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几率10%,治疗费80万:别这样吃饭,真的会死
入秋以后,腹泻患者越来越多。还有不少患者觉得自己只是吃坏了肚子,不需要去医院。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在腹痛腹泻中,可能隐藏着一些我们想不到却又很严重的疾病。
吃坏肚子不过是一种表象。在吃坏肚子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杀手」。
饮食习惯不当,警惕胰腺炎之前看《人间世》时,有这样一个病例十分深刻:29岁的年轻人,在吃完宵夜后被紧急送往ICU。
谁也没想到一顿宵夜就让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住进了重症病房,更危急的是,当时医生已经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幸运的是,经过一番抢救小伙被救了回来。后来主治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出小伙病危的真实原因,让不少人感到震惊:发病前他曾喝了大量白酒加黄酒,又吃了火锅,最终引发急性胰腺炎。当时小伙子感觉到腹痛,以为是吃坏肚子了,所以没怎么注意。
直到急性胰腺炎持续发作,疼痛感就像硫酸被倒进肚子里一样时,小伙子才急忙赶到医院。
说到急性胰腺炎,很多人不以为然,毕竟它听起来远没有癌症和艾滋、甚至是乙肝恐怖。但殊不知,这种严重的炎症,足以让任何一个强壮健康的成年人濒临绝境!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的饮食习惯,早已在急性胰腺炎的边缘徘徊。
2019年7月,某网友发帖称,自己妈妈朋友的儿子,因为睡前吃了一大盆蛋炒饭,结果引发急性胰腺炎住院。
入院没几天就被转进了重症病房,当时医生说准备80万,并且存活几率只有10%。哪怕最后救回来了,还有很大可能是植物人。
触目惊心!
当你以为这些急性胰腺炎只是个例时,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人一晚上签了三张病危通知书;
有人住院三个月,花了11万,才保住了性命;
有人花30万,在全国前三甲医院ICU抢救一个星期...
事实上,引发急性胰腺炎的,并不是蛋炒饭,也不是火锅,更不是其他食物,而是我们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
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病死率高达30%胰腺,位于我们人体的左上腹,高14-18cm,重65-75g,躺在胃的正后方。
胰腺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负责外分泌,帮助我们消化;二是内分泌,负责调节血糖。
急性胰腺炎,说直白点就是胰腺把自己给消化了。由于胰腺有消化作用,平时可以分泌出含有十多种酶的胰液。
一般情况下,这些酶在我们胰腺内是没有任何活性的,只有这些酶进入到十二指肠时或者和其他消化液混合时,才会有消化作用。
当胰液流不出来时,胰管内部的压力就会升高,甚至出现胆汁和十二指肠液反流的情况。这个时候胰酶就会将这些用于消化的酶在胰腺内部提前激活。
此时,胰腺内部的酶就会消化周围的组织。患者往往就会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和发烧、寒战、黄疸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重症患者的病死率高达30%。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和胆囊结石等都可能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不当释放,引发急性胰腺炎!
作为全世界公认的最常见急腹症之一,急性胰腺炎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一旦发病,治疗费用极其高昂,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我们总以为自己还年轻,身体好着呢,于是就这样放任自己。但谁也不知道,死神离自己究竟有多近!
像上面这样的新闻,随便一搜还有很多:
32岁的宁波小伙,一个星期4晚都在外面吃宵夜,最终整个胰腺坏死,被两次送进ICU。
年轻永远不是放肆的资本,只有健康才是!
急性胰腺炎,容易盯上4类人急性胰腺炎,并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每一次发病都有迹可循。下面这些人群,更容易被急性胰腺炎盯上!
1、暴饮暴食超30%急性胰腺炎和暴饮暴食有关。在我们暴饮暴食后,会引起胰液分泌增加,堵塞胰管。这个时候胰液排出不畅,急性胰腺炎自然就出现了。
2、过量吸烟、饮酒
酒精可以直接损伤胰腺,同时刺激胰液的分泌。而吸烟可能导致胰腺癌,有27%的胰腺癌和吸烟有关。
3、不良生活习惯
经常吃盐量高、腌制的食物,熬夜等都会加重胰腺的负担。
4、药物
利尿素、雌激素和降糖灵等都会伤害胰腺,在使用时一定要遵从医嘱。
所以,在饱餐或者喝酒后,如果出现腹痛,且这种疼痛感是持续性的,还伴随着恶心、呕吐或发热等,不要犹豫,赶紧去医院!最怕将腹痛当成了吃坏肚子或者胃不舒服,自己服药或者忍忍就算了。
预防胰腺疾病,记住4点想要预防胰腺疾病其实也那么难,记住下面几点:
1、喝酒要节制
少喝酒或者不喝酒。虽然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程度不同,但最好别超标!有时候,感情深厚真的不在酒精里。
2、饮食要合理
少吃高脂食物、内脏,少放油,少吃甜。在进食上,最好做到七分饱。
3、记得体检
新发1-3年糖尿病患者中,有10-15%可能患上胰腺癌。所以新发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胰腺状况。
4、胆病要早治
胆结石、胆道蛔虫、胆管炎症、肿瘤等都会导致胆囊和胰腺的共同通道堵塞,进而引发胆汁流入胰腺。所以有胆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早治疗!
虽然暴饮暴食确实能够缓解压力,可是嘴巴过瘾了,心情是好了,但身体却垮了。这样的代价,值得吗?
你要明白,身体健康,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本钱。如果要在开心和健康之间做个选择,还是要将健康放在首位!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健康时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河南都市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