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地人”拍的上海电影有点意思,两男三女“上海中年队”为啥不让你讨厌
看过《爱情神话》的观众,恐怕首先会被它的全沪语台词给吸引住,但也因此被局限住。你为什么会喜欢它?“因为它太好玩了,对白太精彩了,演员演得太好了,沪语太有味道了,上海太吸引人了。”回答大抵如此。但这显然是不够的。
沪语,上海话,并不天生被喜欢。方言必须与可爱的人物和可爱的文化结合起来才吸引人,否则会成为艺术的负累。换言之,你喜欢《爱情神话》首先是因为喜欢上了影片中的人物和城市,才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这种方言,而不是相反。
塑造了“可爱的上海人”
那么,老白、老乌、李小姐、格洛瑞亚和蓓蓓,这两男三女组成的“上海中年队”为什么让你不仅不讨厌,反倒喜欢上了呢?他们又是如何让你喜欢上了上海呢?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五人组才是本地人和外地人心目中共同的典型上海人。他们的特征是中年又中产。作为中年,意味着他们在上海出生长大,以上海话为母语,浸润在上海文化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是正宗的上海土著。作为中产的他们,不是少数商界精英或者祖上曾经显赫的老克勒,也不是曾住工人新村如今搬迁到远郊新居的人群。上海是个有着2400万人口的大城市,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包容的城市,这座城市里有不同的阶层和群落,他们各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并代表了上海的一个侧面。但要说哪个群落哪种文化最具上海性,不管是主体眼光还是他者眼光所公认的,应该就是电影中这五位中年男女所代表的群落和文化。
他们身上呈现了什么样的文化特质呢?我们从徐峥饰演的老白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有艺术细胞(在自己家里办成人绘画班)、会“买汏烧”(做得一手好菜并热衷于此)、对女人温柔体贴的上海好男人。故事的主线是老白对离婚女性李小姐的追求,老白总是小心翼翼、进退有据,既未轻易放弃,也从不强人所难,体现出的是对女性的尊重。老乌是老白的邻居和伙伴,虽然两个人有插科打趣、有激烈的争吵,但我们看到的是他对朋友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以及他对浪漫爱情的缅怀和想象。
李小姐、格洛瑞亚和蓓蓓是三个大龄单身女性,她们过得都谈不上如意,特别是在感情和婚姻上可以说都是失败者,但是她们保持着自尊和体面,以自己的经济独立支撑着人格独立。面对男性,她们不依赖、也不伤害,不会随便占人便宜(李小姐就拒绝了老白借房子给她住的好意,格洛瑞亚甚至因为与老白的酒后亲密打钱给老白)。这群女人不仅不欠男人的,甚至还力所能及地给老白帮助。他们在男女之间保持着自尊和独立。在同性之间呢?看上去三个女人围绕老白,有点“竞争对手”的味道,结果却是女人们成为朋友,没有像类型剧里的情敌那样斗个你死我活,这里奉行的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这样的女性,能不让人觉得可爱吗?
影片中的五位男女主人公,都不是什么顺风顺水的成功人士,但是他们既没有怨天尤人、愁眉苦脸,也没有挖空心思钩心斗角。他们仍然没有停止在感情的道路上寻觅,也会到探戈舞厅、KTV和朋友家里给自己找乐。他们不大喜大悲,也不颓丧,在保持自我独立和体面的同时,给对方留下余地,呈现出成熟的中年人特有的平静与淡然。正是他们身上体现的这些可爱特质,才能让观众突破方言阻隔,代入人物、认同人物、喜欢上人物,并喜欢上他们所代表的上海文化和方言。
塑造了“可爱的上海街区”
《爱情神话》是一部完全在上海取景的上海人的故事。关于上海文化,观众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国际化,李小姐离婚的男人是个英国人,女儿玛雅是个混血儿,但她上海话说得比英文好;老乌心心念念的爱情传奇是认识了意大利女明星索菲亚·罗兰;连路边修鞋子的小皮匠都有coffee time,随口能飙英文、讨论哲学。但洋气只是这部电影的表面,电影的肌理则是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
《爱情神话》不是一部职场剧,没有呈现任何写字楼空间。事实上全国大中城市的写字楼都是高度同质化的,写字楼里的职场剧不具备任何地域文化属性。《爱情神话》的故事发生在家庭和社区,是一部生活流的影片。
我们跟着主人公看到了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梧桐街区,这里没有冷冰冰的摩天大楼和玻璃幕墙,有的是临街的咖啡馆、果茶店、临期食品商店、小菜场,甚至还保留着修鞋的摊位。就在这些烟火气中隐藏着上演先锋剧的话剧中心、时尚的图书馆和画廊。主人公要么步行,要么骑着自行车,可以坐在咖啡馆室外的凳子上喝杯咖啡,也可以带着孩子在里面写写作业。邻里之间、朋友之间拎上一瓶红酒、拿上一盘牛肉就可以凑到一起聚聚餐、吹吹牛、看看电影,恋人未必做得成,但不妨碍托你帮我带带孩子。彼此之间既适度保持距离,又有适度的关怀。“这里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现代和传统文明兼收并蓄,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样彼此自律不添麻烦、“拎得清”的上海,能不可爱吗?
平视的眼光颇“友好”
许多人惊讶这样一部上海味道纯正的电影出自一个山西籍的90后女导演之手。其实导演邵艺辉并非与上海无关,在上海已经居住了六年的她已经是标准意义上的新上海人。她多次在访谈中说自己对上海并不是迷恋的,而是平视的,其实恰恰是以新上海人有距离的平视,才拍出了这部对上海文化友好也深具传播力的电影。
我们可以想象,纯正的上海创作者对自己的城市文化可能是无条件热爱的,但过分自我欣赏的作品很难获得其他文化区观众的认可。而以外来者的视角看上海,无论是仰视还是俯视,都不卑不亢,他们以同情和欣赏的眼光塑造人物,观照城市的街区。电影编导虽然是上海话里所谓的“外地人”,但从镜头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她进入了老上海人的客厅、融入了上海话的圈子,摄影机与人物之间是亲近和友好的。
艺术是现实的反映,这部影片所体现的友好融洽氛围,正是这些年来上海城市文化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反映。经过浦东开发开放30年,上海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新上海人超过了常住人口的一半,上海的政策、舆论氛围、文化气质,从而都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上海正在变得越来越具包容性,“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正在从提倡的口号变成实际。这应该是作为创作者的邵艺辉所感受到并传递出来的,也是被上海观众和全国观众借由接受这部电影所确认的事实。
(作者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栾吟之
本文图片来自官方电影海报
来源:作者: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