型,各题型题目反复做,思考一个题目的考点、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另外,练习好整除、方程、代入排除、特值的基本方法。自己苦练,也多向高手请教。切记,数学不要记太多基本题型和常考模型以外的公式和结论。数学糟糕的人记这些只会让脑子更乱,要重点去读明白题、分析基本关系。
言语理解
平时注意积累,包括词汇的积累、阅读的积累。逻辑填空重点分析文段意思,判断前后内容的逻辑呼应;片段阅读重点强化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这一点就体现出平时读书的重要性了。很多考生平时基本不读书,读也是读那些乱七八糟的霸道总裁之类或者成功学的东西。如果平时读书少,语文基础一般,就多去人民网、新华网看看文章,逐字逐句的分析其结构如何、意思是什么,前后怎样过渡衔接。当然这是课外工夫,具体做题时,也是要学会逐字逐句分析,判断文段每句话的意思,分析前后关系,判断题目背景和作者(出题人)意图。这个过程坚持下来,持之以恒,必有收获。要学会拒绝任何模式化和速成的东西。
判断推理
图推只要掌握常考题型,再把真题多练练就好了,没什么难度;类比推理,侧重于对题干词语逻辑关系的把握,这两年偏向于对常识内容的考察,通常难度不大;定义判断,这个模块需要好好抓抓。一个定义通常要考察的核心只有一两个,多分析,必然慢慢会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入手。定义判断平均正确率不高,但是可以提上去;逻辑判断,演绎推理把握规则就好,这没什么好说的,主要是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必须不断做不断思考,多琢磨,到底两个事物之间什么关系?怎么发生联系的?如果加强或打断这种联系?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在生活中就是不讲逻辑的,这个模块练好,也和我们生活中是否讲理有联系啊 。
资料分析
整个行测最有性价比的一个模块。正确率低于85%都属于应该自抽嘴巴的。把常考概念和公式烂熟于心,练好并可以熟练运用两三种计算方法,剩下就是练习了。每天25分钟限时练习4篇,不出三周,必有明显成效。
申论复习经验
首先说明一点,我不是申论高手,申论成绩总在60分左右徘回,先把一些自己的心得写出来。
第一句话:自己的套路
申论最终的评分标准可能连阅过卷的人都说不清楚。海量阅卷的前提下,总感觉免不了要“靠脸吃饭”。其中包括字迹清晰、条理性,但经过向从事文字工作的公务员请教和考试结果证明,“第一句话”真的是重中之重(因为其他内容我基本都是拼凑的)。
四道小题
对于小题来说,每段“第一句话”把核心关键词体现出来了,采分点应该就有了。如果语言的总结归纳能力再强一些,印象分可能会再加一些。业内人事忠告:切忌拐弯抹角、环顾左右而言他。纵览政府工作报告、领导讲话材料,大多都是每段内容第一句用不超过十个字概括某个方面的内容,后面再具体诠释。这也是我在练习和考试中始终坚持的一个思路。
大作文
对于申论文来说,套路与反套路是个问题。我复习时间比较紧张,且当时的工作也不是从事文字工作。实事求是地讲,没有套路都不知道怎么下笔,所谓的“备考”在我看来就是做好一切可以利用考试之外时间能做的准备。个人感觉“套路”是一定要有的,但这个“套路”必须是自己设计的,同时可以适用各种题目,这样才能避免“躺枪”,临场也可以灵活自然地调整应用。
申论文设计要素包括:题目、整个首尾段、中间分段首尾句。在仔细琢磨出一个框架之后,我在方格纸上模拟了7套不同的题目,又进行了一些修正,基本能达到切合任何题目。(批卷时间也很紧,要素内容经调整后务必切题,具体内容也就顺下来了,而且阅卷人也无暇仔细推敲)。我自己琢磨的这个套路在这里就不写了,一来是怕被才子们笑话,二来模仿的人多了就被坑了。(PS:若真有和我一样临时抱佛脚的有缘人确有需要,且不怕错信鄙人,可关注公务员考试吧:gwyksb微信,回复:套路,就可以看到了)。
最后,以冰心的一句话结束我的心得,与各位吧友共勉:“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看看贴吧上国考牛人们一摞摞的复习资料,一张张的准考证、火车票,一个个挑灯夜战的身姿,或许你们会从中看到将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