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吴晶 韩亚栋
寒假将至,在线教育平台又活跃起来。从节目冠名到地铁、公交站台甚至电梯广告,从微博、朋友圈到抖音、今日头条,在线教育平台身影无处不在,“广告大战”打得火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日益深入,校外培训从线下向线上迅速发展,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服务,但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有的平台存在低俗有害信息、超前超标培训、收费高退费难、过度营销盲目扩张等等,加重了学生课外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访时表示,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校外线上培训管理工作,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要求,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校外线上培训规范发展。
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校外线上培训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信息,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其中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2.22亿,增加110%。2011至2020年,在线教育和数字教育注册企业总数从15万家增加至70万家。对于在线教育这一蓬勃兴起的行业,教育部门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监管是否跟上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校外线上培训管理工作,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要求,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的整体要求,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的排查整改、备案审查、监管机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构建了校外线上培训的基本管理制度体系,推动校外线上培训在制度的轨道上有序发展。
实施备案审查制度。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明确线上培训的备案内容和要求,重点对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等进行备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各省份紧盯内容健康、时长适宜、师资合格、信息安全、经营规范等重点,对已有的校外线上培训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整改,截至2020年6月30日,完成了2019年首批排查机构的整改工作,整改合格的予以备案,初步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管理。
严控超标超前培训。为有效解决超标超前培训的难题,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共涉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六门学科,从课程标准规定、教科书难度、教学进度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还按照各学科的各项培训主题列举了超标内容,为各地查处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行提供了具体依据。
规范收费退费行为。考虑到收退费纠纷解决的依据是双方签订的合同,为从根本上保障群众的合法利益,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了《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明确了当事人双方责、权、利关系,涵盖了培训项目、培训要求、争议处理等内容,尤其对培训收退费及违约责任作出了详细规定,推动化解校外培训收退费纠纷的同时,引导培训机构合规经营。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教育部建成了“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提供政策解读、培训机构信息查询、公示黑白名单和投诉举报等服务,提高了监管水平和效率,对机构实行动态监管,机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黑白名单一目了然,将校外培训机构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全面开展网络环境治理。会同新闻出版、网信、工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整治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网络社交行为、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截止目前,累计暂停更新相关版块功能网站99家,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13942家,指导有关网站平台依据用户服务协议关闭各类违法违规账号578万个,并公开曝光了3批次问题网站平台,影响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信息内容得到有效遏制。
在线教育监管面临培训内容核查难、培训预收费监管难、运营模式存在风险、对治理工作艰巨性的认识亟待提高等现实问题
问:目前,校外线上培训管理还面临哪些问题?如何避免用老办法管理新事物?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校外线上培训范围广、类型多、情况复杂,从运行层面,涉及信息技术、资本运作,从内容层面,涉及意识形态、立德树人,从参与主体层面,涉及家长、学生、企业等群体利益,从管理层面,还涉及多个监管部门。深化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长远推进。目前面临以下难题:
培训预收费监管困难。虽然国家明确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费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但受经济利益驱使,一些机构仍通过打折、返现等方式,诱骗家长超期交费。但靠教育部门难以对预收费收取进行有效监管,如果群众不举报,很难及时发现培训机构的违规收费问题。同时,培训机构作为市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无权对其资金使用进行监管,无法对其经营状况作出有效判断,待机构“跑路”或停业后,相关部门再介入为时已晚。同类问题不仅在教育培训行业存在,在预收费形式占比较大的体育健身、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也时有发生。亟待相关部门加强对预收费的监管,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培训内容核查困难。培训机构主要采用的是自编材料,许多英语培训机构使用境外教材,虽然各地教育部门加强对培训内容的备案审核,但容易出现讲的内容与备案内容两张皮的现象,如果学生家长不举报,监管部门也很难发现。此外,一对一的课程监管难度更大,特别是部分英语类线上机构,外籍教师身处国外,还没有对在线国际用工监管的政策,教育部门缺乏有效监管的手段。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并加强对线上培训互联网企业的监管,为中小学生在线安全健康学习保驾护航。
运营模式存在风险。当前校外线上培训机构普遍通过融资进行资本运营,但过于逐利,一些线上培训机构为了获取客源,不把钱用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刀刃上,在各大媒体上铺天盖地地做广告,营造所有孩子都需要参加培训的氛围,加重家长的焦虑。还有一些线上培训机构为了占领行业主导权,恶意降低收费以赔钱的模式运营,挤垮中小机构造成行业发展不平衡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经营风险,一旦融资跟不上资金链断裂,企业可能迅速倒闭,造成群众预收费无法退回,比如近期非正常停业的“学霸君”“优胜教育”等,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要从根本上防止这些问题发生,在教育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更需要有关主管部门联动,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管控,加强对舆论氛围的引导,推动线上培训机构合法合规有序经营。
亟待提高对治理工作艰巨性的认识。校外线上培训市场规模大,从业人员众多,参加培训的学生群体庞大,任何相关的改革和政策调整都可能影响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当前,一此地方对线上培训治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需要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部署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才能稳步推进治理和改革。
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虚假宣传、定价高、退费难、卷钱跑路、盲目扩张等问题,还需相关部门按照市场规律加大管理力度
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校外线上培训规范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对于在线教育行业而言,因其涉及的学员和家长人数众多、体量巨大、涉及面广,关系千家万户,动辄引发群体性事件,必须在顶层设计、过程监管、执法力量、行业自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引导督促行业企业更好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持续强化日常监管。继续抓好线上机构备案审查工作,对申请备案的线上机构严格审查,把好入口关。应用好管理服务平台,动态更新黑白名单,建立监督举报平台,广泛接受各方监督。严查严处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并通过多种渠道曝光,形成警示震慑,引导培训机构规范经营。
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机制。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虚假宣传、定价高、退费难、卷钱跑路、盲目扩张等问题,还需相关部门按照市场规律加大管理力度。教育部将进一步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监管体系,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解决各方关切的问题,推动线上培训规范发展。
不断加大免费优质线上资源供给。2020年2月,教育部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选择最优秀的教师,录制了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免费优质课程。开通以来,云平台浏览超过30亿人次,让中小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下一步将继续优化完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丰富优质线上教育教学资源,拓展平台服务功能,争取到2025年基本形成定位清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线上教育平台体系,覆盖各类专题教育和各教材版本的学科课程资源体系,有效满足中小学生的在线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