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减缓衔接坡度,为幼升小平稳过渡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南。尽管国家出台了多份文件,要求小学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但依然有不少家长为“零起点”上学焦虑。这种焦虑的产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忽视了儿童的学习、成长规律,也漠视了每个孩子的学习潜能。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很多人对这一点是有怀疑的,但一个好的教育者对此应该深信不疑。有很多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如婴儿的学习过程、四五岁儿童爱问很多问题等。很多孩子之所以小学毕业时好奇心就消退了,主要原因是教育过程把其好奇心、想象力慢慢压抑了。包括画家毕加索在内的不少人说过,他们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回到儿童时代,重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无边的好奇心等能力。因此,我们要无限相信儿童的学习潜力,相信儿童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
现实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现象,上了学前班或超前学习的孩子并没有长期保持领先优势,甚至天生喜欢学习的孩子逐渐变得厌学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析。一方面是没有把握儿童成长规律和儿童的共性特点。在幼儿园、小学,儿童究竟是如何学习的?用成人化的考试测验、强迫记忆、竞赛排名等来规范儿童的学习,并不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儿童成长分为不同的阶段,4岁前他们对知识没有硬性需求,4到8岁时形象思维表现出来,8岁以后逻辑思维才开始出现。类似于幼儿园,国外一些小学在一、二年级时没有严格的教学,以玩乐为主,在游戏中学习,在同伴交往中学习。孩子只要喜欢老师、喜欢学校,学习自然就发生了。在这个阶段,要特别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和人格养成,这是比知识学习更重要的内容,大力推进幼小衔接的意义就在这里。
另一方面是在儿童时期拔苗助长和攀比。让儿童过早学习知识其实忽略了其人格养成,会造成很多弊病。不断比较、不断批评、不断攀比,给了儿童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家长盲目跟风让孩子上学前班、“领跑”同龄人,风险很大。儿童最需要的是家长的认同、理解、宽容、呵护,家庭、家长是儿童的避风港和保护伞,而不是雷霆万钧的第二战场。在家长的呵护和保护中,儿童慢慢形成了自信心和自我认同。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孩子,自己是可以成功的。这种自信心的建立首先来自安全感。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儿童,是无法建立自信心的。
也有人常说,很多孩子不就是在被“鸡娃”的过程中、在家长的高压下最后成才的吗?对于这样的案例,一定要从两面看。很多人其实是这种高压教育的幸存者,离毁灭只有一念之差。我们对孩子还是要多些宽容和等待,要静待花开,每个人的成才和成长的路径是不同的。例如,我认识一个孩子,小时候学钢琴,家长逼得非常厉害,后来看到钢琴就很反感。但没有想到,他上初中后参加了一次音乐会。这次音乐会使他恢复了对钢琴的兴趣,重新开始了自主学习。还有一个孩子,被家长逼着学英语、考级,但总是学不好。这个孩子很喜欢电脑,经常帮别人安装电脑软件,排除电脑故障。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要看很多英语的说明书,最后他不但英语学得很好,而且在计算机方面也有突出表现。
儿童天生不同,能不能找到独特的爱好和兴趣,才是对家长真正的考验,或者说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真正指标。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衔接,为释放家长焦虑情绪提供了空间,也为家长发现儿童的与众不同之处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如果家长还要逆势而行,一味抢跑,怕是得不偿失。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智能类型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从社会学角度讲,人格类型有研究型人格、艺术型人格、管理型人格以及社会型人格,这些都会让每个人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总结的多元智能理论,实际上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他把人的智能归纳成八种,包括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艺术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等。而传统的学校评价往往侧重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忽略了这两方面不太擅长但在其他方面有禀赋、有能力的学生。如果我们能在更加多样化的评价中来认识儿童的特点,就会使每个孩子真正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就是我们说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的原因。(杨东平)
来源: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