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21日电 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把乡村振兴主题培训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着力构建以“市县乡三级党校+行业部门+农民夜校”为主体的“五级联训”体系,在课程安排、师资力量、培训载体、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切实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晋城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武汉大学举办
做精课程安排上下功夫,确保全方位“培”。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做实培训前需求调研,提升培训精准度和实效性。
坚持党性教育。始终以市县乡三级党校作为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的主阵地,通过主体班次单章培训、专题课程深入解读、最新精神跟进学习、红色基地现场教学等方式,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忠诚之“魂”。
突出实操实训。以基地教学为抓手,全市建立“产、研、学”三位一体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全产业链等实训基地59个,把“讲台”搬到田间地头、项目现场、产业一线,采取实地参观、案例交流、答疑解惑、经验分享等形式,对乡村干部进行产业发展、养殖种植、农村电商、直播带货、康养民宿等实操实训。目前,全市实训基地共实操培训4万余人次。以观摩评比为抓手,建立“市看乡,县看村”“晾晒评”机制。以“乡村振兴集中评比月”活动为载体,市级组建观摩团深入全市6个县(市、区)22个实训点,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现场评分,推动各级干部在“比学赶超”中互促共进、全面提升。县(市、区)围绕“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定期组织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村党组织书记到党建基础扎实、产业特色突出、示范带动性强的村观摩评比、交流学习。比如,沁水县采取“一月一观摩、一月一亮晒”方式,组织观摩活动9次,带动新增典型13个。
市级组建观摩团赴6县(市、区)开展现场观摩、评比打分
注重案例教学。着重邀请“党性觉悟高、农村经验足、带富能力强、支部产业旺、发展思路宽”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围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治理等主题,通过“讲做法、谈体会、传经验、亮成效、展未来”方式,深入解剖案例,启发兄弟村庄加速发展。根据基层实时需求,行业部门结合业务工作,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围绕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村集体资产“清化收”、网格运行、应急管理、电商业务、光伏发电、药材菌类种植等专题对乡村干部开展行业培训。
泽州县举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头雁论坛”
选优师资力量上下功夫,确保高质量“授”。
打造高标准师资库。通过“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集中试讲、专家评审”等程序,优先从各级领导干部、优秀党校教师、部门业务骨干、村级党组织书记、新型乡土人才中选聘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教学能力较强的人员纳入开放共享师资库,大力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集结。目前,市级师资库选聘讲师105名,6县(市、区)师资库共选聘讲师398名。
推行导师结对帮带。全面推行“跨乡挂职、导师帮带”机制,将择优遴选的148名“名支书”纳入“帮带导师库”,分批次组织软弱涣散村、经济薄弱村、治理重点村和新当选的干部到帮带实训基地挂职锻炼、拜师学艺,针对到村工作大学生,采取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或离任村“两委”主干“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方式,为1552名到村工作大学生成功匹配帮带导师712名,并将学员考核等次作为导师绩效报酬、星级评定的重要依据,激励导师真传实带、学员真学实干。
沁水县“郑·能量 槐芽工作室”导师团队在项目施工现场传授经验
邀请专家传经送宝。积极邀请有关领导专家讲政策理论,知名大学教授讲先进经验,先行先试地区基层干部讲工作方法。比如,沁水县邀请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围绕“落实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主题进行专题讲座;泽州县先后邀请四川大学和烟台市乡村振兴学院教授,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主题进行专题辅导;陵川县邀请小召村党组织书记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专题授课。
创新培训载体上下功夫,确保沉浸式“学”。在结合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优培训载体,有效提升学习培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小班按需学。以阳城县为试点,探索试行“小班制”培训,建立5项办学标准,明确3类培训群体,采取教师结对辅导、实景模拟教学、定期现场指导的方式,提升培训实效性。建立培训成果量化考核体系,考核结果设定“好、中、差”三个等次,对于“好”等次的学员,给予优先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等6项倾斜政策,考核结果为“差”等次的,进行批评教育。
阳城县试点开展“小班制”培训
线上实时学。全面推行“虚拟阵地”平台,运用“小鱼易联”“钉钉APP”“腾讯会议室APP”及广电公司、联通公司等视讯系统和“太行红叶矩阵”微信公众号,创建“同步课堂”“云课堂”“指尖课堂”,全覆盖、全时段提供乡村振兴领域专题课程,有效推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实现全覆盖。
擂台比武学。按照“不比基础比变化、不比资历比能力、不比条件比干劲”原则,开展县乡村三级晋级制“擂台比武”,通过联合评审组入村评分推荐初赛“选手”,本乡镇比武择优遴选决赛“选手”,县级实地“看”、PPT“述”、现场“评”评选获奖“选手”方式,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比武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干”,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并将比武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年度动态增星、星级补贴、银行“整村授信”等8项激励性政策的重要依据。
沁水县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赛
按需点餐学。由开放共享师资库中的讲师结合自身擅长领域申报讲课题目,县级部门根据申报课题分门别类制定课程“菜单”,并将“菜单”下发至基层党组织。培训前,由培训班主办单位根据培训群体需要进行“点餐”,提前预约邀请讲师授课。比如,高平市通过农村夜校接单、乡镇党校点单、县级部门派单方式,为基层党员干部送去30余场“可学、可用、可鉴”的“营养大餐”;阳城县对因恰逢农忙时节或白天外出打工无法参加集中学习的人员,晚上农民夜校对其进行“补课”。
健全要素保障上下功夫,确保常态化“育”。坚持全方位建强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要素保障体系,不断推动培训经费、阵地建设、配套设备等要素向基层倾斜,为常态化高质量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保驾护航”。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统筹推,职能部门认真履责、协助管,乡村两级扛牢主责、具体抓”组织领导体系,坚持把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工作作为各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大抓培训、抓实培训的工作格局。
打造高质阵地。以“有场所、有标识、有制度”为重点,整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农村远程教育站点、文化礼堂等资源,精心打造乡镇党校67个、农民夜校563个。全部配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电视、网络等教学设备,保证设施完备、功能完善,为顺利推进主题培训打牢硬件基础。
配套专项资金。为保障县乡两级高质高效完成“领头雁”集中轮训工作,市委组织部坚持每年使用党费为“领头雁”集中轮训列支专项经费,近三年,市委组织部为6县(市、区)共下拨“领头雁”培训经费500余万元。今年,全市再次加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标杆村”奖励资金的投入力度,将“标杆村”奖金由20万元提升至50万元,进一步树牢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导向。
加强督导检查。市县两级采取不定期电话抽查、飞行检查、随堂测试、跟班督导的方式,深入了解学员学习效果、落实工作举措、集中培训成效。对培训工作落实有力、成效明显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培训工作不到位、开展不好的,及时批评指正、督促整改。(供稿:晋城市委组织部 郭浩 张晓亮 供图:晋城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