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双减”工作拉开帷幕。南昌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城市,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无证办学等乱象的同时,积极推进课后服务等工作。如今,一年过去,南昌“双减”工作干得如何?
▲在南昌,孩子们的课后服务活动丰富多彩。南昌市教育局供图
课堂教学质量明显“增”上来
“‘双减’能‘减’下去,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能‘增’上来。”南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
南昌市明确规定,校长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30节,分管校长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40节,各级教研部门每学期对学校开展视导;推广“3.0”洪教通智慧教育应用,组织全市12个县区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这种做法全省唯一。
通过“名校+新校”“强校+弱校”“城区校+农村校”,南昌市成立教育集团46个,覆盖义务教育学校146所,强调教研互通、教学相融。
面向全国引进中小学校的优秀教育管理人才10名和专业技术人才20名,提升教育人才队伍质量;开展学科带头人评选、园丁杯教学竞赛、名师成长研修等。
作业减量增效“玩”出了新花样
落实“双减”政策,重点聚焦的就是给中小学生作业减量增效。于是,老师们把给孩子们布置的作业“玩”出了新花样。
作业不仅在纸面上,也能在田埂上。红谷滩区碟子湖学校的同学们将自己在校园农场内精心种植的蔬菜采摘后进行义卖;南昌二中高新校区设立学生厨房实践基地、农耕文化体验园、面点坊、洗刷刷劳动实践基地等,让孩子们发掘劳动的别样美……
南昌535所学校提供课后服务
开展课后服务,是推动“双减”政策走深走实的重要一环。一年来,南昌市课后服务成效如何?
捏彩泥、学古筝、打篮球……在南昌,孩子们的课后时间不再是作业和培训,取而代之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孩子们更快乐了,家长也更放心了。
南昌市高新区麻丘学校针对留守儿童较多这一实际情况,开设了足球、篮球、书法、绘画、国语诵读等兴趣班,全校658名学生全部参与课后服务活动;进贤县梅庄中心学校大力推进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庄花棍进校园活动,并邀请传承人进行技术指导,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传承家乡文化。
据了解,南昌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内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组建特色类课程库和师资库。两期课后服务特色类课程库和师资库已审核入库600余门课程、1000余名师资。课后服务中,特色类课程时间占比方面,小学一、二年级不少于60%,三至六年级不少于50%,初中不少于30%。
截至目前,南昌市提供课后服务的学校有535所,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57.8万人、教师3.7万人,学生和教师参与率分别达93.71%和91.35%。今年参加暑期托管的人数为5.5万人,比2021年同期提高80%以上,实现了城区和乡镇学校、工作日、学生愿留尽留“三个全覆盖”,有效破解“放学早、接送难”这一长期矛盾。
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实现动态清零
据南昌市教育局“晒”出的“双减成绩单”,一年来,南昌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减少近六成,现有697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位居全省第二,达99.8%;“营转非”100%完成登记,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实现动态清零。
同时,南昌出台集团化办学考评办法,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构建学科教研、听课把控、视导引领、督学督促等监督保障机制,中考优分率由2021年的39%提高到2022年的43%。
来源:江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