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
日前,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10月16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
“目前云南省已经做到了从今年开始体育中考跟语文数学外语一样都是100分。”
对此有人预计,体育培训将成为培训机构新的商机。但笔者认为,体育培训热很难形成。如果真出现,那必然是体育严重应试化的结果,对于这种应试化局面,国家和各地必定又会调整中考政策。
体育纳入中考,并提高分值,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与技能,而不是引导学生功利地准备体育测试。社会培训机构可以推出有关体育的培训项目,但不能把中考提分作为“卖点”,应该关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是否将体育分值提高,最终要由各地教育考试部门决定。教育部也要求逐步实现这一目标。即便分值提高,体育测试也会和语数外科目不同,不会由一次集中统一测试决定学生的体育分数,而是把学生平时的体育成绩与统一测试结合起来。
比如,今年云南把体育分值提高为100分,和语数外一样。根据云南省的中考体育方案,体育考试内容含体质健康监测、技能体能考试两大项。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其中学生体质监测合格占60分,体能与技能测试占40分。三年成绩加权计算总分计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占20%、40%、40%。
也就是说,学生只要体质监测合格,就会得到60分,测试的考分只有40分。测试部分最可能影响家长选择送孩子去接受培训。这取决于统测的分值,以及统测的难度要求。
目前看来,如果把体育分值提高到和语数外科目一样,统测所占权重不会超过50%。如果统测权重过大,将与引导学校重视上好体育课,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初衷背离。
说到底,把体育纳入中考,提高分值,用意不在于“考倒”学生,而是要倒逼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
至于测试难度,从现实看,也不可能太大。由于学生个体体质相差比较大,还有学生有残疾,体育考试拉分太大,将带来新的不公平问题。
例如在云南,体育分值提高到100分后,当地明确残疾学生实行免考,免考得分为80分。对此,仍有部分残疾学生家长不满。
综合各方面因素,即便体育分值提高,体育应试也不会像语数外那么激烈。
社会舆论不应过度聚焦在考试上,而需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学校是否按国家规定开齐开好体育课,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二是学校采取什么方式上体育课,是传统的训练学生跑跳,还是组建俱乐部、运动队,让学生在俱乐部、运动队里接受训练,打比赛。
如果学校这两方面都有很大改观,那么,把体育纳入中考、提高分值的作用就达到了。当前学生体育运动时间太少,导致体质下降,缺乏体育运动兴趣,成为“宅男”、“宅女”。
社会培训机构在体育培训方面的“空间”,取决于学校体育教学的作为。
如果学校教学已能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训练学生掌握技能,那么,家长不会有太强烈地送孩子去上培训班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校外培训机构也可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服务,包括提供兼职教练、提供训练场地,与学校合作建立运动队、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比赛等。
如果学校仍旧不重视体育,基本的体育教学时间也无法保障,就要求家长带孩子突击准备体育测试,那么,为了让孩子在体育测试中过关,家长就会给孩子在考前请体育家教进行训练,但这无关提高学生体质,还可能增加学生的运动损伤。
对待体育、美育等教育,最重要的是必须摆脱功利,以功利的态度对待体育、美育,会导致美育、体育的异化。
对学生进行美育、体育,要形成学习、家庭和社会的合力,这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不要围绕考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而必须从学生健康成长出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