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李沧路小学:涵养正文化 育师德师风 树学校品牌
编者按: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报送师德师风建设典型案例的函》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通知》(鲁教师函〔2022〕41号)要求,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典型案例评选工作。经各级教育部门、各高校推荐,省级专家评审,共遴选出10个师德师风建设典型案例,现予以公布,供各地学习借鉴。
省教育厅在《关于公布师德师风建设典型案例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各校持续强化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勇担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优良的师德师风、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近年来,青岛市李沧路小学深化“养正”办学理念,多措并举创新师德教育方式,用学习教育,促内生动力;用基地建设,立师德示范;用宣传引导,树师德楷模;用育人导师,炼师德之能;用专项整治,净师德阵地;用监督考核,守师德规范。学校通过抓长效机制、抓内涵发展、抓创新突破,重点推进师德师风“六项工程”建设,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要求,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传承百年老校文化,把“养正”教育作为办学的核心要素,创新解读“养正文化”内涵,形成了“养正立人”的办学理念和“启蒙心性,养正德行”的办学宗旨。在“正心为本,修身为基”的校训感召下,打造“正心笃行,心向内求”的校风、“身正智教,博学善导”的教风和“品正趣学,弘毅善思”的学风,做到“惟正而行,向阳而生”。
一、学习教育,促内生动力
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六个一”学习教育行动,即举办一次师德报告会,举行一次师德交流会,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做一名全员育人导师,对照“正风聚力,提升工作作风”开展一次反思活动,每人制定一份整改方案,引导和培养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化人,争做新时代立德树人“大先生”。
二、基地建设,立师德示范
以青岛市“宫雪丽名班主任工作室”为引领,依托“养正”青年读书会,先后开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读书沙龙、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专题论坛、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主题演讲等活动,通过广揽专家,聚合工作室,建立以学习为主导、以研究为主体、以工作为主线、以课堂为主阵地、以骨干教师为纽带的教师发展机制,为学校优质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三、宣传引导,树师德楷模
以学习“身边的微榜样”,争当“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为引领,积极树立宣传典型,用身边的真人真事诠释师德内涵,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幸福感、责任感、使命感,提升教育的社会美誉度。
四、育人导师,炼师德之能
育人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员。校长担任总导师,推动全员导师制落到实处,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围绕“学校蒙养10项育人品格”,依据导师特长,确定10个类别育人导师,从“仁、义、礼、智、信、勤、健、雅、新、悦”10个方面指导学生成长。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每月一主题,导师通过导师课、共进午餐、实践活动、师生周记、个别谈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和家庭开展团队活动或进行个别化沟通,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关注每名学生的身心发展,点亮每名学生的梦想。育人导师为师生的共同成长赋能。
五、专项整治,净师德阵地
扎实开展“树师德、正师风”专项整治警示教育活动,推进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每名教师认真对照《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典型案例自查自纠,以案为鉴,以案明纪。学校公众号发布《致全体教师一封信》《致家长一封信》,接受家长、社会的监督,以“零容忍”的态度向违反师德师风行为“亮剑”。
六、监督考核,守师德规范
良好的规章制度是提高约束力、增强凝聚力的主要机制。为此,学校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师德学习制度、师德承诺制度、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家长及学生民主评议师德师风制度,引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开展师德考核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理解和支持师德考核工作,积极参与师德考核。在考核中注重师德考核与绩效考核、教师管理的有机衔接,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师德考核工作的客观、公正。
近年来,依托“六项工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师德建设实践,引导广大教职工不断提升师德涵养,自觉淬炼师德师能,推动学校进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先后荣获“首批山东省文明校园”“首批青岛市五星级阳光校园”等荣誉称号,连续6年被评为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区教育工作绩效考核明星单位。5名教师获评“山东省优秀班主任”等。(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编辑:王骄
审核: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