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西语进入新课程方案,中小学生学习二外切忌跟风
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保留原有学习科目英语、日语、俄语的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一石激起千层浪,新增的这三个外语科目因为比过去日语和俄语的使用面更广,引发了不少家长的关注。记者最近发现,在一些小学生、初中生的圈子里,家长们已经闻风而动,着手准备课外“二外”的学习。
但是专家指出,扩大普通高中教育的语种是大势所趋,但并不是说在课程方案中提到增加语种,紧接着高考中就会出现这三门科目。同时,新学一门语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家长需三思而行,谨慎选择。
零基础启蒙课程纷纷“上架”
就在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台后不久,家长群和育儿论坛就有家长开始跃跃欲试,想给孩子在英语之外多学一门外语。
“之前高考可以选择日语和俄语,但是感觉这两个语种运用面不是很广,现在增加的三个语种,覆盖的国家和地区相对多了许多,如果真能掌握其中一项,以后的发展空间也能拓宽,”福山外国语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廖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打算给孩子从寒假开始报一个法语课外班试试,“我之前打听了一圈,有很多校外培训机构开出了面向小学生零基础的体验课,教材也是为小朋友特意改编的。”
目前,上海不少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培训机构都有面向小学生的“零基础体验课程”。而记者调查发现,前去咨询并且报班的小学生、初中生并不少。这其中,家长们的目标各不相同。
比如廖女士就说,她知道眼下不少高中都开设了法语班,如果从小打好基础,未来在就多一份竞争力:“现在英语已经成为孩子的‘标配’,如果能掌握多一门外语,到时候选择学校的时候,就能多一份底气。”
还有的家长,看得更远。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家长陆先生就说,很多开设二外班的高中,都和国外的高校有合作,孩子学好了这门语言,未来出国深造的机会也会多一些。
当然,“另辟蹊径”也是不少家长的想法。众多沪上小语种机构的宣传也是抓住了家长们的心理:“与其千军万马去拼英语,不如选择竞争更小的小语种。”
别让二外“太功利”
真的如培训机构所说的,选择小语种,就能避开高考的千军万马,另辟蹊径吗?
其实,在教育部发布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之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就进行解读说:“选择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是出于国际交流的目的,这几个语种覆盖性高。但并不是说在课程方案中提到增加语种,紧接着高考中就会出现这三门科目,还会有一个实施过程。”
并且,和英语一样,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兴趣是学习语言最大的动力。”比如,歌手尚雯婕毕业于进才中学法语班,最后也顺利进入了复旦大学法语专业学习,精通法英等多国语言,曾是优秀的法语翻译,还出版过法语译著。尚雯婕在谈起自己法语学习时,归功于“兴趣”:学好一门语言,肯定要付诸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坚持非常重要。
陆女士的女儿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东校读预备班,和沪上多数以外语见长的学校一样,女儿叶叶选择了日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平时在学校,除了英语课之外,叶叶每周还有三次日语课的学习。同样的,记者了解到,西班牙语对于低年龄的孩子而言,也是颇有难度的:人,动物,形容词有阴阳性,动词一个时态6个变位,六七个时态几十个变位。主谓宾的排列和汉语不同,西班牙语是宾主谓的说话习惯,同时需要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背诵、练习,阅读大量文章。陆女士说:“其实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二外是给学有余力的孩子准备的,因为英语和二外并驾齐驱的这条道路,并不轻松。”
“二外”学习切忌跟风
不论是培训机构还是学校,对少儿学习第二外语都表示支持。但是学习第二外语是否具有必要性,第二外语的学习是否会成为一种语言趋势,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思考。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部分家长认为,只要学习语言的环境具备,孩子越早接触更多的外语越好。然而,亦有不少家长表示担心,孩子多学一门外语,是否应付得来?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作为一种学习任务加在孩子身上,那么无疑增加了孩子的学业负担,而且浪费时间,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也有专家指出,在国外,儿童学习第二门外语,是基于多语环境下社会交际的需要,有了日常交流,语言更容易掌握。而在中国,大多数家庭不存在多语环境,社会中也没有多种语言交际的实际需要。缺乏语言环境,孩子学习更困难,而且容易遗忘,如果不常使用,就失去了学习意义。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下一篇:德国留学篇——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