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舞协供图
记者日前从市舞蹈家协会获悉,该协会通过电视舞蹈大赛、温州市少儿舞蹈大赛等形式,不断培养和挖掘舞蹈新人。同时通过规范舞蹈考级,向各大专院校输送大批舞蹈人才。
多种渠道,培养各类舞蹈人才
日前,市舞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陈秋香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要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就得借助各种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举办各种形式的舞蹈赛事、展演、培训等。
五年来,市舞协积极举荐德艺双馨的骨干会员,参加社会荣誉评比,成绩斐然:如2010年温州市文艺创作奖评比中,陈秋香获“金鹿奖”,肖晓红、冯倩获“银鹿奖”。在温州市委宣传部的“四个一批”文艺人才评比中,市舞协会员邵吟筠、肖晓红、王少珊被评为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还先后推荐选送了俞彬等10名骨干会员,参加由市文联组织的100名青年文艺人才进入浙江大学等重点院校培训班学习。
市舞协主席张德华介绍,举办赛事也是发现舞蹈人才的途径。如2011年市第二届电视舞蹈大赛、2013 年“舞动温州放飞梦想”市少儿舞蹈大赛2014年“山水江南,美丽温州”第十四届市少儿文艺大奖赛(少儿舞蹈比赛)等,事先在我市各地进行海选,三届大赛共计千个舞蹈作品上万选手参赛,大批选手在赛事中脱颖而出。 此外,市舞协先后将乐清市育英学校等设为舞蹈教育基地、舞蹈进乡镇基地和舞蹈教育示范点。
而在温州,学习舞蹈的孩子大都要去考级。据统计,2010年,我市有近两千名少儿参加考级,到2014年递增到近五千人。为规范考级,市舞协举办舞蹈考级教师资格培训班,培养教师达600多人次。经过培训,温州的许多考级点、舞蹈教师连年被评为省级优秀。
勤于采风,让作品更接“地气”
大家都知道《采茶舞曲》是著名作曲家周大风在泰顺采风获得灵感后创作的,一直来流传不息。可见只有来自生活的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为此,市舞协五年来坚持组织会员深入生活,先后到苏州、昆山和乐清、文成、平阳等地进行采风活动,撷取素材,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并以此创作了一批较高水平的舞蹈作品。
2010年,由陈秋香、朱芳创作编导的舞蹈《竹儿青妹儿红》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暨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舞蹈比赛,荣获金奖;应真等创作编导的少儿舞蹈《笨笨加油》,潘佳佳、冯倩创作编导的少儿舞蹈《我们毕业了》,参加2011年第六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获小荷之星金奖。何立强等创作编导的少儿舞蹈《百子纳福》参加2013年第七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金奖。杨洲创作编导的舞蹈《恰同学少年》参加2010年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现场展演一等奖,金冰洁编导的舞蹈《暖》参加2012年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邵吟筠创作编导的舞蹈《梦,飞翔》参加2013年获全国大学生廉政文艺汇演二等奖。单小爱创作编导的舞蹈《足》2013年参加第七届“小荷风采”展演并应邀参加央视“舞蹈世界”栏目演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乐于研究,各级刊物发表舞蹈论文
在很多人眼中,舞蹈理论可能略显枯燥。但近年来,市舞协会员在舞蹈理论研究方面做了较大的努力。如邵吟筠的论文《不如来跳舞》、《民俗舞蹈奇葩:温州拼字龙灯舞》等十多篇论文和课题在国家级、省级等刊物上发表。麻玲新撰写的《试论中国舞蹈行业创新发展》、孙海英撰写的《对舞蹈追求民族精神的思考》、张小娜撰写的《关于发展群众文化的基层舞蹈辅导的研究》、潘慧颖撰写的《从幼儿舞蹈素质教育看高职学前专业舞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王金娅撰写的《浅谈少儿舞蹈教育创作的探索及分析》等论文,也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
据介绍,市舞协今后将加强各县(市、区)舞协及社会各类舞蹈艺术团体的联络和协调。同时,还将关注民营艺术培训机构的舞蹈艺术教育及人员,在专业上提供帮助,使他们融入我市舞蹈工作者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