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音乐学院靠近淮海中路区域的围栏拆除,4座昔日隐藏在校园中的历史建筑和花园绿地自此融入了周围的街区。淮海路上,人如潮涌。有人闻讯专程前来参观打卡,也有人仅是路过,目光却不由被这美好的角落吸引。
上海交响音乐厅,黑石M+音乐园区,伸至汾阳路上海音乐学院、上音歌剧院,宝庆路上海交响博物馆等音乐机构,成了建构音乐街区的支点。不过,一片音乐街区的生长不仅与煌煌的音乐圣殿有关,更与其带动起的,与音乐有关的具体的人,具体的生活,周边的行业有关。
10月中旬,《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访复兴中路、汾阳路、淮海中路围绕形成的音乐街区,得以窥探一眼梧桐树下,音乐生活的吉光片羽。
走在复兴中路上,时常能听见沿街的一扇小窗里传来刨木头,打磨木板的动静,这是制琴师王建华和他的师傅们忙忙碌碌时发出的“乐声”。
王建华一头银灰色头发,气质斯文,张口是未改的山东乡音。在专业提琴练习者的圈子里,贴上王建华品牌的小提琴有着独特超然的地位。1986年进入上音学习制琴,毕业以后进入这个行当,三十多年来,他没有离开过这片街区。他做的小提琴从1/8到成人尺寸,陪伴了许多后来走向国际的专业演奏者整个学习的生涯。
在王建华的制琴工坊里,放着上音老专家谭抒真为他题写的店名。这块牌子如今有些锈迹斑驳,却一直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王建华当年学艺时,进校师从制琴专家朱象,他是谭院长的高徒,这样算起来,王建华是谭抒真的徒孙辈。工作后,他常向谭先生讨教制琴的技术,思路,这才有了今天在业内扬名立万的手艺与口碑。
一个下午,不断有人走进王建华制琴的工坊。家长带着琴童来占了绝对的比例:修弓、买弦、松香琴码……小小一把琴,养护不容易,这两年,王建华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作品的售后养护上来。
从复兴中路到汾阳路,大大小小的琴行十数家,专业制作提琴的店铺也不少,其中一多半是当年王建华带出来的徒弟,在同一片街区自立门户,形成了前店后工场的独特上海制琴传统。
建华琴行的隔壁,一间不起眼的咖啡小铺“Waiting Café”步入了自己的第11个年头。店主周耀东有上海爷叔典型的爽朗与气派。大学做过老师,90年代赴日留学,回国经商,折腾大半辈子,按照他自己的讲法,钱挣得不多,朋友交了不少。
退休以后,老周很自然地想到把自己家房子拿出来,开个小小的咖啡简餐店,给自己找点事做之余,也能为隔壁上音、附中的孩子们提供一个用美食治愈疲惫身体的场所。
这些年,老周用自己的招牌炸猪排、可乐饼喂饱了不少后来走向国际的优秀乐者。其中和他最为熟稔的,是彩虹合唱团的创始人金承志。《十三邀》第一季采访金承志时,他专门将受访的场地之一选在了这间小小的餐厅里。
从小在这片街区生活,老周在各种邻居隔壁邻居练琴声的交织中长大。虽然他不会音乐,却有着一大帮子深藏不露的音乐家老街坊,老朋友。
钢琴家陈安如曾经是上海师范大学钢琴系的教授,如今已经年届80。她和老周是从小认识的街坊,后来在上师大还成了同事。老周的家又大又敞亮,所以她很喜欢走几步路晃过来,弹一下午的琴。老周的小店沿街而立不过18平方米,其实走进去后别有洞天,推开他家的另一扇门,就是一个豁然开朗的空间,还带一个长满果树的小院。
走出老周的隐秘小世界,街区显得开阔起来。音乐街区和上海一起,进入了一年里最好的时节。
复兴中路上,开着只有几平方米的唱片小店。
唱片店隔壁的旧书摊,总能吸引过路客的注意。
街角的聂耳铜像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个街心小绿地,一直是周边居民带娃休憩的好去处。
坐落在上海交响音乐厅正对面的黑石公寓,如今变身黑石M+创意园区,入驻的不少公司与音乐事业有关,而园区中的公共商业体,更是许多音乐家会客、吃饭,捕捉灵感的去处。
午后,作曲家罗威一如往常骑着共享单车从徐家汇的家出发,来到幸福集荟的咖啡厅小坐一会儿,喝杯美食,唤醒一天的工作状态。
上海的街道,生活的片段,激发他的灵感,写下了一系列的“钢琴随笔”:《巨鹿路林深》,《悠长的华山路》,《延安高架小夜曲》,《外滩漫步》……他慢慢建构起了一张上海音乐的地图,不少人也因为他的音乐,对上海的街道产生了好奇。
作曲家罗威在黑石M+的咖啡馆中闲坐,墙上挂着《江南组曲》的曲谱。
乐迷郑颖峰走在与黑石M+一街之隔的人行道上,今晚上交音乐厅没有演出,但他还是决定趁着秋色戴上耳机,来附近走一走。以前,郑颖峰最多一年能够听上超过130场的音乐会。热衷古典乐,热衷跑来上交音乐厅,渐渐地,他也喜欢上了这片街区。
后来他索性把家搬到了建国西路,距离音乐厅步行一刻钟的地方。每天在家听着音乐,看书做饭,而每一场的演出,就是生活里的小小节日。作为音乐厅VIP的他,可以不遗落年头到年尾的任何一场演出。
郑颖峰坐在上交音乐厅门口听音乐。
一片街区调性的形成与确认,需要漫长时间的自然生长,人的故事,店的故事,厅院的故事,交织于此,才写就了今天音乐街区的故事。音乐学院的破墙,黑石M+的破圈,遵循了一个街区原有的调性,也是在此基础之上,打造着新时代更加美好的图景。也许,这就是“人民城市人民建”最为生动的写照。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上观新闻 董天晔 摄影报道
来源:作者:董天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