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终于回来了,他们特别高兴,还有人两眼泪汪汪。”望着两个月没见的演员们,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字里行间都是高兴。
6月1日上午9:30,上海芭蕾舞团正式复工,演员们回到久违的教室,伴着钢琴声足尖起舞,像往常一样,从基训课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6月5日下午3点,上海芭蕾舞团还将通过官方抖音号、澎湃新闻,直播由首席主要演员吴虎生担任编导的《大地之光》的创排,邀请大家一起探寻原创作品的幕后点滴。
基础训练照片。本文摄影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团长辛丽丽(右)
行军床陪伴突击队闭环管理
事实上,自疫情封控以来,上海芭蕾舞团的脚步从未停下。
早在5月3日,团长辛丽丽就带着6名演员组成“突击队”,返回位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一号楼的上海芭蕾舞团,实行驻团闭环管理。
每天,在雷打不动的基本功训练后,突击队还会投身于由吴虎生担任编导的《大地之光》的创排。
“4月1日,大家各自回家,到了5月3日,我有点坐不住了。芭蕾演员一天不练功,大家都能看出来,将近40天不练功,肌肉肯定会萎缩!”
辛丽丽很快联系了虹桥街道——上海芭蕾舞团所在地隶属虹桥街道,演员们居住的艺术家公寓也属于虹桥街道,二者只隔了两条马路——在相关方面的协调下,5月3日,辛丽丽带着6名演员入驻舞团,实行驻团闭环管理,并由医生上门完成日常的核酸检测。
“我们在总部,就好像有一股力量在坚守,全团的集体力量就不会散。”近一个月来,沙发、行军床成了突击队每天对付睡觉的地方。
与此同时,5月9日起,所有居家的演员们分为7个班级,每天上午9:30,准时通过在线会议软件开启线上基训课。
演员们铺上瑜伽垫,架好手机,跟着屏幕另一端教员的指令,把椅背、窗框当作把杆,和着音乐,沉浸在芭蕾组合中,教员们在仔细观察并纠正着每个人的动作。
宿舍只有三十几平米,空间有限,但对所有演员而言,用基训课开启每一天,是仪式感,也是必修课。为了在第一时间回归舞台,“停演不停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天都要付诸的行动。
“到了5月,必须要大动了,要让他们的肌肉动起来,心和肺恢复起来,所以大家每天一起上课。”6月1日,按照错峰要求,三十多位演员率先回到团里,辛丽丽发现,大家都瘦了,那种瘦其实是肌肉萎缩,而最早回团的突击队,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可以用劲了,敢用劲了,我不用再担心他们受伤。”
戚冰雪
吴虎生
首席吴虎生带队创作不停歇
上海芭蕾舞团首席主要演员吴虎生,是突击队里的一员,也是引领《大地之光》创排的核心力量。
记者看到,吴虎生由办公室改建的临时卧室里,搭了一张狭窄的行军床,床头还摊着两本书。刚来这里“蜗居”时,因为冷,他还开过电暖器,一眨眼,已经进入了初夏。
“家里只有一点点地方,我们的状态会下滑得很快,这里有调度、有辅助。有一个小团队提前筹备演出,大幕开启的那一刻,才能迅速将作品呈现给观众。”组建临时小家庭,大家互帮互助,克服了种种生活的不便和食物的短缺。
最让吴虎生开心的是,团里非常安静,可以让他静心投入《大地之光》的创作。
舞剧的灵感源自于疫情中的上海所展现出的奋勇与坚韧,那是虽然脚踏荆棘,却循着“光”坚定前行的姿态。
“我们心中都要有一束光,要有信念,要有信心,才可以战胜困难,走出泥泞。”他说,“有光,就会有沼泽、有泥泞,二者一直在对抗,我们试图在这种对抗中,找到自我、找到出口。”
《大地之光》长约40分钟,三十多位演员参与,有种种人物关系,还有群像的表达。相较于以往的小作品,这是吴虎生迈开大步,创排的首部中型作品。
“我们吸取了经验,从一开始就花了很大力气做剧本、做前期设计,讨论文本,讨论人物。”在吴虎生的带领下,创作过程始终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在舞美、服装、编舞等方面,大家的思想都高度统一。
作为首席,吴虎生以身作则,高度自律,每天练功,只有周日休息。休息时,他就躲在房里,看看书,听听鸟叫。这段安静的闭环时光,让他难忘。
吴虎生的状态很不错,随时可以上台,但芭蕾是一门集体艺术,他说,要等所有小伙伴都恢复好了,再一起登台演出。
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出已经排上日程。按计划,7月20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舞团将首演吴虎生编导的《大地之光》,以及《浮生一梦》《青蓝紫》。8月2号,还是在这里,《茶花女》也将拉开大幕。
不仅演员们回归了正常的工作节奏,在舞美仓库,舞美工作人员也积极投入后续演出的准备工作。不在剧场的日子,他们仍旧奋斗在工作岗位,清洗、缝补服装,整理、翻新道具,调试灯具。
责任编辑: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