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苏州大学师生语言战“疫”,线上转身变作“翻译官”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
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无论身在何处
都心向武汉
时时刻刻盼望着安康
近日
有这样一群苏大人
他们不辞劳苦
搜集资料 时刻待命
用专业为大家护航
用严谨和一丝不苟为大家筑起一道桥梁
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发挥专业优势 走向网络战场
苏大学生刘音音所在的志愿者团队以苏州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地语料库”课题组为主体启动,在短短三天时间里陆续加入的100多名苏大师生组成,从除夕夜开始,深受防控疫情工作一线医护人员感动,师生们开始自发在网上搜集发热门诊筛查医疗机构信息,整理汇总做成网页在线发布并及时更新,帮助更多人做好在线医疗咨询和防护。
苏州大学师生组成志愿团队,前期搜集资料
师生制作翻译网站,在线汇总信息,助力在线问诊
至今,志愿者团队已汇总网上各类“在线发热门诊”“远程医疗”“在线医生”的医疗机构100家。师生们的志愿行动得到了江苏省欧美同学会纯白矩阵团队的网页制作技术支持。考虑到在华外国人也急需获得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志愿者们又把汇总信息翻译成了英、法、德、俄、日、朝鲜语、西班牙7种语言,单独制作成外语网页。
小小语言群 贡献战“疫”大力量 在制作网站的同时,苏大的志愿者们也按照语言类别分别建微信群,为外国友人提供在线语言支持。自从语言微信群成立后,各类求助就不断。团队里的老师同学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多次帮助国内有关部门和企业翻译从日本、越南、乌克兰等地征集到的援助物资材料,用以判断产品能否用于医疗机构,在群内翻译发布疫情防控相关科普知识,积极帮助在中国旅游遇到交通和回国困难的外国友人联系使领馆等。
志愿者按照语言类别分别建微信群,提供在线语言翻译服务
一天群里有人发来了这么一条求助信息。“想从日本进口口罩捐赠,但是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真的,想找人鉴别一下。”刘音音和其他日语组的小伙伴们就对方提供的外包装,质检书,一一为对方解释说明,并告知对方此款口罩无法医用。刘音音说“虽然我们遗憾,但也不消极,因为我们感受到了在这个时期,大家都心系疫区,都希望湖北快点好起来”。这个家住江西九江的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学生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开电脑,通过微信群及时帮助翻译物资材料,或是解答群里外国友人的问题。
志愿者中的特别“翻译官” “第二故乡的人民正遭受苦难,除了为中国祈福,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说话者是阮光兴,来自越南,是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14级博士毕业生,目前在越南国家大学担任汉语教师。罗笛,来自墨西哥,是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2017级硕士毕业生,由于喜爱中国他2020年初刚回到苏州工作。 面对媒体铺天盖的关于中国感染病例数迅猛增长的报道,他们非常担心中国母校的情况。他们说无论身在何处,都心向中国、心向武汉,时时刻刻盼望着安康。 阮光兴,罗笛通过苏州大学朱苏静老师了解到外国语学院从除夕起就开始组建7种语言的学生志愿者团队,“或许我也可以帮上忙”的想法由此萌生,罗笛加入了西班牙语志愿者群,协助中国学生在线上解答外国友人的各种关于疫情的问题,帮助翻译苏州大学抗击疫情的通知。尽管服务团队中没有专门的越南语翻译,阮光兴仍积极报名成为了志愿者团队的编外一员。 没想到第二天活就来了。越南两个公司给苏州市附属医院捐赠了一批医疗物资,苏州市外事办联系学生志愿者团队协助把越南语翻译成中文。志愿者团队指导老师联系阮光兴,他二话不说熬夜就把资料翻译出来。他说,在苏州学习生活的6年是最美好的回忆,作为一个新苏州人他必须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我们都要行动起来!这不只是中国遇难的时候了,是世界共同的问题。这活动确实很有意义!”
“网络问诊可以大大降低因为奔波医院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虽然我们不能和医护人员同行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但也希望用专业知识助力全国的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负责召集志愿者团队的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鼎介绍说,志愿团队已主动联系了湖北省各辖市的外办,表示愿意提供外语翻译服务,我们正在江苏省欧美同学会的帮助下,把汇总信息平台扩散出去,为更多的人服务。
志愿者团队用自己所学,为这个社会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冬天是寒冷的,病毒是无情的,但是我们的热情,一定可以温暖这个冬天,一定可以击退病毒。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