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情 昨天
温州人 温州史 温州情
1970年1月,笔者从青岛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部复员返温后,首先去拜访的就是在温二中教我们美术课的恩师吴思雷。
这时候他已结婚,并有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吴柔曼。吴老师的家位于县前头14号,与我家华盖里38号相距仅百米。当时的他与马国珍、胡海英、陈永成、胡春华等老师一起,正忙于温州市少年宫筹备工作。业余时间吴老师大都坐在一张紧靠窗口、当时来说已是很大的书桌前,面对街路练习书法,或兴致勃勃铺开宣纸,进行挥毫泼墨。可谓山水、花鸟、人物、书法、诗词,无所不会,无所不精。由于有着共同爱好,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1971年元旦,温州市少年宫在松台山正式对外开放,同年6月底迁至景色优美的华盖山原天文台址(今华盖山3号),这里便成了全市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少年宫不但有展览室、阅览室、电影放映室,而且还有美术、书法、声乐、器乐、舞蹈、航模、棋类等培训班。吴思雷老师便是美术书法培训班的负责人。
198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笔者与好友张云存、朱晓东一起赴少年宫采访,步入当时还算宽敝的明亮画室,只见小画家们在吴思雷老师指导下,正在挥毫作画。你看,机灵的猴子、蹒跚散步的大象、威慑百兽的吼狮、奔腾的骏马,落笔大胆,跃然纸上。学龄前就在这里学画的张亮、郑小见、林兵小朋友画的《猴子与西瓜》《腊嘴鸟》《和平鸽》等五幅作品,于1979年参加了联合国举办的世界儿童绘画展览。后来,又在法国、美国、秘鲁、加拿大等地巡迴展出,受到各国人民的好评。
1972年温州市少年宫首届美术班师生合影
后排中年人为吴思雷老师
书法也是吴老师培训的一个重要项目。同年春,13岁李建海(吴百亨外孙)的作品,曾获全国少年儿童大字比赛少年组一等奖。温州名望书香马氏家族的马天戈1985年参加首届中日青少年书法交流大赛获得总理大臣奖。楼晓勉作品多次选送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展出。学书事迹入选《小星星丛书》和《全国小百家》专集等。丁葒参加浙江省少儿书画大展,《比美》荣获优秀作品奖。
1982年“六一”儿童节,文化部、教育部、全国妇联、团中央和中国美协,在北京举办全国少年儿童绘画及劳作展览。我市有7件作品参加展出,这些作品是从省少儿绘画及劳作展览中评选出来的。他们是14岁曾雷的《爷爷老了》,11岁张亮的《猴子摘枇杷》,11岁郑小见的《比美》,11岁洪奔的《学》,10岁郑好的《斗》,6岁赵炯的《杨门女将》,4岁陈亭的《春天来了》。古人云:“名师出高徒,高徒出名师。”因此培养“高徒”,应该是所有名师天经地义之本职工作。
在纪念吴思雷先生诞辰八十周年之际,笔者用各种形式分别采访了部分当时在少年宫培训过的学生:曾雷、叶碧洋、施于文、马天戈、楼晓勉、张亮、丁荭、黄玫玮、吴嘉振、黄容海、黄建等,以此回顾怀念吴先生。
曾雷,1967年出生。他回忆说:吴思雷老师是其父亲在浙江美院附中的同班同学,还同桌过的关系,加上毕业后他们工作又都在温州,两家来往非常密切,老师是看着我长大的,对我很和蔼也很严厉。一直到我上小学后进入华盖山的少年宫,跟着他学国画,到后来他组织的素描、版画教学,我是一路见证的。
(曾雷近年来从事铜版画美柔汀技法创作,现为国际美柔汀协会(IMS)会员,上海虹桥半岛版画中心研究院理事、研究员)
叶碧洋,1973年出生,系笔者小学同学叶剑秋的儿子。叶熏目染,渐入画道。1979年考入温州市少年宫,正式师从吴思雷老师学习美术。碧洋回忆说:“吴师生性宽厚而机敏。某次观师作画,不慎碰到笔洗,墨水流入画作,余大惊失色。吴师却哈哈一笑,取废纸略做吸晾,下笔如飞,补浓就浅,墨余遂成远峰而浑然天成也。吴师豪爽则善饮,又某日丽水宣传部许继善君访吴师,先父作陪。酒至酣处,挥毫合作,余在旁观。或吴师画许君题,或许君画吴师题,在座皆受赠。赠先父之作,乃许君写兰、吴师题字。当时许君越画越多,渐有蔓出之势,吴师涂石题诗破之,画意大变,终为当晚最佳。”
(叶碧洋现为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瓯海分局局长,一级注册建筑师,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古建修复专家)
施于文,1970年出生,自幼爱好学画。他说记得自己小学三年级时,刚从杭州转学到温州,参加温州少年宫的入学选拔考试,就见到了吴思雷老师,吴老师温文尔雅,俨然大家风范,是他心目中典型的画家形象。他被少年宫录取后,每个周日来少年宫学习绘画。吴老师是教国画的,看着他泼墨挥豪,洒脱于宣纸之上,令人羡慕崇拜,同时使他对国画和中国古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他对吴思雷老师的另一个主要印象,是对每个学员都能一视同仁。吴老师还经常带他们去写生,画速写。经过老师谆谆教导,于文在素描和绘画理论方面,都练就了比较扎实的基本功。为他后来考上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也为他日后从事艺术和设计工作打下了儿时的基础。于文说他很怀念在少年宫度过的那段美好的,熏陶于吴老师为他们艺术启蒙的少年时代。
(施于文现专业从事生态主题规划、景观与建筑设计)
马天戈,1974年出生。系我国著名书画家马孟容玄孙,著名书法家蔡心谷外孙。从小聪慧即能写得一手好字,可谓家学渊源,素有温州神童之称。1980—1987年在少年宫学习美术。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天戈回忆说,他六七岁时学画从素描开始,那时外公家中的书房悬挂着一张吴思雷老师的山水画作品,对他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常常细看,是其最早的国画启蒙。后来在少年宫结缘吴老师非常兴奋,此后的耳濡目染,给了他很多宝贵艺术养分。同时少年宫也让他接触到一个丰富多彩的新世界。笔者当年赴九山少年宫拜访吴老师时,曾在一个专门为庆贺小朋友自己生日的宝宝厅,惊喜地发现一副大对联,上联“祖国花朵”就是马天戈的作品,下联“民族希望”则是女学员楼晓勉所书,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马天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职业艺术家)
楼晓勉,女,1975年出生。6岁开始在少年宫学习书法、国画。她回忆说在读幼儿园中班的时候,父亲医院一位跟吴老师学习山水画的同事建议她到少年宫学习书画。当时,吴老师是少年宫专职美术老师。见到吴老师一个月后,位于华盖山上的少年宫面临改建,于是吴老师约了几个朋友的孩子一起到她家“上门授课”,且分文未取。那时,她家是一间十几平方的小房子。此后一年的每个周日下午,家里的桌子上、床头柜上、缝纫机上,几个小姑娘拿着斗笔,在报纸上肆意涂写。父亲与吴老师则坐在门口的院子里天南地北地聊着。这样的场景,如今想起,仍历历在目,甚是美好。楼晓勉经常怀念她的恩师吴思雷,从小学到高中,她的书法作品先后52次在全国性书法比赛中获奖,其中7次获一等奖,有3幅作品分别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她为自己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而自豪。
(楼晓勉现为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国画教研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女书法家协会主席)
张亮,1971年出生。他回忆说,记得六七岁时,父母就带他到华盖山少年宫学画,吴思雷老师高大的形象及说话的风趣,都给他留下慈和乐观的深刻印象。吴老师的教学让他体会到在绘画上的乐趣,先生有时带他去参加少儿绘画比赛,并有幸在吴老师悉心教导下作品被文化部入选参加国际儿童年美展巡回展出。之后考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张亮一直受到吴老师的关心和勉励。吴老师曾送画志喜以作成家之留念。后吴老师生病之际,他曾与父亲去看望先生。怎料先生过早仙逝。在此吴先生诞辰八十周年之际,张亮深切缅怀恩师之功德。
(张亮现从事温州万和豪生大酒店艺术设计及昊美术馆布展等职)
丁荭,她说自己六七岁开始学画,曾跟吴思雷老师学过书法和山水,折纸写斗大的字是吴老师留给她的日课。吴老师在她的印象里,身材高大,举手投足间带着一些洒脱。他爱笑,笑声爽朗,这声音现在还记得。吴老师是位爱酒的人,有时候,他会在微醺的状态下给学生做示范,于是,落笔处便多了一份酣畅和韵致,难得一派自然,他的脾性倒是真正艺术的,这就是她记忆和怀念中的吴思雷老师。
(丁荭现在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水墨画研究会副会长)
黄玫玮,他回忆称自己在幼儿园上中班的时候,由于老师的一句评语“喜爱美工”,于是妈妈四处寻访,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吴思雷老师。初次见面,在华盖山的少年宫。先生身材高大,方脸,浓眉,但和蔼可亲,特别善于鼓励人,于是他顺利地待在少年宫跟随先生学画学书法,直到少年宫搬迁停办。不过学习不曾停过,课堂有时也移到自己家。大概一周一次,约上楼晓勉一起,折上一摞纸,拿起斗笔开临,先生上门授课且不收学费!如今和爸爸妈妈回忆起先生,分外怀念有时课后在我家的轻松小酌,谈天说地,全家都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怀念我的启蒙恩师吴思雷先生!
(黄玫玮现为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环境艺术专业主任)
吴嘉振,1974年出生。大概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父亲就带他到位于华盖山山腰的少年宫学习绘画。记得当时少年宫有两位任课老师,一位是年长些的徐雁老师,另一位就是吴思雷老师。记忆中吴老师好像蛮严厉的样子,也许是他阳刚的外表容易使人产生这样的印象。虽然当时年龄非常小,但依然记得自己的第一幅素描,就是画一个饼干盒和几个柿子。据他父亲讲,在少年宫学习一年后,嘉振就参加了温州市第一届少年儿童绘画展。儿时卜○在少年宫的绘画经历虽然短暂,却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使其最终能够走上艺术的道路。在少年宫,他第一次接触到一批非常优秀的同学,也可以说是对他的一种激励。
(吴嘉振现在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公共艺术博士在读,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黄容海,1976年出生。他说自己三十几年前,当时还是个很小的孩子,只记得一个夏天的晚上,父亲领他去吴思雷老师家
想求他给其画幅画,路上父亲说不知道吴老师忙不忙?如果忙的话就不可能画了。来到老师家门口,看见他坐在一张竹椅上剪指甲,父亲笑着说,看来吴老师今天不忙啊。吴老师得知我们来意后,一点架子都没有,爽快地答应了,现场画了一幅熊猫竹子图,题字写:“送给容海小画友。”容海捧着画,爱不释手,从此也萌生了长大学画的种子。后来九山的少年宫美术班开班了,他参加孙廷俊老师的西画班。当时吴老师在少年宫教国画班,我还可时常见到这位浓眉大眼、气宇轩昂的吴老师,并及时向他求教相关知识。
(黄容海现任教于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黄建,是笔者儿子,1974年出生。他不是学习书画的料,但经过吴思雷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推荐,从小就进入少年宫,向陈顺成和周文敏老师学习制作航空模型技术。黄建先后在全省航空模型比赛中四次夺魁,并取得全国青少年空模比赛“二金一银”的好成绩。特别在1993年的山西太原比赛中,他以七战七捷成绩,战胜北京、上海、四川等强队,受到同行好评。《温州日报》发表题为《称雄蓝天》的图文并茂的人物专访,以示庆贺。去年5月,黄建作为温州民间公益事业先进集体代表,光荣赴京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黄建能有今天的成绩,肯定与当年吴思雷老师的慧眼识珠分不开。
(黄建现为中国航空运动协会C级飞行员、温州市航空运动协会会长、上海瓯龙建筑模型有限公司董事长)
几经灯下坐书城,
家学渊源代有名。
翰墨丹青承古训,
谁人湖海共蜚声?
太平盛世,岁月如歌。时值吴思雷老师八十诞辰之际,笔者敬撰《吴思雷与温州市少年宫》诗文,深表景仰及感激之情!
桃李满天下(作者摄)
作者:黄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