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堪称中国教育大变局之年。
校外培训遭遇最强寒冬,哀鸿遍野;
学区房接连重锤,一跌再跌;
曾经“天津有套房,家有状元郎”,如今“没有学籍全白忙”。
这砸在教育上的连环重锤,让各位家长一时间无所适从。
01
校外培训凉了
双减政策出台,教育股应声大跌,各平台机构纷纷裁员。
字节跳动教育板块大幅裁员,断臂求生。
高途13个地方中心,只留下郑州、武汉、成都三个。
新东方在求转型,都要开始探索培训家长了。
……
对于郑州的教培行业相关人员来说,整个行业的巨大震动伴随着来势汹汹的洪水,紧接着又被疫情反扑,显得格外凄凉些。
面对培训班骤然关停,他们曾经给孩子定的规划全部被打乱了,大环境把大家拉到了同一个起跑线,家长们一时间失去了方向,他们迷茫,甚至恐慌,心里没底。
目前还处在过渡期,一些教培机构还在积极促销、赠课,该不该续费?
此前续过费的家长也担心,郑州是“双减”试点城市,随着政策推进,会不会有更多培训机构倒闭,卷钱跑路?
比如在郑州有13个校区的于欢英语就于7月20日突然宣布停止办学,2000多名家长至今退费无门,264名老师领不到拖欠工资。有家长称在关店前刚预存了10万学费。
目前,金水区教育局和公安部门正积极介入此事,受害家长也正在提交一系列证据材料。
更多的家长担心的不是钱,而是以后如果校外培训机构彻底没了,孩子还需要补习,又该怎么办?有没有什么私下补课的办法?
家长们普遍不信“快乐教育”那一套,担心孩子不用再写繁重的作业,也不需要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那么如何追上“优秀”的同龄人?
再加上现在严控50%的普职比,一半学生要面临考不上高中的现实。
往更远看,家长担心孩子未来可能会不如自己,会阶层滑落。
市场需求还在,未来会不会私教盛行?自己教不仅怕加班没时间,还怕自己教不好。
孩子真的需要补差该怎么办?周边家长看着佛系,谁知道他们是真佛还是假佛?
目前大多数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看看别的家长怎么做。
家长们适应新政策、转变教育心态,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让父母放下担忧、减少给孩子施压,更多要看后续系列教育政策的落地和教育资源的完善。
双减也并不是教育改革的终点,在教育去资本化、教育公平化、降低教育成本的路上,还需要更多助推力量。
02
学区房降温了
讲起内卷,大家总会用“剧场效应”来做比喻,只要有一个人站了起来,后面的人肯定也会跟着站起来,最后为了能看清楚,大家都站起来了。
学区房就像是剧场里的贵宾席,票价自然也是VIP席的数倍之多。
比如金水科技市场的白庙所小区,拥有河南省实验中学、文化路一小双学区,3.6W的均价。十几年的老破小,均价堪比东区豪宅。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在控制“学区房热”。
一线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学区房接连遭遇重击,并开始向二线城市蔓延,重庆、合肥、南京等地也陆续采取措施对“学区房”进行整治。
北京西城区购房并取得房产证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小学时,不再是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入学。
半个月前,深圳扔出重磅炸弹:成为全国第一个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 ”的城市。
紧接着,北京也将开始老师将跨校、跨学区流动。
多校划片、大学区、教师轮岗,随着政策的落地,学区房的资源优势会被逐渐稀释。
我们关心的是:郑州会跟进吗?
会的!未来三五年时间,二线城市都会慢慢跟进,郑州也绝不会例外。
家长们更加迷茫了,我看好的学区房还该不该买?
各地学区房改革聚焦的都是同一个目的:促进公平择校,这也是未来郑州的方向。
就算学区房价值不如以前,现在就判定彻底凉凉,还为时尚早。
对于家长来说,目前还是能买就买。
学区房不会凉,但会变得不一样。
好的学校,依然是城市的稀缺资源,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的片区,依然会成为大家争抢的对象。
比如金水区,郑州老牌教育强区,优质教育资源集中;郑州高新区教育资源不弱,房源也大多是新房、次新房,学区房性价比突出。。
不过,溢价过高的学区房最好放弃,政策来临时先暴雷的就是那些除了学区价值一无所有的老破小。
所有为学区房因焦虑的家长都应先明白,买学区房只是家庭能为孩子做出的众多努力中的极小一块,不可本末倒置,高质量养育比一味追求学区房更重要。
03
高考移民“此路不通”
继培训机构、学区房接连遭遇重锤之后,关乎千万人命运的天津移民高考,也宣告了“此路不通”。
曾经去天津买房的人群中,河南的家长也是一大主力军。
毕竟河南高考地狱级难度,郑州名校学区房,几百万只能买个老破小,反观天津,本地考生人数少,重点大学录取率高;房价相对较低,落户难度小。
最重要的是,曾经在天津高考,你甚至不需要当地学籍,只需要拥有天津户口即可。
大家都说,天津是高考的天堂。
甚至有人开了专门的工作室,运作落户、买房、入学、高考辅导一条龙服务,房产中介广告打得飞起。
但这一切都将随着一纸文件彻底改变。
天津高考报名条件从原本单一的“户籍”,调整为“户籍+3年学籍”,在天津高考,想在天津高考就得在天津上高中,精准打击了高考移民。
对于处于过渡期的考生,天津教育局给要求,如果是2022年参加高考,必须有1年的天津学籍。
如果2023年参加高考,就得拥有2年天津学籍。
如果2024年参加高考,就得有3年的天津学籍。
也就是要求大家,现在就得去天津上学。
并且想要获得天津学籍,还必须通过区级统一考试,所以学渣趁早放弃吧。
这样一来,外地家长成本骤增,不仅孩子要转学,家长还要陪读,工作等问题都要重新考虑,不少家长只能选择放弃。
从最近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国家在教育行业的整治力度。
但无论是教培行业覆灭,学区房降温,还是高考移民被禁止,都不能阻止家长们“鸡娃”的心。
只要家长们的焦虑还在,未来依然会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成年人在社会上饱受“内卷”之苦,把“学历决定收入,成绩决定命运”奉为圭臬。
未来家长们的焦虑亦不会轻易停止,他们总想着多做一点,孩子未来会不会就会更好些。
所以无论是“双减”、多校划片、教师轮岗还是其他政策,或许都无法让家长们真正满意。
就在笔者写作这篇文章时,无意间看到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
一个14岁女孩跳楼自杀,留下写满3页纸的遗书。
看完我说不出类似于“现在的孩子就是内心脆弱”这样的话。
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爱看书,讲诚信,愿意努力,心思细腻;父母经常加班,把孩子扔到辅导班,严格要求名次,甚至经常打骂孩子。久而久之,把孩子逼到心理的绝境。
最后的这一段话,我想写给焦虑中的每位家长。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怀海特也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双减”出台已经改变了潮水方向,不如放弃“鸡娃”理念,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让教育回到本来的样子。
及时转变思维,花费更多时间,关注孩子的人格健康、素质教育甚至是体能教育。
不确定的大环境,我们可以先给孩子确定的爱。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