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受疫情影响,近来有关教育培训消费方面的消费者投诉明显增多。大量线下培训机构全面停课,有的改到线上进行,有的彻底关门停业,导致大量教育培训合同变更和合同撤销事件发生;多家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先后关门跑路,引发众多消费者退费无门。日前发布的“教育培训消费舆情数据分析”显示,退费困难、宣传误导、培训质量低和合同纠纷已成为近期消费者教育培训遭遇的“四大难”。
数据
退费难 舆情信息最多
在所有教育培训消费负面舆情中,退费困难舆情信息数量最多,占比接近6成。而在退费困难舆情信息中,关门跑路问题占比52.67%,资金断裂问题占比24.97%,两者舆情数量之和占到退费困难舆情的近8成。
宣传误导舆情在教育培训消费负面舆情中排第二,仅次于教育培训退费困难舆情。宣传误导舆情主要涉及价格误导、夸大师资、贩卖焦虑、虚假承诺四个方面,其中价格误导问题最为突出,占比43.66%。不少培训机构的低价营销活动存在严重误导问题。
教育培训质量负面舆情同样比较突出,主要涉及授课质量不高、上课软件、擅自更换老师以及提供盗版内容等问题。教育培训合同纠纷舆情主要涉及不兑现合同、霸王条款以及不签合同等问题。
分析
两原因 导致问题增多
消协专家分析认为,教育培训问题较多的原因首先是部分教育培训机构缺乏诚信守法意识。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为了谋取更多经济利润,不惜采取各种与教育不相称的营销手段,有的培训机构片面夸大师资力量和培训效果,吸引学生和家长报名参加;有的培训机构低价销售教育培训服务后,又通过降低服务标准、更换教师等手段降低经营成本;有的培训机构甚至收取大量学费后突然关门跑路,导致众多消费者退费无门。
其次是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监管不到位。目前除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很少有关教育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必须依法申办《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才能从事教育培训活动。但现实中,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法规,有关监管职责也划分不清,所以有关教育培训方面的监管很难落到实处。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教育部门应负责查处未取得办学许可证违法经营的机构,并重点做好培训内容、培训班次、招生对象、教师资格及培训行为的监管工作,牵头组织校外培训市场综合执法。但现实中,大量未取得办学许可的机构仍然违法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其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根本没有保证,而这些培训机构并没有得到有效监管。
建议
多比较 别盲目付款
对此,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有关专家建议,尽快完善有关教育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教育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对其开展广告宣传、师资认证、教学质量以及纠纷解决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确保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和规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尤其是针对快速发展中的在线教育培训问题,更是需要细化监管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建议有关行业组织积极制定相关标准,进行自我约束,教育培训机构尤其要在教师招聘等方面,对自身严格要求,确保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教育培训服务。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在选择培训机构或购买教育培训服务时,应事先查看培训机构的有关资质,多家比较并试听相关课程,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不要看了广告宣传或听了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就匆忙付款。签订合同时要注意查看相关条款,尤其注意退费和免责等条款内容。如不是必须贷款支付的,尽量不要选择贷款方式。签署合同后要保留好书面资料等相关证据。在培训过程中,如果遇到权益受损问题,要及时收集好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