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田蕴章先生曾对庞中华有过这样的看法:庞中华的字一般,成名得益于打对了时间差。
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影响了一代人,对于硬笔书法的普及也起了很大作用。我相信很多网友都学过庞中华的字。当年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庞中华先生好像销声匿迹了,而且一些专业书法家对于他的硬笔字也持有不同看法。那么庞中华的硬笔字为啥失宠了呢?
庞中华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要谈庞中华的失宠,需要了解一下他当时为什么那么红。就像一个学生突然的学习退步了,我们是不是得翻翻历史,把他以前的成绩拿来比较一下呢!有比较才有说服力。
八十年代的硬笔书坛,说是庞中华的天下一点也不过分。那时的庞中华如日中天,红的发紫。那么,他当时为什么那么红呢?
刻苦钻研,兼收并蓄。
庞中华酷爱写字是不容置疑的。为了写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欧颜柳赵他研究了个透彻,最终于写出了广受欢迎的庞氏字体。花香蝶自来。花香这方面,庞中华是具备了。
不撞南墙不回头。
庞中华有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为了自己心中的书法之梦,放弃了喝酒、聊天、打牌的时间,一心扑在写字上。
为了推销自己的书法书稿,出版社那里他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吃了不少的闭门羹。他矢志不渝,始终坚持。天道酬勤,命运总会眷顾那些努力向上,拼搏进取的人。他成功了,成功的背后承载了太多的艰辛和付出。
大师的引荐。
努力的人,幸运之神从不会和他擦肩而过。
庞中华的执着感动了改变他命运的大师。那个人就是文怀沙。文怀沙何人,国学、书画大师,文化、艺术圈的翘楚。
文怀沙看到庞中华的书稿后,对其赞赏有加,亲自为其书稿撰写序言,并积极为其联系出版社。
在中国,没用的人你认识再多都没用。有用的人,认识一个足矣。从某种意义上说,认识一个等于认识一片一大片。这就是人脉的力量。庞中华的成功,文怀沙老先生功不可没。
电视、媒体、报纸的力量。
舆论的力量自古至今强大的让人难以想象。庞中华的鼎盛时期,是三方力量推动的结果。
在文老先生的积极推动下,庞中华的书法字帖《谈谈学写钢笔字》于80年7月面世。一经推出,势不可挡。仅两个星期,就销售了20万册。从此,庞中华成了名人,一位从山沟里出来的书法畅销书作者了。
那时的庞中华,电视上给大家讲解硬笔书法,“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书法的国度。书法是凝固的旋律,音乐是流动的线条”这句话我想大家应该不会陌生,这是当时喜欢写诗的庞中华的经典语录。
那时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对庞中华的书法进行了地毯式的宣传;
那时的家庭人手一册庞中华的硬笔字帖,大人在看,孩子在学。1993年,庞中华不负众望,出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那时的庞中华风头无两。
文化过热,名人走下神坛。
文化的发展不可能一枝独秀,文化的发展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80-90年代的硬笔书坛是庞中华的天下,90年代后期,中国硬笔书坛有了改变。庞当时是硬笔书法协会的名誉主席,真正的主席是田英章先生。因为当时英章老师是国务院人事部工作人员,身份关系不得担任外部协会,就退了,所以庞中华就成了硬笔书协的主席。
另外跟硬笔书法协会并肩的还有一家是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协会主席是王正良先生,王羲之的第五十四代孙。王正良先生的书法家协会也在全国举办展览,广纳人才。与庞中华的书法协会无形中开始了分庭抗争。
可以说,随着两家协会的并驾齐驱,90年开始,中国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涌起一大批青年书法家。也就是从那时起,庞中华的书法影响力开始逐渐的分流了。随着人们审美观的不断提高,庞中华的字逐渐开始失去优势。庞的硬笔字主要取法颜柳,属于馆阁体的美,骨架坚实、瘦劲有力。缺点是横太直、太陡,没有抗肩,写不好,容易中心不稳。结构既不险绝、也不俊美,他的字属于个子矮,身材一般。
反之,田英章先生的字因取法欧赵,既险绝还有赵体的飘逸、俊秀,耐看,属于个子高,大长腿。王正良先生的字取法二王,结构舒展,字体灵动秀气,不俗,属于个子不高不矮,身材好看。
最重要的一点,庞中华的毛笔字一般,这一点是短板。没有毛笔书法营养的输入,他的钢笔字在其他会毛笔字的书家面前就显得有点相形见绌了。所以综合之下,庞的字从审美角度上失去了优势,再加上大众选择的空间加大,庞的粉丝分流越来越多。90年代后,以田英章为代表的众多书法家们的毛笔和其配套硬笔字帖的出现,多少也带走了庞中华不少的跟随者。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市场就是那么冷酷无情,它会让你火的一塌糊涂,也会让你昙花一现,慢慢消失。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从艺术的发展来说,这是好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才是艺术应该有的健康环境。
对于庞中华书法从当年的红,到现在的失宠,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