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泽
楊介韬,原北大国学项目组主任、现为独立青年学者、崇学智库联合创始人;《论语》与《曾国藩》研究专家、实战派国学管理研究与应用专家;多次应邀赴北大、清华、人大、北理工等多家高校总裁班讲学。于京华悬壶耕耘国学二十载,专注于引领企业老板学习国学。
以国学为友,以国学为业
楊介韬回忆,家里的第一本关于“国学”的书籍,是母亲阅读的一本竖排版繁体字的《红楼梦》。小学六年,楊介韬唯一的课余爱好是听评书,这似乎就是属于他的“国学”启蒙教育。那个时代的孩子,既没有辅导班,也没有繁重作业,更没有娱乐软件,传统评书成为他少年生活的精神支柱。而评书里“惩恶扬善”的传统价值观,也深深印刻在少年楊介韬的脑海里。
楊介韬“象牙塔”时代的课余生活是到北大听“国学”类讲座,从此对于“国学”的学习一发不可收拾。“好古”而“敏以求之”,一头扎进五千年中华人文始祖和古圣先贤的教诲中,认真探究,反复咀嚼,不断地汲取其中的精华与生命智慧。毕业后,楊介韬在北大任某商学院“国学”项目组主任,利用工作之便,他得以追随十余位“国学”名家,学而不厌,孜孜不倦,涉略各家,走上了一条以“国学”为友,以“国学”培训为业的道路。
在楊介韬十多年任教大学高级研修班的工作经历以及给数百家企业的管理咨询和内训中,深刻地体会到创业者们的困惑与烦恼,认为只有回归本源,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只有提升思维维度,才是企业蓬勃向上的源动力。而何为本源,又如何提升思维维度?他认为答案就藏在先贤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精髓里。
在以科技为主导的当代,人们的生活内容与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学”还有它的指导价值吗?楊介韬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对于国人尤其是创业者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人生的指导价值历久弥新。从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来论述,原因有三:
其一,人性的弱点不变,与人打交道的规则就不变。芸芸众生,“功、名、利、禄、;怨、恨、怒、嗔”等都没有改变。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容。作为创业者,主要是与“人”打交道,所以古人谈及人道,与今人并无二议。因此,先贤之智慧自然有用,且有大用。
其二,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当中得到的唯一经验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历史总是具有惊人的相似。我们的祖先撞得头破血流而总结的经验与教训,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在当下生活,仍能够处处找到应用场景。
其三,古圣先贤的思考是经过时间与空间的检验,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要学习那些“思考过的人”的思考。西方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轴心时代”指出: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古中国有孔子、老子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每当人类面临危机或者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需要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因为先哲们思考的问题具有永恒属性,微言大义,光照千秋。
因此,“国学”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对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还往往有奇效。有鉴于此,2010年,楊介韬在北大某学院创立“北大国学商道总裁班”,后转入北大另外一家商学院。从此他将“国学”项目组的使命定为“帮助老板‘种根’,呼唤企业家‘心’的回归”。自此他先后举办数百场“国学”讲座,引领数千名中国中小民营企业老板打开格局,提升境界。
立足差异,返璞归真
楊介韬的日常生活,基本是由读书、讲学、写作构成;不是讲课,就是在“去讲课”的路上;要么就是在书房读书、写文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经过20年的深耕细作,功底扎实,对历史典故,各家核心思想信手拈来,被学员赞许为“中国文化的数据库”。
楊介韬讲“国学”之所以深受学员肯定,原因有五:
第一,不煽情。不讲“正确的废话”,不进行“心灵按摩”,拒绝“心灵鸡汤”,回归经典,即文本本身。比如,学习《论语》,就应该直接打开文本,逐字逐句,深入进去,探讨它的思维启发,理解它的思想体系,这才是真正的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真真正正地帮助到别人。
第二,不迷信。不耍神秘主义,不制造迷雾,不搞个人崇拜,回归理性。时下,有些人打着“国学”的旗号,故弄玄虚,夸大其词,总是认为自己所掌握的一知半解可以包治百病,所以导致一个神奇的现象,那就是各种大师“漫山遍野”。而楊介韬认为“国学”是给人以智慧的,必须越讲越清醒,而不是越讲越迷糊,或者越讲越神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赞中华文明具有极其伟大的“理性光辉”,我们不能口口声声地说传承传统文化,结果却把这种“理性光辉”地传承给抹杀了。
第三,不做秀。不搞哗众取宠,不去迎合低俗,不玩自我炫耀,回归质朴。现在很多所谓的“国学”培训,为了收视率、点击率,为了赢得流量、赢得关注、赢得人气,课程不惜娱乐化、戏说化、低俗化。有的把课堂变成了小品会,相声会;有的老师成了“段子手”;有的老师摇身一变成为演员,在表演;有的是在“秀口才”,有的是在“秀才艺”。而所有这些,都与教育的本质大相径庭,南辕北辙。楊介韬认为,真正的教育,在于通过学习建立“知识体系”,从而构建“价值体系”,并以此形成安身立命之本,并对自己的生活形成有效指导。
第四,不空谈。不谈过高之理,不行架空之事,不慕无实之名,回归根本。一提“国学”给人感觉就是“高大上”,但弄不好,就会假大空。人有一张嘴,都喜欢说大词,唱高调,而忽略“克勤小物”。曾国藩说:实者,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所以,红尘中绝大多数的失败者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天下事与其夸夸其谈十分,不如做实七分。因为知识本身不是力量,只有去践行知识才能产生力量。只有自己感悟到的,才有可能做到,只有做到才是属于自己的。否则,人家直接给你,你也接不住。
第五,不拘泥。不是简单翻译,不是寻章摘句,不是枝枝节节,回归整体。陶渊明在其自传《五柳先生传》中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与诸葛亮的“观其大略”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言并不是指学习不严谨认真、浮光掠影,而是说只要不是专业搞学术研究,领会要旨、掌握精髓、抓住要害即可,不追求在一字一句上的过分探究,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更不是从文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而是要从整体上去把握。
正是出于自己对于“国学”培训返璞归真的认知与追求,楊介韬时刻告知自己要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致虚极,守静笃,用正确的方式传播“国学”,对学员提供货真价实的帮助。也正因为此种品质,楊介韬在收获众多好评的同时,“国学”培训之路也越走越踏实。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楊介韬引用毛泽东的话说,人生就是“过河”,“过河”就需要桥和船。没有桥和船,“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要想有桥和船,核心就是一个字:干。
如何干呢?曾国藩的教诲是:凡道理不可说得太高,太高则近于矫,近于伪。吾与僚友相勉,但求其不晏起、不撒谎二事,虽最浅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意思是说,道理不可说得太大,太大就会近乎做作与虚伪;我们首先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不贪睡、不撒谎”,虽然是最浅最近,被人不屑一顾的小事,但是对于修养身心已是大有益处了。
楊介韬以此为戒,从点滴拾起,立志要通过中国文化提升自我、改善自我。同时,他诲人不倦、孜孜以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确价值观传递给众多企业家。他认为,企业家是具备一定社会能量的人群。如果企业家的格局、境界能够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这条路径打开,那一定是件功德无量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楊介韬的关注点不仅停留在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层面。于当下企业家普遍面临的经营问题,他立足经典智慧,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知道,越是激烈的商业环境,越是需要内心的强大去应对。如今创业者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但是在思维维度的层面还有待提高。比如,时下很多创业者只是关注“术”的层面,追求解决眼前问题,而忽略长远利益。恰如《论语》中子夏所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于是楊介韬深入探讨创业者的生存环境,捕捉痛点,洞察利益点,把握关注点,直击兴趣点,在“国学”智慧的指导下,使得创业者们“薄施于民而能济众”、“义利合一”,抓住事物的本源。同时,也能以古人的卓越智慧,让创业者们学会“富无经业,贵在诚壹”,聚焦在细分领域深耕,一步一个脚印地逼近自己的梦想。
同时,楊介韬认为作为创业者还需要兼具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君子喻于义”,持续地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楊介韬老师“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希望帮助创业者举起一面旗帜,完成一项使命,带领一支队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帮助创业者“就有道而正焉”,用正确的思想来武装自己。
因此,楊介韬时刻提醒自己“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勤实践,多反省,“有始有卒”,终将实现可以帮助更多创业者的目标。他笃信,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领略到“国学”智慧的魅力。他将继续“修己以敬”,致力于将更多的“国学”课程,以更有趣、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
弘扬中国文化是时代的背景,是“中国梦”的主题精髓所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辉煌灿烂。“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无?”这是《论语》中孔子弟子子张的自我期许,“信道”要坚定,“执德”要弘扬。楊介韬通过“讲课”这样一种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折不挠。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有识之士”共同“志于道”,身体力行,将“国学”智慧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国学”课程的力量,对接当代企业家的需求,传承国粹,服务民生。
楊介韬目光深邃,他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极其强大,一直熊熊燃烧于当今世界文化之林,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与荣耀。
责任编辑:蒋锐
本文原载于《中华儿女》海外版2020年1月号(中)总第697期 68-71页;
国内统一刊号:CN11-2780/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151;
邮发代号: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