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中医馆、捧红“眉毛哥”,浙江台这档节目凭什么能活过17年?
“针灸推拿都没用,打完我的小分子祛炎针,保你当天药到病除。”
就近找了个中医馆看病的作家紫金陈不会想到,这次看病成了他“噩梦”的开始。
在说事件之前,很多人也许还不知道紫金陈是谁,但你一定听过他作品的名字。
2017年,由紫金陈同名小说改编的网剧《无证之罪》开播,以豆瓣8.1分成为年度口碑剧集;
2020年,根据紫金陈的《坏小孩》改编的网剧《隐秘的角落》,一经开播便火遍全网;
同年9月,根据紫金陈的《长夜难明》改编的网剧《沉默的真相》开播,两部剧先后以豆瓣8.9分、9.1分的成绩,占据年度剧集口碑排行榜的Top2。
至此,紫金陈的“社会派”推理作品三部曲被推上神坛,他本人也被赞为“中国的东野圭吾”。
而在紫金陈光鲜的背后,由于长期坐着写东西,腰肌劳损成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这不,紫金陈这次就因为治疗腰肌劳损吃了亏。
事情起源于紫金陈在家附近一个中医馆拿降火药时,本想在中医馆顺便做个针灸的他,被骨科的唐医生建议打小分子祛炎针。
在打针之前,紫金陈反复向医生确认是否当天就能见效,见医生信心满满,还表示自己治好过蔡少芬;
见此,紫金陈心想“这总不会坑我吧”,于是便让医生在后腰打了针,前后花了4500多元。
而打完了针之后的他,却没曾想,自己的腰不仅没好,还越来越痛,痛到都很难坐住了。
当天下午,上门找医生理论的紫金陈,这才知道自己打的针是一种中药注射液,是把很多中药材,粉碎成水分子百分之一的大小进行治疗的。
听完医生这番言论的紫金陈知道,中药是不可能粉碎成水分子之一的大小的:
“我还是有一点科学常识的吧,我是浙大工科生,如果它技术达到的话,都可以去申请诺贝尔奖了。”
于是,被忽悠的紫金陈决定曝光这家中药馆,防止更多的人被骗,这时他找上了一家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
那么,这档新闻节目究竟是什么来历呢?
2004年元旦开播的《1818黄金眼》,至今已经活过了17个年头了,是浙江省日播时间最长的民生新闻节目,它曾创下“3个浙江第一”:
浙江节目时间最长的新闻节目;
浙江第一个开通24小时新闻热线的电视媒体;
浙江第一个开设公益小专栏“寻”的电视节目。
这么看,它只是受浙江省本土欢迎的一个新闻节目?
实际上,《1818黄金眼》早就火出圈了。
一方面,它成为大家的“快乐源泉”。
没想到,写了许多悬疑小说的紫金陈,在《1818黄金眼》(以下简称《1818》)里看起来也不太聪明的亚子。
僵硬的腰束、颤动的脚步、落寞的背影,一个被无良中医欺骗的小市民形象就这样鲜活了起来,引来全屏弹幕“哈哈哈哈哈”。
果然还是《1818》内味儿~
比起很多以原生态的方式展现民生事件的新闻节目,《1818》凭借其沙雕气质成为民生新闻界的泥石流。
有18岁的小吴“4万理发案”,短短几秒内表情逐渐委屈,表情包火遍全网,直接捧红眉毛哥;
有爷爷买机器人“二蛋”给孙子辅导功课,惊现答案1+1=1,孙子说“爷爷买了个傻蛋”;
有“脑智慧”的培训班老师给记者解释高深莫测的“量子纠缠”原理,差点背不出来被自己逗笑;
还有岳大姐借高利贷买减肥茶,吃得身体不舒服,打电话找卖方退钱,一句“您贵姓啊”引发高能爆笑场面……
什么样的场面最惹人发笑?
当然是不经意间产生的笑点啊!
面对这些新闻素材,《1818》的镜头语言“有灵性”,能敏锐地捕捉到人们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堪称表情包制造机;
当然,还少不了节目调(sao)皮(qi)的文案:
“小周是位留着唏嘘胡茬,和文艺复兴式发型的单身青年,他的爱车也有着一个文艺复兴式的名字——阿尔法·罗密欧,一段高速路上的奇遇,迎来了一段文艺复兴式的感情萌芽。”
伴随着小周略显杀马特的发型,脚踩一双红得闪眼的运动鞋,最终却迎来罗密欧熄火了,朱丽叶也跑了的结局。
而最为魔性的,莫过于小张在天德池澡堂丢包,“举止略微有些夸张,一头飘逸中长发的工作人员”的“夺命连环拍”引人瞩目;
此后,这个新闻视频更被UP主剪成了成了鬼畜视频,成为年度洗脑神曲……
而面对当今这个“颜值即是正义”的时代,《1818》也跟上了潮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如果说当年尚未爆红的朱一龙,被《1818》记者看成是“马拉松爱好者朱市民”可能是偶然的话;
那么节目中采访过的素人帅哥,简直可以组成“1818黄金眼男团”了。
有花了2万5千块钱请月嫂被坑,霸气护妻的刘先生;
有吐槽运费太坑,戴口罩有点帅的李先生;
还有就是最近被浴室玻璃门割伤手,因一张帅脸而连上多个热搜的小张……
可以说,让人忍不住发笑的《1818》掌握了“收视密码”,把新闻拍出了综艺感,使得许多新闻事件能够迅速传播,吸引到更多的眼球。
另一方面,它还是“社会现形记”。
在紫金陈与《1818》记者一起找到中医馆时,给紫金陈注射的唐医生不见踪影,出来代表的反而是一个声称只来这里2天的、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中医:
“隔行如隔山,他是西医外科的,我是中医科的。”
“我们是搞医的不是搞药的。”
面对老中医对小分子祛炎针的提问所打的太极,记者此时上演灵魂拷问:
“这表示您医术还没有很精的意思吗?”
这位只能无奈承认的老中医,甚至还表示对于“小分子祛炎针”等“高大上”的名字,是为了:
“吸引眼球”,销路好。”
而除了“新来的”老中医,另一位尤医生也被记者问倒了。
与问就是“我不懂”三连的理发店店长一样,尤医生面对记者的提问也是一连串的“我不知道”。
在他表示紫金陈的腰会一天比一天好时,记者机智地抓住重点:
“您的意思是说,药还是有效的吗?”
对于这样的提问,尤医生突然结巴,吞吞吐吐地憋出几个字“呃呃,我,我不是。”
可以说,医生们一连串欲言又止、欲盖弥彰的行为,简直是生动到好笑嘛!
实际上,在《1818》沙雕的外衣下,它的内里是依旧犀利的新闻立场。
比如,在嘉兴的薛师傅跟一家公司签了合同,交了5万多块钱,说是动动手指1天就能赚7千多,躺着也能赚钱。
结果,几个月过去了,薛师傅却只赚到了几百块钱,他只得找来《1818》记者,与公司当面交涉。
当记者找公司的梁经理了解情况时,记者问经理能赚多少,经理表示自己每个月的工资都不一样,取决于客户的提成;
而当记者穷追不舍地叫经理举例,在得知经理上个月工资在万把块钱时,记者反呛道:
“你的客户那么多,你才赚万把块钱一个月,那你还不如去做客户呢!”
一针见血,一句致命,场面一时陷入了尴尬而又漫长的沉默中……
不论是直指美容店老板“您自己脸上的痘都没祛嘛”;
还是镜头对准给男主播疯狂刷钱的郑先生的啤酒肚,询问“男的跟男的聊什么呢”;
《1818》的记者们不管别人百般说辞,总能找到问题的核心,秉持不怕挨打的硬核提问方式,彰显新闻人的觉悟,甚至可以说:这档节目把浙江电视台为民生的“良心”给拍出来了。
也正是因为《1818》的报导,紫金陈的事件引起了央视等转发与重视,卫健局、市场监管部门也对中医馆进行了调查;
此后,有与紫金陈一模一样的经历的赵女士等相继被发现,也使得更多人能免受被骗,这也就是《1818》存在的意义。
而在各种魔幻行为大赏背后,《1818》也能发现社会的无奈与温情的那一面。
在一次有位骑单车的小伙子逆行,被交警拦下后突然情绪崩溃,在下跪之后甚至跑到桥边抱头痛哭。
原来,小伙子天天加班到晚上12点,这一次急着回家给女朋友送钥匙,才选择了逆行。
而第一次逆行就被抓包的他,压力与烦闷也因此爆发,果真应了那句话:
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
在交警暖心安慰小伙子之余,这一则新闻,也引来许多网友的共鸣:
“有时候,我就是他!”
“我老婆发给我看的,边加班边哭。”
打工人与成家之人的双重重压,让这个20出头的小伙子差点喘不过气。
从出轨、骗婚、抓小偷,到买到假货、被忽悠,《1818新闻眼》展现的是奇闻异事,对于我们观众来说,看的却是人生百态,你总能在其中获得些许启发。
正如在某乎“如何评价浙江卫视新闻节目《1818 黄金眼》”的问题中,有一条评论获得高赞:
“我们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只是随便说说;”
“而这个节目会把鸟一只一只的逮来在你面前一字排开,用播音腔给你介绍鸟的品种和祖籍。”
生活并不是一个高概念的词语,而是由一群活生生的人构成,当你以为“笼中鸟”是常态时,其实有的鸟儿已经自由翱翔。
就像85后夫妻辞职陪儿子房车旅行那样,在民生新闻中,我们会对这个世界多一点了解,多一点批判,也多一点包容。
没有光鲜亮丽的生活格调,没有华丽酷炫的剪辑制作——
很多人觉得“土气”的民生新闻,在《1818新闻眼》眼里却是块“宝藏”。
青石电影编辑部 | 晨晨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