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培训心得体会有幸参加组织为期一周的贵阳培训,既参加了贵州省政协培训中心安排的课堂教学,又实地到村参观学习贵阳市近年来村级党建、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做出的各项工作,有体会、有思考、有收获、也有感想。
贵州之行,总体印象有这么五个字来概括,一是美。主要指的是生态美,自然环境美,到处有山有水,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可以说,每一个眼前的景象都能成为电脑桌面,充分感受到贵阳生态环境美。二是快。一直以来,贵州省贵阳市分别作为甘肃省和兰州市的兄弟省份和市,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经济总量等方面比学赶超,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等也不相上下,难分伯仲,这次学习,看到了一组数据,2017年贵阳市GDP总量3798.45亿元,人均78449元,兰州市GDP总量2523亿元,人均61207元,兰州市国土面积13085平方公里,贵阳市8034平方公里。在近年来的发展中,贵阳市在国土面积将近比兰州市少五分之二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发展速度也来之不易、实属难得。三是通。就是道路畅通,在面对沟壑纵深的条件下,近年来贵州省做到了县县通高速路。世界前100名的桥梁,80多座来自中国,这80多座当中,其中贵州省有43座,北盘江大桥水面和桥面高差达565米,跃居世界第一,2018年底数据,贵州全省高速公路达到6450公里。四是红。即红色文化浓厚,这一点和我们有共同之处,红军长征经过贵州,遵义会议,黎平会议、四渡赤水等,留下了宝贵的红色火种,形成燎原之势。五是特。就是保有各少数民族的特色,侗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特色服饰、饮食和风俗习惯,这些元素构成了今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民宿等特有基础。
同时,也结合自身工作,做了一些思考,总体有这样四个思考。一是在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上下功夫。听到县政协委员甘彦章老师的发言,我们皋兰并不是一直像现在这样的,皋兰也曾经万山有绿。学习贵州,就是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环境也是最大的民生福祉,生态美也是带给人民群众幸福感之一。二是在挖掘红色文化孕育精神动力上做文章。中国工农红军抵达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积淀了丰厚红色文化。红军在甘肃、在兰州的革命活动也是我们抓好思想建设和引领的宝贵财富,深入挖掘提炼宣传这些英雄事迹,使得这些成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源泉。三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上探路子。俗语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八山一水一分田”形容的就是贵州极端不利的自然条件。贵州的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之路给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就是应了那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使得发展不前篇一律,呈现出五彩纷呈、各具特色发展之路,把乡村打造成能记住乡愁的美丽家园。目前产业发展上,像什川的软儿梨深加工包装,卖到了日本,一颗260元,黑石的禾尚头小麦在网上也搜索到了链接,10斤包装的卖到了180元,就是要走这种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四是在抓村级党建促合力抓班子带队伍上出实招。工作千头万绪,关键还是要到村这一级去落实,村上的两委班子团结共事,这个村的各方面工作就抓的好一点,贵州的平塘镇塘泥村的书记是个在村上工作21年的书记,想法设法为村上找发展路子,引进有实力的农字号企业,实施三变,农民不种地,但收入亩均保守估计1万2千元。在抓村级党建方面,重点是抓住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根本在于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核心是找准一条符合发展实际额路子,重点在于运用好村民自治的法子,围绕六个一,即理清一个发展思路、引进一个发展项目、为群众办一件好事、破解一个发展难题、化解一个矛盾纠纷、发展一项特色产业,探讨建设搭建好班子、建立好队伍、谋划好思路、实施好产业,着力形成好机制,以加强村级党的建设工作促进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