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冲着第一去的!”
□全媒体记者 於徐阳
运动员最大的梦想,就是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5月20日,峰江街道残疾人王露臻就在天津举行的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以跆拳道KP60、80公斤级冠军的实力,实现了他的梦想。
领奖台上,小伙子183厘米的个头,帅气的脸庞,迷人的笑容,坚毅的目光,吸引了众人。
始于征途——
最艰难的时光已经度过,展开隐形的翅膀,到达最想要去的地方
1998年,王露臻出生,一逗就笑的小脸,给这个农村家庭带来了欢笑。直到他快两岁时,家人发现,该到了说话年纪的孩子却怎么也教不会说话,才逐渐意识到,当时出生时的难产可能对孩子的听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噩梦成真。王露臻确实存在听力障碍。
噩梦不能成真!王家父母毅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带着年幼的王露臻开始了求医康复之路。
“一开始到了北京,想给他做人工耳蜗,可见到了失败手术的案例,又退缩了。”王露臻的母亲回忆道,“但我们没有把孩子当成聋哑人,而是积极地给他进行语言康复。”趁着还在0至3岁听障儿童康复的黄金期里,王露臻的父母带着他,辗转于杭州、西安、哈尔滨等城市的语言康复中心。
一家人希望王露臻如取名时的“臻”字,能达到美好的境界。
几年时间里,从模糊的发音,到依稀可辨别的音调,聪慧的王露臻用耳朵使劲地听,用眼睛用心地看对方发音时的口型,甚至在每个阶段,都比同龄孩子更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7岁时,王露臻如愿地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背上书包走进了小学校园。
一路的成长,让王露臻更懂得,要到达最想去的地方,就要拥有一对坚强的隐形翅膀,比正常人更努力地翱翔,寻找到勇敢的花。
遇见伯乐——
人生轨迹的转折,就在那次不经意间的展露
2016年11月,台州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在市全民健身中心开幕。王露臻作为羽毛球选手参赛,彼时的他,正就读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机器人技师专业。
“我看过别人打羽毛球,觉得挺好玩,就自己打着玩。”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王露臻,就这样走进赛场,来了场“裸赛”,结果意外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
也正是这场比赛,成了王露臻人生轨迹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王露臻全身心投入每一次接发球时,那些坐在看台上、到处寻找体育好苗子的教练们,纷纷对他“暗许芳心”。
比赛结束后,王露臻一下子就收到了3份“邀请函”——浙江省的跆拳道教练看中了他的协调性,江苏的自行车队教练夸他动作灵敏,还有跳高教练对他的弹跳性赞赏有加,纷纷要收他为徒。 (下转2版) (上接1版)
“他从小就喜欢各种运动,而且悟性好,记得四五岁时在北京,见到别人在滑冰,多看几眼后,不用扶,自己琢磨着滑上一小段路后就比较顺了。后来长大了些,公园里有飞镖射气球赢礼物,也是百发百中。再后来,他喜欢上了篮球,打得也很不错。”王露臻的母亲对这纷至而来的邀请,既感意外,又觉得有些“天生注定”。
经过3天的面试后,浙江省残疾人集训中心的王教练直感叹:“学得太快了。”一再表示非要收下这徒弟不可。王教练的真情打动了王露臻,最终使他选择了王教练执教的浙江省残疾人跆拳道这一项目。
冲向梦想——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看着捧在手里的各类奖牌和荣誉证书,王露臻已经忘记了训练时的种种艰辛。
2017年9月1日,王露臻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功课,赶赴杭州的跆拳道训练基地,正式以省残疾人跆拳道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身份,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专业训练。
半个小时长跑训练,为了练好耐力;上下蹲跳50个为一组,要练20组;队员之间的对打,就相当于跑了1000米……新环境下,高强度的训练,时常练到王露臻想掉一把眼泪来发泄。
“教练对我们很好,师母也很照顾我们,就是训练的时候,教练就变得很严格。”王露臻说,“但严师出高徒。”
有时,某一个动作练得不到位,在教练的一顿批评后,王露臻默默地趁着休息时间再给自己“加课”。宿舍、训练场,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难免有些枯燥,但王露臻说,幸亏队员们相互鼓励,心理上有了莫大的安慰,“这条路是自己选的,就是死磕着也要走到底。如果放弃了,就等于浪费了之前训练时所受的苦。”
每天9时至12时,14时30分至18时,日复一日地训练。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王露臻除了参加学校的考试,几乎都泡在训练场上。
为了更好地帮助王露臻迅速成长,教练带着他到各地观看重量级的比赛,让他感受赛场氛围,汲取其他成熟运动员的动作精髓。
参加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前,还有个小插曲。体重60公斤的王露臻在保证每日营养的同时拼命减重,想要参加58公斤级别的比赛,但以失败告终。最终只能增肌至68公斤,参加了80公斤级别。赛场上,一色的高壮大汉里,苗条的王露臻相当不起眼。
“我就是冲着第一去的!”王露臻怀揣着这个目标,在赛场表现出了超乎新运动员的冷静、观察和善思,扎扎实实地拿下每一分。
看着站在领奖台这颗冉冉的新星,王教练觉得相见恨晚:“如果早两年开始训练,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