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陈洪标书法长卷网展】之七:临张旭草书《李青莲序》
临张旭草书《李青莲序》局部,下同
以古为师,拜学名帖,向传统学,并不是死学,不是像苦行僧般的学。
学书法要从小学,要练童子功。这是比较常见的说法,大家一般也认同。
但是对成人来说,过了练童子功的阶段了,好不容易有点写毛笔字的冲动,怎么办?难道也要望洋兴叹,放弃不成?
办法是有的。首先自我定位好,写毛笔字只是作为一种兴趣和爱好,一不为谋生,二不为扬名立万,所以无所谓成败得失。
这很重要。它传递的信息,既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预先抚慰,也是对家人朋友的一种交待,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另一种要求,始终要怀着一种从容的精神去学习,不带一丝压力。这样也有利于放松心情,有益健康。
其次,至始至终都要围着兴趣来,一方面,要把心里有想写毛笔字的冲动,能引导延续下去,诱发定型成为兴趣;另一方面要维护好这个兴趣的新鲜感。以后专门讲述。
只要做到以上两方面,那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最关键的是对书法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淡化其被无限扩大的艺术性,书法自古以来,其实就是一种文字书写,古代人没有钢笔圆珠笔和铅笔,只有用动物的毛发来蘸墨书写,就是用毛笔写字,其功能和现在用电脑写文章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神奇。
临张旭草书《李青莲序》分解图之一
比如真书,也叫楷体,在一些朝代就是官文,就是通用的标准文字。除官文之外,文人之间的书信往来,撰文和诗等,书写这样的文字,要求没有那么严谨,加上私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书写就带上了个人色彩,就有了行书,再发展到草书,其实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字书写。
临张旭草书《李青莲序》分解图之二
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写《兰亭序》,无非是朋友雅集,酒后抒怀,记录当时的情景而已,并没有把它当书法创作来写。但没想到却成了“中国第一行书”,由此可见古人用毛笔写字达到了什么程度,随便一写就成了千古经典。
临张旭草书《李青莲序》分解图之三
当今,用毛笔写字太麻烦了,有比毛笔更方便的工具和书写方式了,毛笔已退出日常的书写工具。正因为用毛笔写的人越来越少,就产生物依稀为贵的效应。所以书法的实质就是用毛笔写字,没有那么玄乎,也没有那么难。
临张旭草书《李青莲序》分解图之四
谢谢您关注,明天为【2016年陈洪标书法长卷网展】之八:临董其昌行书《宋词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