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换 ]
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宁波昆明苏州郑州长春合肥南昌哈尔滨常州烟台南宁温州石家庄太原珠海南通扬州贵阳东莞徐州大庆佛山威海洛阳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桂林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三亚赣州九江金华泰安榆林许昌新乡舟山慈溪南阳聊城海口东营淄博漳州保定沧州丹东宜兴绍兴唐山湖州揭阳江阴营口衡阳郴州鄂尔多斯泰州义乌汕头宜昌大同鞍山湘潭盐城马鞍山襄樊长治日照常熟安庆吉林乌鲁木齐兰州秦皇岛肇庆西宁介休滨州台州廊坊邢台株洲德阳绵阳双流平顶山龙岩银川芜湖晋江连云港张家港锦州岳阳长沙县济宁邯郸江门齐齐哈尔昆山柳州绍兴县运城齐河衢州太仓张家口湛江眉山常德盘锦枣庄资阳宜宾赤峰余姚清远蚌埠宁德德州宝鸡牡丹江阜阳莆田诸暨黄石吉安延安拉萨海宁通辽黄山长乐安阳增城桐乡上虞辽阳遵义韶关泸州南平滁州温岭南充景德镇抚顺乌海荆门阳江曲靖邵阳宿迁荆州焦作丹阳丽水延吉茂名梅州渭南葫芦岛娄底滕州上饶富阳内江三明淮南孝感溧阳乐山临汾攀枝花阳泉长葛汉中四平六盘水安顺新余晋城自贡三门峡本溪防城港铁岭随州广安广元天水遂宁萍乡西双版纳绥化鹤壁湘西松原阜新酒泉张家界黔西南保山昭通河池来宾玉溪梧州鹰潭钦州云浮佳木斯克拉玛依呼伦贝尔贺州通化朝阳百色毕节贵港丽江安康德宏朔州伊犁文山楚雄嘉峪关凉山雅安西藏四川广东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内蒙古广西宁夏香港澳门
培训资讯网 - 为兴趣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资讯知识

2021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展 国民 国民经济 沈阳

2021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沈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 (2022年5月7日)

根据年快报统计,现将202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疫情散发等冲击考验,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生产供给稳定恢复,需求拉动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发展质效不断提升,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7249.7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570.3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4353.0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结构为4.5:35.5:60.0。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9706元,比上年增长5.9%。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1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74.7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4.97%;乡村人口137.04万人,占15.03%。

全市户籍人口765.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75.2万人,女性人口390.2万人。出生人口4.6万人,人口出生率6.06‰;死亡人口7.2万人,人口死亡率9.38‰;人口自然增长率-3.33‰。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涨幅比上年收窄1.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上涨0.1%,服务上涨0.7%,工业品上涨2.4%,消费品上涨1.6%。

从八大类商品和服务看,价格上涨的类别有:交通和通信上涨5.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6%,衣着上涨0.8%,食品烟酒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4%。价格下降的类别有:居住、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均下降0.4%。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3.0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税收收入612.4亿元,增长1.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9.2%。在各项税收中,增值税212.4亿元,下降0.2%;企业所得税128.2亿元,增长6.9%;个人所得税24.5亿元,增长15.0%;土地增值税46.6亿元,下降4.2%;契税61.8亿元,下降11.4%。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32.3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5.2%。从重点支出科目看,教育支出113.0亿元,增长6.8%;科学技术支出23.4亿元,增长1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1.8亿元,下降29.5%(剔除企业养老保险由省统筹因素,可比增长6.0%);卫生健康支出83.9亿元,增长7.6%;农林水支出56.4亿元,增长12.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4万人,援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1.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9%。

年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02.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0.0%。其中,企业33.0万户,增长4.9%;个体工商户68.8万户,增长12.8%;农民专业合作社6924户,下降1.9%。当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9.0万户,增长23.7%。其中,企业5.8万户,增长10.9%;个体工商户13.2万户,增长30.3%;农民专业合作社371户,增长17.4%。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7.3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304.8亿元,畜牧业实现产值286.8亿元,林业实现产值9.7亿元,渔业实现产值27.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28.2亿元。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42.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9千公顷,增长0.3%。粮食总产量418.6万吨,比上年增加9.2万吨,增长2.2%。其中,稻谷产量94.5万吨,玉米产量317.2万吨。水果产量117.2万吨,产量与上年持平。蔬菜总产量390.8万吨,比上年增长1.7%。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0.8万吨,比上年增长3.8%。其中,猪肉产量31.8万吨,增长0.7%;牛肉产量16.8万吨,增长11.3%;羊肉产量1.7万吨,增长30.0%;禽肉产量20.5万吨,增长1.5%。禽蛋产量18.9万吨,下降16.0%。牛奶产量41.3万吨,下降24.1%。年末生猪存栏212.8万头,下降7.0%;生猪出栏364.2万头,增长0.3%。

全年水产品产量21.5万吨,比上年增长0.9%。其中,淡水鱼类产量21.4万吨,增长0.9%;甲壳类产量0.1万吨,增长1.1%。

全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6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3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5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6123个。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471个。经济作物面积201.3万亩。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43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8%,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到91.4%。

全年新增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1个、市级美丽休闲乡村24个,累计分别达到6个和56个。新增国家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村6个,累计达到10个。新增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镇5个、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村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3%。

从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1.2%,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长5.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6.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2.3%,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5.5%。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4.4%。在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9%。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4.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8%,金属制品业增长17.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5.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4.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8%,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0.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7.36元,比上年增加 0.22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41%,提高 1.31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3.5%,比上年末下降 0.9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517.6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分门类看,采矿业由亏转盈,实现利润5.7亿元;制造业实现利润503.1亿元,增长3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8.8亿元,下降27.5%。

全年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13.5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在外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4.4亿元,增长13.5%。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0050.8万平方米,增长12.2%。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573.8万平方米,增长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2.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4.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工业投资增长17.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7.3%。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7%。社会领域投资增长9.0%。民间投资增长8.6%。

沈阳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及1号线东延线工程、联东U谷沈阳铁西产业综合体、上汽通用(沈阳)北盛新一代别克雪佛兰紧凑型车及其变型车项目、辽宁中俄燃气轮机产业园、正威沈阳国际稀谷稀土永磁材料一期项目、方大世纪城01C医养项目、宝璋肿瘤医院等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沈阳地铁3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2号线南延线及10号线等工程、沈阳华晨宝马产品升级 (大东厂区和铁西工厂)、沈阳中德园基础及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配套工程、北方药谷德生(沈阳)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物药国际CDMO基地项目、米其林六百万条高性能子午线轮胎扩建项目、沈阳四环快速路棋盘山段新建工程、南部三期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五、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9609.1万吨,比上年增长3.6%;货物周转量473.5亿吨公里,增长0.9%。全年客运量8590.7万人,增长10.1%;旅客周转量153.4亿人公里,增长1.6%。

2021年,沈阳中欧班列共开行510列(折算列),比上年增长33.8%;进出口货值1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7%。班列开行数量居东北首位、全国第7位。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80.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5%。其中,载客汽车258.9万辆,载货汽车20.7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251.1万辆,增长7.6%。

沈阳与国际13个城市、国内98个城市(地区)通航。沈阳机场航线达到237条。其中,国际航线13条,国内航线224条。民航运输飞机起降11.2万架次,比上年增长5.3%;机场旅客吞吐量1392.4万人次,增长5.6%。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按照2020年不变价)19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1.7亿元,增长33.9%;电信业务总量111.8亿元,增长29.8%。邮政业完成快递业务7.6亿件,比上年增长48.2%;快递业务收入73.0亿元,增长32.9%。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8.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67.2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782.2万户,5G终端用户394.2万户,分别占移动电话用户比重67.0%和33.8%。移动互联网用户975.9万户,比上年增长2.1%。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5.1亿GB,增长37.3%。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17.0万户,增长11.5%。

六、金融

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56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374.9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230.1亿元。

年末,全市有证券公司2家,证券分公司37家,证券营业部98家,全年证券交易额39116亿元。期货公司1家,期货分公司8家,期货营业部17家。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家,总数达到2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46家。

年末,全市保险机构及网点447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4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5.4亿元,下降5.8%;人寿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5.1亿元,增长3.3%;人身意外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2亿元,增长2.7%;健康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5.5亿元,增长8.7%。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17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74.1亿元,增长15.4%;人寿保险赔付支出41亿元,增长12.0%;人身意外险赔付支出2.2亿元,增长18.9%;健康保险赔付支出61.7亿元,增长3.9%。

七、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5.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分区域看,城镇零售额3188.8亿元,增长9.3%;乡村零售额796.3亿元,增长10.6%。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3713.8亿元,增长9.6%;餐饮收入额271.3亿元,增长9.2%。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34.6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占比前五位的汽车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分别增长6.6%、10.5%、26.2%、14.6%和26.5%。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56.1亿元,比上年增长7.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4%。

八、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416.0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其中,出口总额484.9亿元,增长76.8%;进口总额931.1亿元,增长23.5%。

分贸易方式看,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327.3亿元,比上年增长65.7%;加工贸易出口143.3亿元,增长112.8%。在进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口805.9亿元,增长20.4%;加工贸易进口118.5亿元,增长50.3%。

分企业性质看,在出口总额中,国有企业出口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29.4亿元,增长77.1%;民营企业出口195.2亿元,增长110.2%。在进口总额中,国有企业进口32.0亿元,下降12.6%;外商投资企业进口848.2亿元,增长25.3%;民营企业进口50.0亿元,增长30.2%。

分商品看,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327.9亿元,比上年增长79.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7.3亿元,增长23.3%。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进口800.6亿元,增长23.9%;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28.4亿元,增长27.2%。

分国家和地区看,全年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220个。对亚洲出口174.4亿元,比上年增长54.3%;对欧洲出口160.3亿元,增长154.1%;对北美洲出口93.5亿元,增长82.6%;对拉丁美洲出口26.5亿元,增长16.8%;对非洲出口17.1亿元,增长19.2%;对大洋洲出口13.2亿元,增长31.0%。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56家,合同外资额12.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商务部注册资本项下口径)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5%。实际到位内资1260.4亿元,增长14.6%。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55份,合同额11.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1亿美元,增长8.6%;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合同111份,合同额3103万美元,完成营业额7424万美元;外派人员3451人次。

九、科学技术与教育

全年共争取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5项政策,项目1816项,资金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争取国家级政策4项,省级政策1项;争取国家级项目865项,资金7.3亿元;省级项目951项,资金6.9亿元。年末,全市拥有市级以上民口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53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82个,其中国家级8个;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9个。拥有两院院士25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0名。登记技术合同788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全年获得专利授权2925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569件。

年末,全市普惠性幼儿园1314所,占比达到84.3%,普惠幼儿园学位占比达到87.3%,全市学前教育幼儿入园率93.5%。小学283所,在校生43.4万人,小学适龄人口毛入学率123.4%,义务教育巩固率102.0%。特殊教育在校生1956人。普通中学313所,在校生30.6万人。普通中专30所,在校生4.7万人。职业高中48所,在校生3.1万人。技工学校32所,在校生2.1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比例64.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33.5%。全市普通高等院校45所(含独立学院2所),招收本、专科学生11.6万人,在校生45.1万人,本、专科毕业生10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2.7万人,在校研究生7.6万人,毕业研究生1.9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20个,博物馆19个,完成17个城市书房、114个城市书屋建设;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952场,参与群众50.1万人次,开展公益性艺术培训248场,组织公益性文艺演出239场。

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5218个。包括:医院303个,其中公立医院111个、民营医院19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840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9个、门诊部(所)473个、村卫生室202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9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4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9103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5661人、注册护士4261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7596张,其中医院71327张、乡镇卫生院3122张。全年总诊疗人次3950.2万人次,出院人数154.9万人。

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安装健身设施2200件。巩固提升“15分钟健身圈”,建设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53.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平方米。成功举办沈阳马拉松(线上赛)、中国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中国-中东欧2021中国沈阳青少年国际象棋团体赛(线上赛)、第七届“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大型赛事30余场,组织开展沈阳市第三届全民健身国际徒步节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城市首届徒步大会、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市民冰雪运动会等群众性活动1000余场次。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2500人。推动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发放500万元体育惠民消费券。组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体育创新发展联盟和沈阳市体育产业联盟。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66元,比上年增长6.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834元,增长1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62元,增长10.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872元,增长19.8%。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8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1.3辆、热水器89.5台、空气净化器9.5台,分别比上年增加2.8辆、1.0台和2.8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2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9.8辆、热水器39.8台、空气净化器2.2台,分别增加1.2辆、5.7台和1.4台。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4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19.6万人,减少1.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54.2万人,减少0.9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97.6万人,增加11.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55.2万人,增加5.1万人;工伤保险211.2万人,增加30.0万人;生育保险178.8万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障28.0万人,增加1.0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3041元,比上年提高135元。失业保险金人均支出标准为每月1741元,提高112元。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皇姑区、大东区、浑南区、于洪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职工为191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9.2元。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64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6.5元。

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7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578元。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99亿元。其中,城市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5亿元,27592户、3563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4亿元,18732户、31306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37户、519人享受城市低保边缘家庭救助;506户、947人享受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救助。

全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0.98亿元。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0.31亿元,累计惠及31.1万人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0.67亿元,累计惠及83.9万人次。

全市共有救助站7个,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001人。

全市城乡养老服务机构1505个,比上年增加86个;城乡养老服务床位4.6万张,比上年减少2700张。

全市有儿童福利机构1个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7个,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床位622张。年末,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09人,108名孤儿享受“福彩圆梦·孤儿助学”补助资金,45名孤儿享受“医疗康复明天计划”补助资金。

全年开展慈善公益活动1.5万余场,募集慈善款物0.8亿元,支出0.55亿元,受益人数达530万人。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155万人,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600余场,参加志愿者达75万人次。

全年福利彩票销售12.8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全口径公益金4.1亿元。体育彩票销量14.7亿元,筹集市级公益金9169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年城建投资300.3亿元。新建公共停车场63处,扩容停车泊位2.94万个。完成美丽示范村村内道路建设310公里和村庄亮化21000盏。改造老旧燃气管网205公里。

年末,城市公交运营线路332条,公交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424公里;公交运营车辆6262辆;全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6.0亿人次。年末全市出租汽车21055辆。

沈阳地铁运营线路共4条,里程长度117公里,共设车站92座,全年运营里程1381.7万列公里,客运量38378.4万乘次;在建线路5条,里程长度140公里,车站100座。浑南有轨电车全年运营里程290.4万列公里,客运量771.3万乘次。

全年建成区绿地面积221.55平方公里。其中,新建公园5座,新建绿地51块。新建口袋公园1070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68%,建成区绿地率38.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5平方米。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淘汰40蒸吨以下锅炉38台,完成100蒸吨以上锅炉全指标或颗粒物超低排放改造79台;加密建设61个VOCs网格化预警监测系统并投入使用;机动车尾气检测110万辆,检测非道路移动机械2424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5天,比上年增加28天,达标率86.3%;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1,比上年改善10.6%。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坚持系统治理改善水质,全市流域内20个省考以上河流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水质,Ⅲ类以上优良水质断面11个。提升固(危)废处置能力,两个总能力5.3万吨/年的危废焚烧项目建成投运;新增医废处理能力30吨/日,形成日常60吨/日、应急90吨/日的能力,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9.98%,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04.5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9%。核查登记取水口4821处,完成地下水压采水量15233.7万立方米,全市生态补水量达到39525万立方米。排水管线(渠)维护5059公里,雨水井维护清掏20.9万余座次,窨井维护清掏12.1万余座次,管线清淤49244立方米,泵站养护清淤7709.4立方米。改造居民小区二次加压泵站“大水箱”1297处;232公里老旧小区供水内网改造任务按计划顺利完成。完成214处省以上资金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建设,受益人口36.69万人。大力推广IC卡水表,全市4个地区、128个村、129

相关内容

怎么学?如何干?西藏7市(地)委书记在西藏日报发表文章

启航新征程 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拉萨努力奋斗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 普布顿珠党的二十大大笔擘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全面铺开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壮阔实践···

2023年全区智慧旅游专业人才培训班圆满结业

6月2日,自治区旅游发展厅主办的全区智慧旅游专业人才培训班在拉萨圆满结业。培训共历时三天,累计完成全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及涉旅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100人。本次培训是区旅发厅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重要···

徐汇萨迦共同举办大美西藏首届口腔学习班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口腔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提高西藏地区口腔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近日,徐汇区牙病防治所和萨迦县中心医院远程连线共同举办首届口腔学习班开班仪式。徐汇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胡强,上海援藏干部、萨迦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沈···

自觉抵制“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哈尔滨中小学生暑期预警来了

17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各区教育局获悉,2023年暑假将至,南岗区、道里区、香坊区教育局向家长发出预警,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各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全部注销,暑假期间以任何形式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均属于违规培训。家长要自觉抵制任何机构或个···

哈尔滨市道里区企投局举办“招商大讲堂”专题培训

黑龙江网讯(记者 王惠婷)10月24日,哈尔滨市道里区企投局组织开展“招商大讲堂”专题培训班,全区各招商专班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参加培训。本次培训从实际需求出发,紧紧围绕当前招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对“什么是招商引资”“道里区的产业结构和主导···

团黑龙江省委举办全省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交流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李海涛)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职业青年中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11月22日,团黑龙江省委举办全省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交流会···

辽宁葫芦岛举办外贸政策培训会推动外贸保稳增量

辽宁省葫芦岛市外贸政策培训会4月3日举办。 辽宁省贸促会供图中新网葫芦岛4月3日电 (李晛)辽宁省葫芦岛市外贸政策培训会4月3日举办。本次活动由辽宁省贸促会支持、葫芦岛市商务局主办,葫芦岛市贸促会、葫芦岛海关、中国出口信用保险辽宁分公司和辽···

山西运城:严查无证校外培训机构 查封9家警告2家

新华社太原8月5日电(记者王飞航)记者从山西省运城市政府了解到,运城市教育局近日联合市公安局等多家单位,对中心城区无证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一次突击检查,共检查了13家校外培训机构,查封9家,警告2家,发放整改通知书4份。今年7月,运城市教育局···

山西开展培训筑牢森林“防火墙”

山西新闻网3月30日讯(记者 卢奕如)今日,记者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全省举办森林草原防灭火业务培训,邀请专家以视频会议形式,围绕森林扑火指挥实操、森林草原火灾防控经验做法、火灾现场各级各类指挥员具体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等内容进行授课。培训内···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取得进展 山西停办近1300所

资料图:小学生排队等待进入校园。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中新网5月11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按照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整体安排,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启动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督查工作。5月9日至10日,督查组率先在北京市开展华···

山西综改区举办省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培训

  8月18日,山西综改区科技金融部举办2023年度省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培训会,来自区内企业、科研院所及有关单位代表160余人参加了培训。  山西省技术创新中心是以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承担着为区域和产业···

山西汾阳医院开展健康教育与控烟知识培训

来源:【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本报讯 (记者 刘少伟) 5月18日,在“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山西汾阳医院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控烟知识培训。近年来,山西汾阳医院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

山西省文物局年度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开班

10月10日,山西省文物局在运城闻喜上郭城址、邱家庄墓群举办2023年度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开班仪式。该次培训为期三个月,通过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教学,旨在推进山西考古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考古业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本次培训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山西···

最低每课时9元!全省学科类校外培训课时长和收费标准出台

近日,山西省发改委、省教育厅下发《关于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全省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从12月17日起执行。《通知》对全省线上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制定了科学标准。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线···

山西天镇 阳光职业培训学校培养乡村“新农人”乡村振兴添动能

(记者 贺文生) 山西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立足产业、突出重点”的原则,创新高素质农民技能培训方式方法,采取以“授人以渔”的方式,让人才振兴成为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以高素质农民引领现···

山西:建立全过程 全链条 无缝隙安全培训制度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杨江涛)日前,山西省应急管理厅下发了《山西省安全培训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我省将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这个基本盘、基本面,推动全省安全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促进安全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厅···

山西:艺考培训机构纳入全国监管平台管理

央广网太原10月6日消息(记者郎麒) 日前,山西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等部门联合制定《加强面向高中阶段学生艺考培训规范管理工作方案》,针对艺考培训的突出特点和实际情况,全面规范艺考培训行为,将艺考培训机构统一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

太平财险阳泉中支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有限空间作业培训

为强化员工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员工消防和有限空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9月14日,太平财险阳泉中支邀请北京市卫民安消防教育咨询中心山西分中心讲师向全体员工开展了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和有限空间作业课程培训。按照防消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本次讲座通···

山西省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工作宣贯培训会在太原举行

  10月20日消息,山西省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工作宣贯培训会在太原举行。省工信厅介绍,作为国家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份,试点启动后将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今年,工信部启动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工作,我省···

山西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收官 太原市获多个奖项

山西新闻网8月31日讯(记者 冯耿姝)8月29日,山西省第四届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圆满收官,太原市代表队在比赛中分获多个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本届大赛以“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业梦想”为主题,全省共有56名教师晋级复赛,其中,太原市有7名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