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结束了吗?
当你接近回本时,反弹戛然而止;当你获利出局时,黑马横空出世;当你自鸣得意时,暴跌如期而至;当你身无分文时,好股遍地都是。
我想这是近半年来,很多投资者的感受吧。
今天中特估就玩了一次戛然而止,早上还是吴彦祖生猛的很,没想到透支了力气,下午就变成苏大强萎了,但可气的是,还把其他板块也带了下来,更过分的是,有很部分所谓“中特估”马上就有减持的。
再说下中特估吧,看看行情走到哪了?
其实中特估的行情,我们在村长刚提的时候就给大家说了。
当时我们是看好的,估值确实低,但估值当时我们认为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强调国有企业,以及它未来的变化。
什么意思呢?
过去我们是靠传统银行、政策债券驱动的经济,现在难以为继了,而过去国有企业在地产、基建等传统经济发展下拿到了很多份额,并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但同时也消化了很多社会资源和利润,也叫“僵尸企业”,它又牵扯到地方问题。
所以,怎么办呢,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财务指标考核的变化,从过去看盈利到现在看ROE,更看重企业盈利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开始搞股权激励等。
这个是我们看到的国有企业的机会。然而,市场近期很明显把这波机会当成了“拔估值、炒主题”的行情,但这种业绩跟不上的行情,最后买单的还是基民和股民。
为什么说是拔估值行情呢?最明显就是银行板块的分化,有成长性的招商、宁波银行的表现要远远落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这个在昨天视频号也说了,可以关注下。
那既然这波是纯拔估值,那么我们就用估值和资金的角度跟踪下它的高度。
从国企、央企指数来看,当前估值修复到了近5年的中枢,同时当前估值基本与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匹配(央企一季度净利润增长11.7%、国企为7%)。
数据来源:Choice 时间周期为2017年1月3日-2023年5月5日
既然估值修复一大半了,后续主要就是看资金博弈了。
如果有资金继续调仓去买入,还能涨,毕竟从图上客观来看,估值虽然不便宜了,但确实也不能说贵。但如果资金觉得修复差不多了,也会分流,这个只有掌握资金定价权的人去决定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应对和耐心。
但能确定的是,纯拔估值的行情,终究有谢幕的一天。因为估值本身就是有天花板的,它与成长的产业趋势还不同。我们更倾向于认为纯拔高估值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未来大概率是分化的,国有企业+有成长性的公司会继续走强。
面对今年以来比较极端的行情,有的朋友会比较焦虑,为什么自己会错过这么明显的机会。
其实没有必要那么焦虑,A股市场每年都会有机会,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就可以了。什么是属于自己的机会呢,就是在自己投资理念和体系下的机会。比如我们,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找到有产业趋势的方向和业绩高成长、稳成长的公司,因为我们始终相信,股价上涨最核心的驱动力还是业绩增长,业绩增长是锚,估值才是帆。
再说一组数据吧。
近期有很多小伙伴后台问新能源,要么抄底抄早了,要么前期买的一直套着,反正现在都挺难受。
至于下跌原因,从基本面上看,新能源,特别是新能源车的增速下来了;从资金面看,就是“喜新厌旧”了,公募或私募基金过去仓位太重,有调仓换股的需要就会持续减持,也算是个负反馈吧,自己不卖别人卖,倒霉的还是自己。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周期:2019.1-2023.5
这样会有人担心,要是机构一直卖,相关基金会不会一直跌?
大多数基金经理买什么,最看重的就是盈利和估值的匹配,现在新能源估值其实已经非常合理了。
只要他们觉得跌的估值与盈利匹配了,卖的人就越来越少了,甚至还有的还会买回来,就像医药,四季度是有资金加仓的。
对投资者而言,我们不掌握定价权,也无法规避公募调仓给我们带来的风险,还有一种办法既然打不过可以考虑加入,客观来说,公募这几年重仓的行业回报都不错,市场总会回到适应他们的市场。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周期:2019.1-2023.5
好,今天就这样,我先吃碗面去.........
私信回复“工具”,了解详细使用方法。
风险提示:本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买卖任何证券、基金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投资决策建议,且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该资料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号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本号不对任何人依据或使用本号所载资料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后果承担任何责任。本号发布的内容仅为82年的选基厂团队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