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知羹)
前两天,我们向各位小伙伴们征集了#麻辣烫里其貌不扬,但是会让你吃到嗨的东西#。
结果没想到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罪恶的他们竟然在深夜里放毒。
诶,没出息的我只好去点了一份麻辣烫。(反正我又吃不胖,哈哈哈哈)
不过今天还是想和大家聊聊那些关于麻辣烫的事
如果哪条小吃街没有麻辣烫,那它一定是不完整的街道。而麻辣烫在小吃街的地位只有黄焖鸡和沙县能与之抗衡。(顶多还有个还有个烤冷面吧)
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名贵的菜品、没有笑得跟花一样的餐厅领班、甚至连一块像样的招牌都没有。
几张桌子,两个灶台,麻辣烫怎么会如此火爆,天天围着一圈人呢?
排队等候麻辣烫的人
在麻辣烫的世界里,一直有两方阵营。一方是以川蜀,牛华麻辣烫(我知道你没有听说过)为代表的四川麻辣烫,另一方就是以杨国福,张亮麻辣烫为代表的东北麻辣烫。
这二者就像《笑傲江湖》里华山派的“气宗”和“剑宗”,颇有渊源,但又谁也不服谁!
麻辣烫其实起源于四川乐山(听这麻辣二字就应该能猜到),但是慢慢能发现,麻辣烫却在东北人的手里发扬光大。
以前的纤夫
传闻啊,麻辣烫起源于长江之滨。最初是由船工和纤夫创造了麻辣烫这种勾人灵魂而又独特的吃法。
从成都到三峡的川江流域,由于水流湍急,纤夫成了必不可少的人员。他们在拉纤之余,在江边垒起石块,支起瓦罐,捡拾一些树枝作干柴生火,舀几瓢江水,一切都就地取材,有菜放菜,没菜就拔些野菜充数。(反正不管啥都能放在里面涮)
由于四川潮湿,加上花椒,辣椒等各种调味料,数十里外闻着味都能被香到。听着咕嘟咕嘟,汤汁沸腾的声音,怎么能不让人垂涎呢?(其实想想也能理解,纤夫做了一天的苦活,就是想吃口麻辣的刺激味蕾,就和加晚班想吃泡面是一样的)
后来,码头上的小贩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所以说商人都是聪明人)便将菜品和炉具加以改造,放在扁担上,边走边吆喝,江边、桥头做苦工的百姓便围着担子成了常客。
既然麻辣烫起源于纤夫,起源于四川,那远在三千多公里外的东北是怎么流行起这种小吃的呢?而东北人又经过怎样的改良,将麻辣烫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呢?
问题先不着急回答,咱们先来认识两个人
这两个人在东北可谓是家喻户晓,不,在全国也都是家喻户晓(就像老干妈陶华碧一样)
由于杨国福太过神秘,没有人见过他长什么样,我也不知道他是魅力大叔还是纯情小鲜肉?
不过我给你们找到了张亮的照片
张亮的人生经历可谓是十分丰富了,他16岁便开始工作,先后从事了厨师、汽车销售等工作。
之后,张亮为了能够交地下室房租,花了800元报了一个模特培训班,学习了模特专业知识,于是他成为了一名专业的模特。几年的打拼他成为米兰时装周中国男模第一人。
2013年他和儿子天天参加了第一季的《爸爸去哪儿》,之后张亮便进军娱乐圈,火的一发不可收拾。
回过头来,张亮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厨师的梦想,于是他便进军餐饮业,所开的张亮麻辣烫成为了餐饮业内一颗新星。张亮的个人IP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好吧,我实在编不下去了,我承认以上都是我瞎编的,请不要打我。
不过很多朋友是不是和我一样,乍一听就以为“张亮”麻辣烫就是张亮开的麻辣烫(好像也没错,不过这个张亮并非那个张亮)
麻辣烫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之前,张亮还因为“张亮麻辣烫”盗用他和儿子的照片做宣传,向“张亮麻辣烫”提出诉讼,要求赔偿80万。
对不起,亮哥,我前面的都是开玩笑的。大家以后千万不能把张亮当成张亮(听到没有)
继续说回杨国福和张亮。有资料统计在北京上千家麻辣烫店里,杨国福麻辣烫占了332家,张亮麻辣烫占了540家,可谓是相当庞大的连锁店了。
这两家店让我们知道了原来东北麻辣烫这么有魔性,已经占据了我们的首都。
不过东北人爱吃的麻辣烫在某种意义上和四川地区的麻辣烫可不一样。四川人吃的是麻辣烫的麻和辣,汤底大多数为清汤。
而东北的麻辣烫吃的也是麻,不过这个麻是麻酱的香还有花椒油的麻。第二个不同点就是东北麻辣烫大多用骨汤熬制,宣称“可以喝汤的麻辣烫”。
北派火锅
就像火锅在南北方的差异一样,麻辣烫也没能逃得了南北方差异。
南派火锅
北方人对于麻酱的热爱就像四川人对于辣椒,无锡人对于酱大排的执着。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北方人对于麻酱那么执着?可能你问北方人,他们也说不出原因,只知道说一句“入乡随俗吧”。
骨汤麻辣烫
四川麻辣烫
但是四川人对于麻酱可能就不痛不痒吧,夸张点说甚至有点鄙夷。吃麻辣烫(或火锅或冒菜)怎么能加麻酱呢?这不是糟蹋了吗?
曾经和一位四川的女生还有北方的汉子一起吃麻辣烫,结果汉子和老板要了麻酱。那位女生很着急而且很生气,都快急哭了,她一直在说:“为什么呢?为什么要放麻酱呢?”
(接下来我要很正经的分析了,敲黑板,认真听)
我们都知道一个小吃要是想发扬光大离不开人的推动,纵观“兰州拉面”,“沙县小吃”的成功绝不是一家店铺做的好吃,做的美味。
在其背后是有千千万万家这样的小吃店,他们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各个角落。只要有生存土壤,他们就能发芽成长。
而哪些地方的小吃店会在全国漫天开花呢?
小吃街三巨头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沙县小吃”里的店主在全国各地好像都是一样的模式。他们都是一家老小一起来到某个城市,然后一起经营这家店铺,一起生活。
一个地区小吃能成群结队地走出去,一般都是因为本地经济形势实在是不太好,出门做餐饮是门槛最低,收益却相对较高的理性选择。
麻辣烫大概是在上世纪90年代传到东北,正好是这个契机,东北发生了一件大事。
从1998年到2005年,东北三省下岗了745.7万人,其中光黑龙江就下岗了335.7万人。(杨国福和张亮恰好都是黑龙江人,还都是来自宾县)
上世纪九十年代东北漫天的海报
那这些失业者该干些什么?不能待业在家吧,孩子家庭都得养活。
于是一群失业者便走上街头,干起了餐饮业,而且一干就形成了规模。比方说茶叶蛋普及的最大推手,就是东北当时五毛钱一个的“下岗蛋”。
在下岗潮那个阶段东北地区崛起了很多连锁性质的小吃,比方说“哈尔滨水饺,烤冷面”。走在大街上,没两步就能发现一个水饺店,而这家水饺店又大多是哈尔滨人开的。
这些都影响了现在大学生,是他们点外卖必不可少的东西。
但是茶叶蛋,烤冷面也不能天天吃,顿顿吃呀!东北人需要的是综合性最强,最适应市场前景,啥都可以涮的麻辣烫便在东北成为喜闻乐见的小吃。
有些手艺好的看见当时麻辣烫挺火,那就开家麻辣烫店吧,反正成本又不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钢的琴》就是以那个时代为背景)
谁都可以开麻辣烫,为什么偏偏是东北人把它做成规模?
电影《钢的琴》
因为只有东北才有如此多的“剩余劳动力”(下岗潮最受冲击的地区是东北),足以把麻辣烫店开到全国每一个城市。
东北人自己也很清楚,海量下岗工人撑起来的餐饮业,东北本地肯定消化不了,必须走出去,才有生路。
再加上东北人天生爱闯荡,散落在全国各地。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东北人特别多,有人开玩笑说:“东北人的影响力都是一个人抵四个人”。
我心里暗自想,岂止四个人?只要宿舍里有一个东北老铁,东北风气就会蔓延的一发不可收拾。
对于这种“外来小吃”,东北人采取的方式是“去异存同”。他们不搞差异化,尽可能的模仿,这样才会便于传播。
你会发现,可能这家麻辣烫和隔壁的装修风格,酱料种类,甚至连筷子都一摸一样。
类似的装修风格
而四川本地则是“去同存异”。就像火锅一样,在成都,在重庆,每家火锅店老板都有自己独特的炒料方式。而且强调的一定是自家的和其他家的与众不同,只此一家。四川的麻辣烫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
而且,随着各种串串,冒菜的兴起,麻辣烫已经不是唯一的廉价的火锅替代品。可以说,在四川,麻辣烫的竞争对手太多了。
所以很少形成像杨国福,张亮这样庞大的连锁效应。反倒是杨国福,张亮这两家店铺互成犄角,互相竞争,你追我赶。
总爱开在一起的宿敌
就像肯德基和麦当劳,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有杨国福的地方一定会有 一个张亮。
就是这样,东北麻辣烫自然而然就会走出东北,影响全国,成漫山遍野之势。相比全国各地的四川人,东北人还是占优势的,毕竟东北有三个省呢。
另外,我们都知道麻辣烫可谓是性价比最高的小吃了。十几块钱就能吃到荤素搭配,口味丰富的一餐。
吃一顿杨国福才19块钱
没错,正是因为如此亲民的价格,制作难度又并不是太高,丸子,蔬菜都是现成的,方便快捷弥补了东北小吃的一些缺陷。
与其说东北人抢走了四川人的麻辣烫,倒不如说,东北人收留了麻辣烫,把它养大,让它染上东北味,变成了一种东北小吃。
我想东北麻辣烫如此火爆,形成全国连锁趋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很多人真的分不清四川的麻辣烫,冒菜,香锅,串串,关东煮...... 谁让它们种类太多了,经常有人把它搞混。
要相信知羹是一个提供知识的公众号,于是,我们把麻辣烫的族谱请出来了。
数了一下,正好七样,于是我决定这就是我下星期的菜谱了,一天吃一样。
我要用一周时间,把他们吃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