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广州多浦乐:是谁导演这场戏,在这孤单角色里……
剧名:《多浦乐上市记》;导演兼出品人:蔡庆生;编剧兼制片人:长城证券;主演兼发行人:广州多浦乐;化妆师: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场记:上海锦天诚;拟上映院线:深市创业板;协助拍摄方:大连瑞迪声光和北京多浦乐瑞泉能源。
主配乐为广东民乐《步步高》和中国传统民乐《金蛇狂舞》。拍摄地点为广州黄浦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创大道1501号2栋1楼。预计售票数1,550万张,影票初步价定为31.57元/张,预计票房收入4.89亿,另外奉送凡购买影票者凭票即可获广州多浦乐净利分红。
“服装、道具、配角、群演等都安排到位了吧?”
“到位了……请大导放心……”
“配角很重要,不能盖过主角风头。”
“放心……我们请的配角都是比主角挫的,以衬托主角的英明神武之势。”
“女主角呢?”
“也选好了,是男主角广州多浦乐家的无损超声探伤仪及配件。”
“女主角的定妆一定要和化妆师说好,要化成人见人爱的白富美人设或让人看了就自生惭愧和自觉高攀不起的贵妇造型,最好化得连一般人都认不出来,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喜剧效果。”
“要得……”
“好,全体就位……Action……”
…………
风云际会又斗转星移,时间到了2021年11月17日。影片落成典礼上,现场一片热闹祥和之气。只见一位头戴斗笠身批蓑衣的反派估值之家一个箭步冲向台前,拿起剧本向在场的来宾说道:“关于《多浦乐上市记》的剧本我有十个疑问,这也是众多吃瓜群众的疑问,就疑问的问题希望能得到影片发行人以及相关方的解释……”台下一片哗然……
好吧……正剧开始……
第一问:发行人你技术先进性是否不足?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一项新技术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五大阶段:技术产生、技术上升、技术成熟、技术衰退、技术消亡(此处参考Gartner公司技术发展周期理论),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来看,一项新技术的长周期一般为50-60年,有的新技术周期甚至不过几年时间。
1超声波检测技术的世界发展历程
超声波技术自17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拉扎罗·斯帕拉捷从蝙蝠身上发现。1880年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雅克·居里两兄弟发现了电气石的压电效应。1935年前苏联科学家索科洛夫提出利用超声波穿透法检测金属材料内部缺陷并进行了试验并申请了穿透法专利。1946年英国人D.O.Spronle研制成功第1台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仪。1983年德国KK公司推出了第1台便携式USD-I型数字化超声波检测仪。1959年Tom Brown研制出了首台超声相控阵检测系统,并申请了专利。199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研制成功了数字式超声相控阵实时成像系统。随后的十余年,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研制出功能更完善、应用范围更广的超声相控阵检测系统和设备。
从上述超声波技术全球发展阶段来看,已经经历了150年的发展时间,远远超过了康德拉季耶夫技术长周期理论的50-60年时间。此外参考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蒸汽机为84年、电动机为65年、原子能为6年、晶体管为4年而言,超声波技术本身的突破已几无可能且其进入应用期已经近百年。
2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国内发展进程
1952年铁道科学院孙大雨参照苏联УЗД-12型仪超声波检测仪仿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超声波检测仪研制的第1步。1954年中国科学院长春机电研究所仿制加拿大制造的超声波检测仪成功。1955年江南造船厂成功研制江南I型超声波检测仪,标志着我国第1代定型超声波检测仪的诞生。1980年汕头超声推出CTS-22型超声波检测仪并在相当长的时间成为我国超声波检测仪的主流产品。1989年中科院武汉物理所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全数字化超声波检测仪。从1993年开始,国内涌现出许多的仪器设备生产厂家,国产数字式超声波检测设备百花齐放的呈现。
3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现状
进入21世纪后,常规超声波检测技术达到一定成熟阶段,但由于存在判伤不直观,定性比较困难、检测结果无原始记录、检测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原因的限制,已经面临着新的发展瓶颈,也致使超声波衍生检测新技术无法获得快速进步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超声相控阵检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相控阵探头的开发及优化、针对不同检测对象的检测方法的研究、数据处理、缺陷分析等方面。
以上是估值之家对超声波检测的技术查询结果,接下来我们研究发行人的技术。发行人是一家主要以超声波技术为基础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企业。大白话就是发行人主要以卖超声波探伤仪给有超声探伤需求的客户为主。从上述超声技术研究的结果看发行人取得超声技术的本身突破应该是不可能的,那么发行人的技术先进性只可能体现在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工业应用上。而超声波技术本身是开放的,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工业应用也是开放的,中国的超声波探伤行业也是一个发展成熟且竞争充分的行业。
那么两厢比较而言,发行人发行人的核心技术可能在哪里?发行人目前掌握和应用的技术的先进性会在哪里?不要说发行人将具体行业的解决方案列为核心技术(深交所对此也表示了疑问)。技术应用层面从本质上说不会产生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因为应用本身就是技术的应用,怎么可能会再产生核心技术,不产生核心技术进而怎么可能产生核心竞争力。发行人将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列为核心技术从技术层面来推断是不是发行人缺少技术先进性的一个表现。反派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菜刀本来是用来切菜的,发行人用菜刀来割麦子,请问拿菜刀割麦子就菜刀锻造技术而言会不会产生核心竞争力?显然不会……发行人的也同理。
如果发行人有什么核心技术能足以体现发行人的技术先进性,请发行人大胆在招股书中秀出来,我们反派角色估值之家的吃瓜群众希望发行人能秀出来,潜在的投资者也希望发行人秀出来……但是,很遗憾……当然发行人也在招股书中罗列了一些自持的技术,但没有就罗列的技术与行业内的相关技术进行比较,而没有比较是不可能得出有先进性结论的,这是比较逻辑学的基本原理。所以就技术层面而言发行人没有比同行明显的技术优势存在,这点发行人应该没意见吧。
我们再进一步分析发行人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产品本身的先进性,我们选取发行人核心产品便携式超声探伤仪为分析对象。将其拆解的话主机可以拆解为外壳(含按键)、显示屏、主板和电池,再加个带连接线的超声波探头。首先外壳、显示屏和电池排除发行人的技术先进性,然后是探头,发行人在招股书中披露了掌握了探头中的超声波收发器(压电陶瓷加工)的制作工艺,注意是加工工艺不是材料制造,那么这个压电陶瓷的切割、填充、研磨、镀膜和极化的加工工艺是发行人的核心技术吗?这个加工技术其他声学厂商有没有在用?如果是发行人的独家技术那么发行人申请了专利保护吗?如果没就是一个开放的加工技术,也就是谈不上是发行人的核心技术。如果拿发行人这个压电陶瓷的加工工艺相比半导体加工工艺就几乎没有技术性可言,这点从发行人加工所使用的是一般设备也能印证。那么发行人在探头产品上的技术先进性体现在哪里?
我们接着分析发行人便携式超声探伤仪的主板的技术含量。从主板硬件的角度来看,主板的基板和板子上的各种芯片及元器件甚至接插件肯定和发行人的技术先进性没关系,因为发行人能买到的,其他厂家也一样能买到。那么主板会不会板载软件呢,从发行人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应该只是单纯实现示波功能和超声波检测硬件解决方案来看也可能不涉及软件问题,如果非得说有,那就可能是主板上要烧个BIOS程序,相信这个程序也是芯片厂家本身提供的。所以在主产品便携式超声探伤仪的硬件(主板)上发行人也不会有技术上的优势。
以上可知发行人的主要核心产品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是偏低端的产品且产品本身应当不具有任何先进性,而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检测类工具产品,其产品本身相比其他厂商也应该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从以上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发行人面临的技术先进性不够,主要产品的技术采用的业内公开技术的结果。发行人目前仅就新型相控阵探头的开发及优化以及针对不同检测对象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在招股书中有所涉及,但就因此就符合创业板的“三创四新”(创新、创造、创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定位存疑。而发行人对诸如对采集图像数据的算法处理、缺陷分析比对等需要高人力投入的部分,缺少必要的产出和投入。也即超声波探伤行业中的检测和评价两部分,发行人缺少评价这部分的足够投入。
从招股书的其他种种信息来看发行人更像是一家比较纯粹的硬件供应商,专业软件开发能力可能较为欠缺。这点从其无形资产中软件原值60.83万元也能看出来,而原值中14.23万还是报告期内外购取得,难以突破软硬结合和高端产品的技术应用,甚至其成长性也可能严重存疑。究其表象而言发行人更符合华南众多小电子厂成员中一员的定位,但作为电子厂的话然而招股书中连SMT贴片机都没见一台,主板加工严重依赖外协,甚至因为主板外协厂商的生产排程而影响发行人的芯片存货管理效率,从这一点看发行人可能只能算是个电子产品后端组装厂,这点从发行人年均12.47万元/人的平均工资也能得到印证。
第二问:发行人你是否存在生产数据造假?
估值之家整理出发行人的报告期内(下同)年产品生产数和员工人数对比见下表:
说明:2020年度及2019年度生产员工数按2021年度比例数推断得出。
我们将上表的数据再按年度予以人数平均得出发行人生产人员的人均年产量见下表:
从上表我们看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发行人的生产工人每年工作量是生产4台工业超声检测设备,生产618个工业探头和28个相控阵探头。一年按250个工作日算(双休、法定节假日统统去掉且不加班),报告期内发行人的工人每天平均生产0.016个工业超声检测设备,2.47个工业探头和0.112个相控阵探头。反派在这里就偷偷问下发行人你那还缺作业员吗?我们也想去你们那做普工……
如果说发行人的设备很大很多东西自己生产也许能说的过去,但发行人你做的是检测仪表,东西大部分本来就很小,而且你们的零件几乎是全部外购和外协的,你以组装为主。现在你这生产效率不要说是在电子厂林立的华南地区赚钱,更不用说你在招股书中的利润表上披露赚大钱了,就是把你放到非洲你这生产效率也是分分钟钟倒闭的节奏。如果不考虑你的工人每天零点几的探伤仪和相控阵探头的作业时间,你的工人每天8小时几乎是就组装鸡蛋到鹅蛋大小的2.5个工业探头就下班,这是不是太让隔壁的这厂那厂的工人羡慕嫉妒恨了吧?发行人你的产量数据如果没有造假的话又怎么会产生如此怪诞的结果?
第三问:发行人你收入是不是已经严重失实?
为了各位吃瓜群众对发行人的营业收入有个直观印象,反派列示发行人收入见下表:
且不说发行人收入每年2,000-3,000万左右的增加额,反派就上表并结合招股书中其他信息发现发行人的收入存在如下等问题。
1探头销售数量异常
发行人披露的主要产品销售数量见下表:
上表中的第一行工业超声设备因为价格的问题,此处不表下文说。反派的疑问从第二行工业探头的销售数量开始说起,上面那个表吃瓜群众应该是看不出什么问题来吧?
那么反派为了问了问题的答案不惜从招股书跨到发行人答复深交所问询函中找到发行人报告期内与发行人有购销往来的客户数,并与工业探头销售数进行了比较,见下表:
注:2021年有收入客户数为依据前三年的相关数据平均推导得出。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发行人销售出去的工业探头摊到每个“活的”客户头上报告期内年平均数为94个,什么概念呢?大概就是发行人的所有活的客户每4天就要用坏一个工业探头……不是某个客户也不是某些客户而是当年所有有来往的客户都是这样的,相当的大无语吧……再考虑到客户有大有小购买量有多有少,反派推测发行人有的大客户恐怕得一天坏一个甚至一天坏好几个才行。这时候可能编剧长城证券站出来辩护说,客户不会多买点做备品备件囤着用吗?反派就问编剧这东西首先不能吃对吧,其次也不能当玩具对吧,再其次这声波换能器属于精密电子件那么不会老化的吗?电子产品很容易老化是常识,这东西又不稀缺按发行人招股书披露属于通用耗材,市场上大量厂家大量供货,有必要囤货?
如果编剧长城证券还不死心,那么反派再祭一锤。发行人在二复深交所问询函中的第21页披露了两个大户的采购数量情况,分别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向发行人采购检测设备5台和6台、超声换能器146个和59个,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向发行人采购检测设备2台和2台,超声换能器78个和74个。连大户购买数量尚且都不及格,不要说中小户和平摊到每个客户头上的94个了。反派把数据摆在这,你们自己逻辑自洽吧。
2第四季度收入占比太高
发行人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按季节分布见下表:
关于上表第四季度收入平均实现占比51.05%的情况,作为反派的估值之家在此只问一句就是:发行人你的客户一半以上都是到冬天才进行大检修作业的吗?如果长城证券对此表示不服,请天衡给保荐人计算下发行人报告期内第四季度应交企业所得税余额占全年的平均比例为多少吧……但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反派已经替天衡算过了是70.98%,反派疑问你一半以上客户才冬天大检修应该是不过分吧。
3抵抗收入下滑能力太强
自2019年5月起,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的关税税率提高25%,发行人你的产品属于美国加征关税的商品目录,没关系不影响你对美国的收入。2020年发行人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境外销售收入下降,但你的内销收入占比大幅上升,及时弥补了当年营收总额下滑的风险……反正反派估值之家是不知道疫情的2020年度国内市场是出于什么样的工业探伤强劲需求或发行人你在该年度有何独到之处才能产生总营收如此只升不降的结果……
如果以上还不够证明你们收入可能严重造假,欢迎编剧和化妆师提出反馈意见,我们反派再继续补充数据就是……
第四问:发行人你有没有扩大10倍销售单价?
发行人披露了产品售价和汕超的产品售价比较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发行人的超声波探伤仪平均售价是汕超的几乎稳定的6.66倍,先不说这几乎稳定的6.66倍关系,发行人你这不是在玩笑吧?人家汕超可是老牌国企而且还是上市公司,技术积累行业资源和研究的优越性你和人家不好比的吧?连被你们像神一般宣传的核心技术人员谭大基和你公司技术主管林学武都是人家汕超给你的,你现在探伤仪卖出去的价格是汕超的近7倍的,不知道你是咋想的。上文中说了从技术先进性的角度你没有,你是出于何种考虑而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是把汕超摁在地上摩擦,你考虑过汕超的感受没有,汕超不要面子的吗?
先不说上表中你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单价几乎每年2万的等值增加,我们将上表中工业无损检测设备三年价格取平均值为15.48万元/台,这是什么概念呢?你这价格比一辆入门级BBA轿车都贵,一辆入门级BBA轿车有一万多个零件有多大体积多少技术,你的工业无损检测设备有多少个零件有多大体积又有多少技术?不知道你又是怎么想的,搞得反派都感觉尴尬。相反汕超就显得脚踏实地的多,估值之家也查询了公开市场的其他家国产便携式超声探伤仪公开报价,平均价格也就在1万左右/台,而汕超的平均价格是市场平均价格2倍能理解,因为汕超有品牌、客户、技术的积累所以能挣到市场一倍的溢价,毕竟如上文所述的,汕超在1980年就推出CTS-22型超声波检测仪并在相当长的时间成为我国超声波检测仪的主流产品。反观发行人你有什么独门秘籍能挣到市场14倍的溢价?另外上表中配件超声探头也即你所谓的换能器平均价格也是汕超的1.41倍,同样也不知道你是咋想的。以汕超和市场平均价格再平均的话便携式超声波检测仪的再平均价格约为1.5万元/台,而你的平均价格卖到15.48万元/台,你敢说你没有扩大十倍的销售单价?
发行人你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中说你的主要产品以实现进口替代为主,产品价格与国外竞品不存在明显差异。从这点以及上面和汕超的价格对比看发行人你的对手都在国外,国内是无人能比了。你进口替代但价格上与进口产品不存在明细差异,那你摆明了就是技术替代了嘛,那么你已经实现了进口平替还是高替呢?而你的技术先进性又体现不出来,没有技术替代又怎么产生价格替代,价格替代没有技术替代作为基础的话,价格替代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空中楼阁吗?试问你这样的产品定位在现实中能行得通吗?除了收入造假反派实在想不出来在如此妖气森森的背后会没有黑山老妖在埋伏着……想想都觉得恐怖……
“那个编剧长城证券和化妆师天衡你们过来,蔡导开拍前说了女主角化妆要化成白富美或贵妇最好是化得连一般人都认不出来,可是你们这15倍价格分明是把女主角化得连她亲人也认不出来了,你们也太过分了吧……”
第五问:发行人你成本是否已经严重失真?
1探头成本数据严重不实
发行人披露的全部探头成本数据见下表:
上表中发行人披露相控阵探头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121.80元/个、1,043.37元/个、1,191.35元/个和1,117.74元/个,平均为1,118.57元/个,乍一看好像页没啥问题。但是反派在这里的说的你这成本比小米雷总的只卖999元一部红米手机售价都高,人家好歹一部红米手机里主板、各种芯片、元器件、液晶屏、好几个摄像头、电池和外壳一样不少,还有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软件,人家雷总还能赚几个点的毛利。发行人你倒好了,你的相控阵探头有各种芯片、显示屏、元器件和主板甚至软件吗?为什么你的成本还高过红米手机售价那么多?你的几个超声波发生器大概相当于红米手机的几个摄像头,只不过摄像头是捕捉光线你的超声波发生器是收发声音的而已,论技术含量摄像头的技术也比你收发器高,好歹摄像头涉及光学和电子学(CMOS感光元器件材料)两部分,你的收发器只不过是涉及声学的部分而已吧。反派特别好奇想问化妆师天衡,对于如此失真的成本你们签章的理由是什么?反派也问编剧长城证券把只有拳头大小拆开没几个零件的东西成本夸张到如此程度就问你过不过分吧?如果编剧长城证券和化妆师天衡不信,可以让发行人快递几个报废的给你们拆解看下便知。另外上表中的工业探头和医用探头分析也是同理。
反派请教了电子制造业的成本老法师后综合分析判断,发行人在探头成本数据上也极有可能采用了和收入同比放大10倍的相同操作手法……
2主要产品直接人工比例严重异常
发行人披露的主要产品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直接人工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见下表:
能编出上表的人反派推测应该是没从事过成本核算的实务,一个制造业的人工比例从上表平均数来看居然连1%都不到,估计很多成本老会计看了都懵圈。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要么就是材料非常非常之昂贵,但就发行人制造的是普通电子产品而言,这两点都是不存在。还有种可能就是就是发行人几乎没有参与生产.
从如此低的直接人工比例来看,发行人在制造过程中参与度几乎为0,这点从原材料占成本比例高达98%也能看出来,那么反派在此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发行人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特别是便携式超声探伤仪几乎全为外购取得,这点和上文中所说的发行人的便携式超声探伤仪缺少技术先进性(也就是一个大众化的产品)能高度印证。这里反派推测在便携式超声探伤仪这块业务上发行人可能和其他同行采用了近乎OEM的合作方式,以发行人和汕超的渊源来分析,这个OEM供应商也有可能就是汕超……
此外发行人的该类产品直接人工占比例从2018年度的5.33%骤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0.86%,下降了5.2倍,不知道是发行人的产品发生了重大变化,还是生产工艺中大量增加了外协工艺。发行人的产品发生了重大变化招股书中反派没看出来,工艺大变也似乎不可能,因为发行人的员工人数相比而言是大量增加的,如果增加大量外协员工人数应该相对减少,搞不懂……
对于如此低的直接人工占比异常情况,发行人解释为:公司主要负责产品和电路设计、算法研究、软件烧录及产品装备和测试等工作,其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