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音乐节,火出圈了!
8月12—13日,小马音乐节在当涂县动荟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如期而至!音乐节上,一组组歌手接力嗨唱,动情演绎,现场人山人海,歌声澎湃如海浪。
3.1万名乐迷进行了一场视听狂欢。
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小马音乐节以各种元素“出圈”,赚足了流量。
这场音乐节如何做到火爆而有序?如何让“商业综合体+音乐节”的“物理组合”转为“化学效应”,激发文旅新赛道?如何借助文旅新势力,打造城市IP,让城市出圈?
▲
小马音乐节现场。
“宠粉”到“圈粉”,让人来了不会走
郭顶、二手玫瑰、新学校废物合唱团……知名乐队与音乐人,搭配火热动感音乐,冲击着广大乐迷悸动的心。刷爆朋友圈的一张张美照,为这场音乐节持续“加码”。
舞台上,音乐人们轮番上场。摇滚、说唱、嘻哈等,音乐风格相互交融,浓浓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当熟悉的音乐响起,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开启“合唱”模式,将整场音乐节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
小马音乐节现场。
舞台下,大家有条不紊、尽情跳跃、欢呼舞蹈。有的紧靠在前排,随着音浪摇晃,有的则带着充气沙发坐在靠后的位置,静静享受着音乐。
五彩斑斓的灯光装置和高清亮丽的LED大屏将舞台包围,观众从任意角度,皆能观赏到歌手及舞者的精彩表演。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体验有摇滚氛围的音乐节,还见到了喜欢的歌手,大饱眼福,大饱耳福!”马鞍山市民于先生说。
据当涂县文旅部门统计,历时两天的小马音乐节共吸引了3.1万名乐迷涌入现场。
▲ 郭顶
在活动举办之前,东誉城的微信公众号上,很多乐迷留下自己的“音乐节攻略”。
“有经验的音乐节大咖不仅会提前在周边订好旅馆,还会吃得饱饱的再来。”
“建议你爱上喝白水,甚至能少喝就少喝。买一杯冰饮可能需要排队十分钟的队。”
“防止人太多现场手机信号很差,不仅要带上日渐稀缺的现金,也一定要有移动电源。”
活动结束的时候,“乐迷”们感受到却是精细又充满人情味的保障服务。
8月13日下午,音乐节的现场迎来一场雨,却没有影响乐迷的热情。而对于没有带伞的部分乐迷,当涂县的文旅部门和主办方东誉城事先准备了雨衣。
一个小小的细节,反映出的是音乐节组织者的管理水平。
对中等城市来说,举办大型演出活动对当地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水平是一次考验。
国家文旅部也发出通知,要求重点加强大型演出活动现场监管、切实规范演出票务市场秩序等。
当涂县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
该县全方位提升配套服务保障能力,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和服务支持;
同时,加强与旅游机构、酒店、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合作,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文化体验。
“音乐+旅游”,助力文旅破
小马音乐节举办场地是当涂动荟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紧邻高铁当涂东站。很多外地过来的乐迷一出站就能看到音乐节的舞台。
一位从上海过来的叶女士开心地说:“走一路,玩一路,听了音乐,再到马鞍山的
李白文化园、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和采石矶逛一逛。
一位浙江的乐迷表示,他早就在社交平台认识了马鞍山,对这里的美景向往已久,赶上这次音乐节的契机,他实现了“说走就走的旅行”。
于城市而言,这场音乐节会带来了什么?
据统计,历时两天的入场歌迷达
3.1万
人,其中
2万
人来自外地。这样的吸引力,将马鞍山的旅游热度推向新高潮。
▲
小马音乐节现场。
对城市而言,音乐节能直接促进文化消费、拉动旅游。随着消费链条延伸,音乐节对消费的撬动效应也十分显著。
许多人到异地参加音乐节,会产生交通、食宿、音乐节门票等费用,而且在音乐节里面也有很多消费场景。
比如音乐节餐饮,购买周边和市集产品。但是演唱会是没有这样用户体验的,这也是音乐节撬动消费更丰富的一个原因。
“这里给我很好的体验,好逛又好玩。”一位南京过来的黎女士告诉记者,“除了门票和吃住交通外,这次还买了自己喜欢的运动产品。”
“今天带着家人在东誉城看这场音乐节,一天时间在这里吃喝玩乐,难得放松一个周末。”马鞍山市民李女士和家人一起来看音乐节。
东誉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东誉城致力于打造集购物、居住、商贸、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消费场景升级,从一站式购物场景,向一站式生态型购物场景转变;生活场景升级,从单一生活场景,到ALL IN ONE完整生活圈转变。
▲
马鞍山当涂
动荟奥莱公园夜景(资料图)
不同于演唱会,音乐节拉动消费的效应更为显著。
办一场演唱会,其权益基本上都是当天产生的,观众也以当地人为主。但是音乐节模式不一样,它通常持续两三天。
据当涂县文旅部门统计,
8月12日-13日,音乐节入场歌迷为马鞍山带来了近
4000万
元的旅游收入,并间接拉动了
1.5亿
元消费。
▲
fine。
流量变“留量”,助推城市出圈
音乐节的表演结束了,但城市的“演出”仍在继续。
音乐节是一张精美的“邀请函”,当音乐节的狂欢结束,观众对城市作为目的地的另一种“审视”也许才刚开始。
这种“审视”对城市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能否吸引四海乐迷在城市驻足停留、深度体验,能否让他们来了又来、留下好的口碑,关键还在于城市本身能否修炼好“内功”。
▲
小马音乐节现场。
今年以来,国内商业演出市场持续升温,二三线城市争办演唱会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呼和浩特、遵义、泰州、南宁、南昌、包头、泉州、连云港、衡阳、衢州……
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这场文化盛宴中。
演出市场下沉的深层次动机在于,更多城市希望掌握让城市“破圈”的流量密码。
今年年初,山东淄博火爆出圈,让许多地方政府开始思考如何成为下一个“网红之城”。借助音乐节的聚光灯,显然可以大大增加城市知名度和曝光度。
据当涂县文旅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次外地过来的歌迷中,安徽的占50%左右,其次以沪苏浙等长三角地区为主。
▲
小马音乐节现场。
音乐节不仅带来了文旅消费热,还能形成品牌效应,助力打造城市名片。
如今,不少城市开始注意到音乐节对于城市形象的强大塑造力。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文旅集团积极参与合作,为音乐节落地提供支持,将城市与音乐节深度绑定。
山西文水?稻田音乐节
通过置身于原汁原味的稻田现场、沉浸式的场景体验,展示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产品,打造属于山西自己的音乐节IP;
2023黄渤海迷笛音乐节结束时,
“摇滚烟台”
4个字被打在场地内每一块亮起的屏幕上,“摇滚烟台”开始成为烟台的全新城市名片。
小马音乐节,从音乐节名称到演出内容,都有着众多的马鞍山本土文化元素。
下一步,如何借助音乐节热度,打造城市IP,努力把“过路客”变“过夜客”、把“头回客”变“回头客”,更好地实现与八方乐迷的双向奔赴,是我们努力的重点。
城市IP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芯片”,
其自带的文化属性,能通过当下互联网和媒介的助推,迅速变现,进而将流量转化为城市的影响力。
如何让人们因为一首歌、记住一座城,是各个城市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
在这个激情满怀的盛夏,因为“小马音乐节”,
马鞍山与四面八方歌迷相遇、相识,也凭实力“圈粉”“出圈”,展现出未来可期、将来可待的蓬勃发展活力。
“心满意足,听到了想听的歌,见到了想见的人。”歌迷们纷纷表示,“马鞍山,我们下次再见!”
▲
小马音乐节现场。
源于音乐,在这个激情盛夏,更多的人记住了马鞍山这座城,甚至是爱上了这座城。
小马音乐节,远还没有结束……
图片均为主办方提供
编 辑
/ 陈敏娟
校 对
/ 戴国文
审 核
/ 谷
审 签
/ 陈 峰
总监制
/ 杜维斌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