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有效遏制教育过度商业化的浪潮。可以看到,在“减“去商业化和课外过度学习负担的同时,“双减”对校内教育的教学效果、管理效率、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和家长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促使学校大力补齐办学条件短板、教师队伍短板、教育质量短板。
我们开始重新思索,如何能在学校和教室内,在几十分钟的课堂上,实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能?
政策指出,“要面向校内,提供优质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的进校产品与服务。”
而作为校内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教育数字化迎来发展机遇。
新技术,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全新的改变。而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手段是否能超越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的角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教育数字化的持续推进对于教育事业来说意味着什么?进一步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还面临着哪些困难和挑战?在对行业的观察中,我们看到: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但技术和应用的融合还存在阻碍。技术的科学落地是教育数字化进一步推进的关键。
东风已至
教育数字化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内容。
承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系列文件,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与政策同步,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不断增长,从资金层面支撑教育数字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起,我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开支保持6.94%的年复合平均增速,2020 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达到 3.63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3%。
2020年,疫情的“黑天鹅”也无形中助推了教育数字化进程。
根据CNNIC 数据,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带动下,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从2019年6月疫情前的2.32亿人上升至2020年3月的4.23亿人。
在线教育全面普及在推升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师生对数字化教育教学的认可和接纳,线下+线上融合的教学模式正快速兴起。
疫情催化,叠加政策利好,教育数字化的市场边界还在不断延伸。
据艾瑞咨询统计,2013-2018年我国教育数字化整体市场规模从2692.8亿元增至407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62%,预计2021年我国教育数字化整体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
多重利好之下,教育数字化赛道也吸引了诸多企业入局。硬件提供商、软件产品服务商、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商以及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以不同切入点入局。
供需两端双向促进下,教育数字化的新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如何科学落地?
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落地皆为一个艰难的过程。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目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痛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数字化素养的师资队伍依然短缺。数字化教学手段的落地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数字化素养。而我国教师队伍庞大,年龄分布广,早期的教师培养也并不重视信息化和数字化能力的提升,很多老师对数字化技术和产品的认识和接纳程度不足,客观上阻碍了教育数字化的落地。
2.数字化学习基建与应用水平区域发展不均衡。由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各区域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不统一。中西部、乡镇教育机构的数字化教学基础建设和应用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教育数字化落地的需要。
3.教学数字化环境“碎片化、难兼容”。教育数据无法全程覆盖教学全流程、不同学习设备系统难以兼容,厂商和厂商之间无法联动。在“三通两平台”“数字校园”等政策下,学校虽然配置了不少信息化产品,但技术与教育的适配度和融合度不高,但实际的应用情况却并不理想。
软、硬件产品面临着数据接口匹配度低,系统应用不流畅、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不同数字化产品各自为战,形成数据孤岛。
科学高效的攻克这些痛点是教育数字化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希沃攻坚破局之策
攻克教育数字化重重阻碍,实现科学落地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教训?深耕教育多年的希沃在2022新品发布会上分享了自身的实践路径。
2008年,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推出自主品牌希沃。作为教育信息化应用工具及服务提供商,希沃经过十几年持续的专注努力,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科学落地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汇总起来,希沃的破局之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过硬技术实力打造高质量产品
在主打业务,教育交互平板领域,希沃立足视源液晶显示主控技术,在高清、超高清液晶屏显示的基础上,集成计算能力、多点触控、网络连接、音视频采集能力,打造了高质量智能交互平板产品。产品实现了互动白板书写、多媒体课件演示、远程教学等多项功能,具备强兼容性、响应速度快、抗光线干扰、低辐射、低功耗的特点,深得广大师生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1年12月31日,视源股份拥有专利超过6700件,其中发明专利超1600件;视睿科技授权专利超3000件。
2. “服务用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希沃始终坚持“以用户为核心”,在产品设计初期便从用户体验出发,从教师教学体验和学生视听感受出发,设计并优化产品软硬件配置。
发布会上,希沃推出的第六代交互智能平板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教室环境使屏幕容易出现反光,学生长期注视屏幕有产生视疲劳的风险。考虑到这一点,希沃第六代交互智能平板创新改进了低蓝光、纸质护眼、高色准显示,通过了德国莱茵实验室“眼舒适度”等认证,充分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另外,教室里的声音环境嘈杂,坐在后排及四周的学生,与坐在第一排的学生的听觉体验截然不同。为此,希沃第六代交互智能平板全新设计了2.2m的空中声道,由交互智能平板的顶部向教室均匀发声,让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学生都听得清楚、听得舒服。
真正体贴的产品,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师生的使用意愿。
3.打通教育教学数字化全流程
为了解决教育教学数字化环境存在的“碎片化、难兼容”痛点,希沃进一步延伸产品线,推出了其他一系列数字化硬件产品,涵盖智能讲台、录摄一体机、桌面VR交互一体机、电子学生证、高中学习机等。
这些数字化产品能发挥“数字窗口”的作用,把教学中的单个场景、单个应用和单个教学环节中产生的数据打通,让数字化教育教学进一步实现无缝衔接。
硬件是数字化教学的基础设施,但真正让师生形成使用数字化教育手段的意愿和习惯,则离不开好用的教学软件及教学应用。
此次进一步更新的希沃白板和希沃信鸽应用,也在备课教研数字化和课件共享等功能上实现推陈出新:
此次更新后,希沃白板能够通过算法能力,将课件库中的课件拆解为环节,让老师们更快地各取所需。例如,如果教师在备课时想要加入一个精彩的课堂活动,教师只需找到对应课程、筛选课堂活动,课件库中相匹配的课堂活动环节将一一呈现,老师可以按需挑选、一键插入。
针对集体备课,希沃信鸽进一步开发在线集备功能。教师备课组可以在希沃白板发起集体备课,参备教师通过手机即可对课件进行实时研讨、批注。研讨、修改的所有过程都将被信鸽记录下来,完成集备后,教师还可以一键发布集备评价表,轻松回收评价。
软件应用的不断优化,能够更好地帮助学校实现“教、学、管”全面一体优化,用数据赋能教学和管理。
2021年,全国超过10万所学校开始使用信鸽教研平台进行教研管理,近3000所学校开始尝试用信息化工具进行全校或跨校的集体备课;在希沃信鸽教研平台内,全国已经产生超过7万个集体备课项目,25万条研讨评论,3万条课件及教案批注。
产品好不好用,用户的去留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4.关注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
在提供技术产品的同时,希沃从2011年开始,便极为关注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
11年来,希沃完成的线下培训覆盖了430万人次,来希沃进行线上学习的教师用户,也超过了470万人。通过搭建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发展体系,希沃助力培养出1000多名信息化应用导师,在教学、教研、管理、教师成长及特教工作中,提供了高效的支持和服务。通过提升老师们的教学信息化水平,希沃希望能帮助老师走向更好的职业发展道路,帮助学校培养更具科学素养的教师团队。
十几年来的坚持和努力也得到了市场的回报,希沃2012年-2021年连续10年蝉联中国交互智能平板行业市占率桂冠。目前,希沃已走进全国超过260万间教室,服务超过700万教师,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未来图景畅想
在我们可见的未来,教育数字化发展还有很长的发展路程。
道阻且长,但是其中,有一些新机遇的萌芽已经显现:
1.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教学日趋常态化
线上线下课堂融合促进对屏幕、录播、学生学习设备的需求不断攀升,师生也逐渐习惯于数字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在疫情完全平息之前,教育数字化需求还会进一步提升。
2.新经济结构下,职业教育潜力巨大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全国技能劳动者有 2 亿多人,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 26% ,而其中的高技能人才仅 5000 余万人。
职业教育仍是我国教育领域亟需弥补的短板。
数字化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管理效果的提升,有助于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在职业教育数字化领域,针对职业教育中重要的实验实训环节,希沃推出了桌面VR交互一体机,内置3000多款职教专业的3D教学模型,可以适配多门专业课程。
借助6-DoF三维操控笔、光学追踪3D眼镜,学生轻轻点击、拖拽屏幕,即可轻松观察、拆解、组装3D模型,在教室里也能体验“真实”的实验实训。
3.数字化带来教育公平的美好构想
在我国城乡、区域之间还有较大差距的背景下,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要弥合差距、促进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教育数字化是一个重要推手。
在公益事业上,希沃录播团队致力于用信息技术为全国师生的连接,搭建教育公平的桥梁。如今,希沃的录播方案已经在全国1366个区县应用,建设超过4万间录播教室,助力40万教师用户进行“三个课堂”应用的开展,并制作超过220万节精品课程,支持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让更多的孩子们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公平的美好愿景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