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贾维
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渭华起义纪念馆、永丰革命烈士陵园、壶梯山战役旧址……秦东大地犹如一座巨大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红色记忆时时激荡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作为理论武装红色殿堂、干部成长红色学府的党校,如何在继续教育、党性教育中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中共渭南市委党校在省委党校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抓深抓实红色教育,在着力提升教育培训质量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红心向党 筑强党性教育根基
历史的烟云、革命的呐喊早已消散,为了摸清红色资源家底,市委党校建立“市县联动、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推动党校高质量发展”包联机制,组织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师下沉本地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档案馆、党史馆及部分高校图书馆,对渭南红色资源存量进行深度挖掘、系统研究;对渭华起义纪念馆、壶梯山战役纪念馆、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资源进行专题调研;走访健在的革命英雄人物及亲友、烈士后代等,全面搜集详实的一手资料,大到聚焦历史事件,小至着眼具体人物,解读关键节点,让红色革命故事变得有血有肉、生动鲜活。
“通过现场红色教育,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洗礼,信念得到了锤炼。”在党务班、镇办班等专题培训班上,市委党校组织两班学员赴白水县、澄城县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学员们步履坚定地走在仓颉庙西北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壶梯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追忆红色之根、接受红色洗礼,纷纷表示被革命精神深深触动。
市委党校调整优化教学布局,将党史作为必修课程,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党建示范点、产业经济示范点等建成现场教学点28个,组织学员接受教育。通过统筹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师资,为每个现场教学点配备1-2名专职教师,负责资料收集、讲稿打磨、现场讲解等工作,现场教学点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按照首要的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要求,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对纳入平台的课程及讲稿进行统一审核把关,并通过赛课、试讲、课题立项等形式,强化教师课程开发和讲解能力培养,建立全市及周边红色教育资源“菜单式”共享机制,打造“渭南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平台”。今年以来,教育平台累计接待现场教学216场次,参训学员近7000人次。
苦练内功 充实丰富培训内涵
上午,专家、客座教授开展专题讲座;下午,实地调研,在讲解和现场观摩中让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机衔接;晚上,开办学员论坛,讨论交流思想,达到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升华。
今年以来,市委党校在坚持把渭南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和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同时,结合全市开展的“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把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开展红色教育与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等“七种能力”有机结合,创新实施了政治课、专业课、体验课“三位一体”系统化培训模式,让党员干部真正听得进、记得住、想得起、用得上。
今年,市委党校参加全省党校系统第35次理论研讨会,获奖7篇,其中党校教师张亚娥撰写的《从毛泽东诗词体悟百年大党风华正茂》获得一等奖,党校被评为理论研讨会优秀组织奖、全省党校系统第三届精品课教学组织先进单位。
党校教师刘秋娥撰写的《调查研究:百年大党的重要经验》参加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办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论坛,并全文刊登在学习强国平台“中国领导力”专栏;梁桂玲主讲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这样的成绩与市委党校与辖区高校和县级党校组成的“党校校际联盟”有着必然的联系,他们通过合作建立了集课题招标、集体备课、新课试讲赛讲于一体的课程开发机制。正因秉持着扩大开放办学,坚持交流互鉴的理念,市委党校在历史洪流中自身软实力不断提升。
《从高陵源田梦工场看渭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渭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思考》等8项校级课题立项,《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渭南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对渭南打造开放高地的调查与思考》等14篇调研报告呈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参阅。近年来,市委党校进一步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修订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鼓励和引导教师围绕“深挖红色资源、总结红色经验、提炼红色启示”开展课题研究、决策咨询。通过集体联合攻关,许多成果已转化为教学专题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员头脑,为全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围绕中心 凝聚发展奋进力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前不久,倾听完市委党校宋筱改教授在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的宣讲报告后,学生们久久不能平静。
市委党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结合党史学习、法律法规、“三农”政策等,成立由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领导带队、市县党校(行政学院)教师参与的“1+”理论宣讲小分队,深入机关、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宣讲活动,累计宣讲300余场次,受众超过3万余人次。
“我们充分整合宣讲力量,坚持专兼结合,好中选优,整合多方资源,加强党史宣讲队伍建设。”据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恒介绍,宣讲队伍中既有来自省委党校、市委党校的专业老师,还有来自高校的专家、教授,英雄模范人物、烈士亲属和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典型人物,建立起红色理论的“大宣讲”格局,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实效。
王恒说,为丰富理论宣讲形式,还录制了《筑牢红色信仰宗旨的根基》等“红色微课堂”9期,在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录制“党课开讲啦”50期,点击量达3万次以上。市委党校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网络等平台,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理论宣讲“播种机”作用。
一个个蕴藏着红色精神的符号、理念,焕发着时代的光彩,在全市掀起一轮又一轮“红色感动”。从机关到学校、从线上到线下,信仰光芒在闪烁,初心力量在凝聚。
润心铸魂正行,勇担职责使命。市委党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史学习教育和主题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盘活用好优势资源,打造红色教育高地,持续为全市党员干部补钙壮骨,不断开创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渭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