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文艺这五年
连日来,第十三届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来自全省各地的213个节目进行着激烈角逐。在5月底举行的线上直播点评会上,丁凡、倪惠英等多位戏剧名家对孩子们的表现赞不绝口。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让名家大师人才辈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近年来,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搭建各层次、各领域人才发展平台,努力构建广东戏剧人才培养生态链;同时扎实开展主题戏剧活动和戏剧创作,全力打造和推介粤产佳作,促进戏剧事业繁荣发展。
构建人才发掘培养完整链条
五年来,广东省剧协多措并举,通过评奖办赛、业务培训等方式,擦亮品牌戏剧项目,努力构建戏剧人才培养生态链。
一年一度的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近五年参赛人数达2000人次,选拔出的选手在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屡获佳绩;两届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67场比赛近900名选手参与角逐,比赛项目扩展到全部器乐项目、木偶和皮影……
省剧协第十届主席团主席、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表示,“小梅花活动和演艺大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发掘和培养链条,促进不同年龄层和领域的人才不断成长。”
新生代崭露头角,中坚力量也逐渐成长为领军人物。省剧协推荐的曾小敏、苏春梅、林燕云、彭庆华四位戏曲名家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据了解,省剧协还积极推动针对民营剧团、新文艺群体的人才培训与展示工作。省剧协先后举办了第二届广东省民营剧团戏剧表演培训班(粤西片)、广东省粤剧编剧研究生班毕业十周年成果展示、广东戏剧名家与青年新秀结对传艺汇报演出等活动。五年来,协会选拔推荐上百名戏剧人才参加中国剧协举办的各类培训班。
省剧协专职副主席林金洲介绍,“省剧协通过以赛促练和人才培训两个抓手,积极提升戏剧人才素质,展示人才培养成果。”
戏曲电影成亮丽风景线
省剧协紧抓精品创作这一中心工作,奋力推出新时代精品力作。
近三年来,全省戏剧工作者用心用情打造了一批具有岭南气派、广东特色的佳作:话剧《深海》《大道》《龙腾伶仃洋》、粤剧《红头巾》《初心》、潮剧《秘密交通站》《韩江纸影人》、广东汉剧《李坚真》《王昭君》、雷剧《血焰》、客家山歌剧《春闹》《白鹭村》、正字戏《黄厝寮》、白字戏《彭湃之母》等作品层出不穷;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创造戏曲电影票房奇迹,《南越宫词》荣获金鸡奖最佳戏曲片。
与此同时,省剧协联合省直院团创作了广东汉剧电影《白门柳》《蝴蝶梦》《金莲》、广东汉剧《风雨铜雀台》《李坚真》等,荣获第二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奖等奖项。
围绕全面小康、抗疫等重大主题,省剧协面向全省开展相关小戏小品剧本征集、作品展演等活动,释放戏剧工作者的创作活力,为全国的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工作助力。2020年疫情期间,省剧协短时间内共征集到小戏小品、戏歌、诗朗诵、民歌等体裁的文艺作品200余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剧协的支持下,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在广东戏剧界火热开展,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李仙花、丁凡、倪惠英、欧凯明、曾小敏等戏剧艺术家的舞台作品纷纷亮相银幕。目前,张怡凰领衔主演的潮剧电影《东吴郡主》业已立项。
为剧种传承注入活力
五年来,省剧协组织丁凡、方展荣、彭美英、蒋文端等大批知名戏剧家,在全省范围内举办了100多场“百家千场”艺术讲座下基层活动。此外,系列“戏剧进校园”活动以生动的展示让在校师生感受戏曲文化魅力,被广东省精神文明办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为给地方剧种传承发展注入活力,省剧协还大力开展抢救保护优秀传统戏剧文化系列工程。五年来,共扶持项目33个,其中剧目28个(覆盖粤剧、潮剧、广东汉剧等),唱腔研究、唱腔集、剧种词典、老一辈戏曲艺术家传记各一部,以少量资金带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传统戏剧文化传承与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徐子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