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五届“夏衍杯”优秀电影文学剧本征集评选结果揭晓。泰州本土作家姚舍尘创作的《钢琴》从1271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本次获奖的9部创意电影剧本之一。
“夏衍杯”揭晓!姚舍尘《钢琴》脱颖而出
讲述了一个为保护钢琴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故事
一篇报道引发创作思考
花四年多时间完成《钢琴》
谈起创作《钢琴》的灵感,姚舍尘介绍,是看到了一篇报道。“同乡的父亲曾在南京沦陷前将一架钢琴运到江西,这引起我的思考和兴趣。”姚舍尘说。
姚舍尘介绍,钢琴是从西方发展并传到中国来的乐器。钢琴的发展主要是伴随着教堂合唱、宗教的发展而发展的。乱世中,一批中产阶级秉承对钢琴的挚爱,才将其保留了下来。
“当我在网上看到88岁高龄的钢琴家巫漪丽在《经典咏流传》舞台上演奏《梁祝》的视频时,特别感动。她敲下琴键的一瞬间,仿佛世界都安静了。”姚舍尘说,“她的表演是生命的一次复燃。我创作的电影剧本《钢琴》讲述的是一个为了保护钢琴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故事。”
“我想以电影的形式来表现一部完整的抗战史。《钢琴》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有些窝囊的小人物,面对朋友的质疑、躲避和背叛,不顾一切将钢琴运上了最后一班逃难的江轮,这可以说是另一种抗战精神。”姚舍尘说。
姚舍尘介绍,他还在《钢琴》中加入了一些情节,例如一位美国传教士与其养父在选择练习曲上的戏剧冲突;一个东北流亡青年在国府迁都重庆前夜,最后拉响马思聪在1937年创作的《绥远组曲》中的小提琴曲《思乡曲》……
电影剧本《钢琴》的创作,姚舍尘前后花了四年多时间,走访南京下关老码头遗址,整理了一批资料,如1937年南京沦陷前的南京孤儿院、英国大使馆,南京消防局、轮船公司以及中产阶级生活状况等,这些都是创作前,需要做的大量准备工作。
“我创作之初并没有将剧本定型为商业片或者文艺片,但我创作时会像写小说一样反复推敲这个故事的价值,更多的关心剧本变成电影后,是否会让观众有荡气回肠的感受。四年多时间,我在市区一家化工厂废弃旧厂房的阳台上,看着春去春来,叶落叶生,几经易稿才完成了这部作品的创作。”姚舍尘说,“创作《钢琴》是为了纪念我的导师陈洪先生,他是比冼星海、马思聪还要早的第一代去法国留学的音乐家。我从他那里学到了法国和声学以及钢琴的和声运用。”
首次参加文学创作比赛
得奖纯属意料之外
姚舍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其创作的小说、散文、诗和文学评论等多次被刊登发表,获奖无数。
“我从未主动参加过任何文学创作比赛,我觉得创作应该是安安静静写下内心想说的话,不带任何功利性质。几年前,我将我的心声告诉朋友何建军导演,后来他将十五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参评的信息发给我。这是我第一次主动参加创作类的竞赛。”姚舍尘说。
“我有一本夏衍先生上世纪60年代写的小册子《怎样写电影文学剧本》,尽管我收藏了若干国外电影理论巨著,但这本小册子伴随了我的整个青少年时代,促使我不忘初心走上剧本创作之路。”姚舍尘说,“夏衍在我心里有着特殊的感情。当我第一次知道夏衍奖时,内心产生了参赛的冲动。”
姚舍尘说自己不会用电脑,他请朋友在网上向夏衍杯投递作品时,朋友告诉他,投送的序号已排到582号。“参赛时我想,能不能获奖,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这次能够获奖我由衷感谢评选专家们,能在喧哗中保留了《钢琴》的重金属声音。”
“夏衍奖的盲评方式,颇似一千多人在一个舞池里开化装舞会,看不清身份的作者如同戴着面具的舞者,跳广场舞、探戈、芭蕾和街舞的都有,而剧本才是唯一评分的标准。得奖其实并不重要,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姚舍尘说。
上世纪80年代,姚舍尘就曾在《收获》等文学刊物发表小说,作为一直从事小说创作的泰州本土作家,为何会转型电影文学创作?姚舍尘说,自己从少年时代就喜欢电影,到了痴迷的地步。“钟情于电影文学创作,是因为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它通过镜头、光线、色彩、音乐等立体呈现,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电影镜头的语言是世界性的。”
记者 胡桂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