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的心愿,每个孩子也都与众不同,这是事实,但不可否认,大多数的孩子,最终都会成为上班族中的一员,海归宋静便是其中之一。
人们眼中的留学
小时候,想要父母给几毛钱买零食很难,但是学校要几块钱、几十块钱的资料费、各种费的时候,父母很慷慨,甚至全家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给孩子选择他们眼中的名校,高分补习班,甚至出国游学。他们严格响应那个时代的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宋静的父母也是如此。
留学生在人们的印象中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0多年前,当普通毕业生排着长队,等着递交简历的时候,海归直接去专门的贵宾室面试。那个年代能出国留学的人少,学成归来的又少了一部分,市场需求大,对应的人才少,那可不得宝贝着。
这就给同一批找工作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国留学毕业好就业,人一旦形成固有的认知,就很难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送孩子出国。直到今天,很多家庭仍然优先选择国外名校,大多数从小学、中学就开始了,这本是好的社会现象,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海外留学无疑是两者的完美结合。
但是随着国内教育质量提高,社会供求关系慢慢变化,海归数量增加,质量自然也就参差不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印象有了新的认知,非世界名校的海归,在找工作的时候,几乎没有优势。
现在人们对留学生的印象,高考没有考上大学,中考没有考上高中,学习成绩不行,家里有钱,在国外混了几年,回来都说是留学生等等,一言以蔽之,就是“毕业证买的,这娃不行”。不幸的是,宋静赶上了这波印象。
留学高费用低回报
宋静是青岛姑娘,上学的时候,韩剧大火,再加上很多韩资企业在青岛投资建厂,当时人们的认知是“学好韩语,好找工作”。于是宋静高考后,放弃国内大学的机会,跑去韩国读了韩语专业,本科毕业后,已经是2014年了,不太好找工作。于是继续深造,选了工商管理专业。2017年,硕士毕业回国,韩企裁员,更不好找工作。
在外七年,各种费用加起来,前前后后100多万人民币,其中30万左右还是借的。一毕业就背负债务,在国内很常见,很多大学生都会申请助学贷款,利息低,毕业后每个月还几百块,很快能还清,但是一毕业就负债几十万的,大概只有留学生和创业失败者了。
4K的月薪我们来算算,住宿预计800元,一个月生活费省吃俭用1000元,话费、物业费、交通费估计200元。不敢生病、不敢逛街买衣服、不敢额外多花一分钱,一个月有2K的结余还债,按目前这个节奏30万粗略得还12年。想想都绝望,节流是不能了,那就只能开源,响应政府的地摊经济,宋静下班后去夜市摆地摊赚外快,这一年她28岁,还没有多少职场经验。
对教育的思考
害怕不?粗略的算,一个即将30岁的人,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找工作没有优势。因为她才毕业,这算理由吗?一个孩子到18岁就成年了,理论上要开始不靠父母,自己养活自己,自己解决问题。可是我们的孩子18岁才刚刚高考完,没有一点要独立的意思,父母也没有给予这方面的教育。父母一路包办到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不得不放手,因为大多数的父母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国内校招接棒父母,给这些长大的孩子,做了最后一棒安全无缝的输送。部分留学海外错过校招的孩子,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没人护送,自己出来找工作,到这一步,大部分孩子才真正开始独立,自己养活自己。很多一直被父母包办一切的孩子,感觉很惶恐,不敢自己找房子,水电有问题,不知道怎么办,甚至不知道物业是干啥的等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选择的权利,“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谋一切”我们没资格说错。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类似宋静这样的经历和选择,只能说也许当事人甘之如饴。但是当我们有了一个认知,并因此做出决定的时候,是不是去调查一下前因后果,分析一下自己做和别人做的区别。
当初韩企在青岛大量投资,对那一年的毕业生而言是一次机会,那对七、八年后的毕业生也如此吗?考虑一下企业的平均寿命,以及几年后的市场环境。都说外贸赚钱,外贸是什么,哪个国家和环节赚钱,是不是得好好了解一下,再去行动,好歹“知己知彼,才能赚钱”。
父母给孩子选择名校的时候,是以什么作为参考标准,出过多少状元?状元有没有就读过该学校?每年的状元出自不同的学校,甚至同一状元同时就读过2-3个初中、高中。几大名校怎么选,好纠结是不是?花钱都是其次,主要是这样的名校自己家的娃考不上,就算千辛万苦进去了,然后呢?进不去,送出国?
我们是否冷静地思考一下,择名校、送出国背后的最终目的。尽管父母眼中的孩子是完美的、独一无二的,但是不得不残忍地说,对于社会而言,绝大多数的孩子是一样的。“望子成人,成一个健康的人,一个乐观面对一切的人,一个大智若愚的人”远比“望子成一个笼统的龙”要好太多。
搜更多精彩内容
欠债留学的28岁女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