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钢琴家郎朗代言,融资超10亿元……曾经头顶光环的“VIP陪练”,短短几天成为众矢之的。连日来,“VIP陪练”被爆失联、欠薪、停课,事件在网上持续引发热议。
工作人员讨薪,家长投诉,一触即发,投诉者自发组建微信群,抱团维权以期讨回钱款。
红极一时的“VIP陪练”到底怎么了?连日来,天目新闻采访了“VIP陪练”众多工作人员、受聘教师、家长,以及相关处理单位,试图拨开暴雷背后的层层谜团。
老师、家长抱团声讨
在“VIP陪练”教学6年的张伟(化名)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他至今没有收到五、六月份两个月的工资。本来5月10日应发放的工资一拖再拖,直到6月底,客服也不再回应,老师们这才意识到“是不是出事了”。
天目新闻记者在近500名成员的老师维权群看到,一份《拖欠工资统计表》正在流转登记。从6月28日至今不到一周时间,该表已登记近1500名老师的名字、联系方式和被欠款金额。初步统计,仅该份名单,被拖欠工资达1000余万元。“VIP陪练”钢琴老师沈泓(化名)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几十元一节课累积的钱,如今还遇上拖欠,“真是糟心”。
同样维权的还有全国各地家长。上海张女士今年3月在“VIP陪练”销售的再三宣传推广下,购买了7688元的课包,发起退款后至今没有售后处理。
澳洲李小姐也在维权群中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给孩子报了小提琴课程,目前还有200多节课,得知“平台跑路”的传闻后,她给拨打客服电话95717希望退回课程费用,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天目新闻记者尝试联系VIP售后、淘宝旗舰店客服、上海线下实体店工作人员等,发现“VIP陪练”已是人去楼空。“VIP陪练”负责售后的员工小吴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大家都没有按期收到薪资,都已经罢工了”。截至7月3日发稿时,在违法和不良信息汇集平台——“必投诉”网上,已有4314人联合举报“VIP陪练”“机构失联”“拖欠老师2个月工资”“剩余课时退款”等问题,累计涉案金额66254818元。
高光之路戛然而止
倒闭、欠薪、失联……网络平台上关于“VIP陪练”投诉还在继续。家喻户晓的线上陪练平台,高光之路戛然而止。
天目新闻调查了解到,“VIP陪练”成立于2016年,由上海妙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主要从事6-16岁少儿音乐辅导。天眼查显示,2018年11月,“VIP陪练”获得由老虎环球基金领投,腾讯、兰馨亚洲、金沙江创投、蓝驰创投等跟投的1.5亿美元C轮融资,创下国内素质教育历史融资纪录。
“我们曾经都以此为傲”,“VIP陪练”内勤员工王恒(化名)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尽管“VIP陪练”接下来的路也偶有磕碰,但并没有动摇它在线上培训行业中“独角兽”地位。“一直都很稳定,从来没想过它会出问题。”2018年与“VIP陪练”签约的四川成都钢琴老师唐雯告诉天目新闻记者。
变化出现在今年4月,“VIP 陪练”CEO兼创始人葛佳麟、联合创始人姚立嘉宣布退出公司经营。4月11日,小音咖集团宣布,“已于近日已完成对VIP陪练的全资收购,成为其独资股东”。
公司的这波举动,在入职5年的员工王恒看来,觉得有些异样。他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他在“VIP陪练”公司总部负责售后服务,“公司在今年三、四月份做完一波优惠活动后,马不停蹄地推出了五、六月份大促活动,这在往常少有。”
王恒介绍,按照“VIP陪练”此前的统计数据,已有200万名用户,3万名在岗教师,300多名总部员工,“用户和老师遍布世界各地。” 按照一名老师月收入1万元来算,拖欠两个月,这背后的资金金额不容小觑。
天目新闻记者注意到,“VIP陪练”创始人葛佳麒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2017年到2018年,‘VIP陪练’的业务量翻了8倍,我们一直在以倍数级在发展。”公开资料显示,“VIP陪练”在2020年3月15日当天就实现当月销售额破亿元,当年暑假,单月营收总额再次突破2亿元。
一节课单价38元至180元不等,与线下培训形成巨大的价格差,这是“VIP陪练”数年来能锁定大量用户的原因。在内部利益分配上,多名员工透露,“VIP陪练”内部将老师分启蒙、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等级,扣除教师开支部分,至少还有50%的收入可用于平台运营、房租等。
为何在线陪练的顶流,也难以持续经营?
“VIP陪练”并非上市公司,外人无法获悉公司财务情况,但从近年在线陪练行情看,我们或许可以从其他同行中探究原因。天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与“VIP陪练”同时期兴起的同行近两年纷纷倒闭。2021年1月,“柚子练琴”公告称公司已资不抵债,无法继续经营;11月,刚完成上亿B轮融资的“快陪练”也宣布破产清算……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从2020年至今,至少7家线上陪练机构倒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急功近利,通过规模的广告投放以及低价课程吸引用户,在市场环境乐观的背景下还能通过融资支撑,但随着市场的冷静以及监管收紧,没有健康商业模式的企业弊端逐渐显现。“VIP陪练”们缺乏健康商业模式,不再受到风投资本的青睐。比如“VIP陪练”在今年4月被小音咖并购前,最后一次融资是在2018年获得。
背后操作疑点重重
6月13日,“VIP陪练”所属公司上海妙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投资人(股权)变更、法人变更。股东由葛佳麒、姚立嘉变更为上海艺齐来艺术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系上海艺齐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法人则由姚立嘉变更为小音咖创始人李艾。当天,李艾在其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小音咖确实遇到了困难,并表示会启动纾困计划。
同一天时间里,“VIP陪练”完成股权变更、小音咖“自爆”陷入困境”,这是一波什么操作?“VIP陪练”员工小吴告诉天目新闻记者,4月11日,公司就已下达文件称小音咖收购“VIP陪练”,4月27日,公司更改薪资发放时间,并在钉钉发布了“薪资由每月10号发放更换为每月25号”的公告,6月17日,小音咖公众号发布“纾困计划”,“但这并没有让员工感受到任何动作”。他回想起3月底公司给大家变更劳动合同,签约对象从一家第三方代理公司更换成另一家。“现在回想变更合同更像是一种蓄意,目前暂时无法联系上中高层领导,申请仲裁和调解都已尝试,但由于已更变过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员工投诉无门。”小吴说。
据公开资料显示,小音咖集团创立于2015年,注册资金100万元,曾在简介中将品牌定义为“上海音乐辅导界的翘楚”,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估值1亿元人民币。而被收购的“VIP陪练”曾估值超70亿元人民币,也因此引发外界质疑,“这场蚂蚁吞大象的股权变更,是真收购还是另有图谋?”
天目新闻联系上负责事件受理的上海公安部门工作人员,从今年6月份开始,派出所就已陆续收到了有关小音咖的电话报警,近期还有不少电话打入,公安部门依次对投诉人信息进行了登记,“目前还没确定是诈骗还是合同经济纠纷。”该名工作人员解析,如果是定性为诈骗,警方将进行立案;如果定性为合同经济纠纷,是经营不善导致的破产,投诉人则需要向法院起诉。工作人员告知,目前事件还在调查阶段,尚未对该事件定性。
当天目新闻记者询问今年4月份小音咖收购“VIP陪练”后一系列的动作是否合规时,工作人员称,“这个明眼人看了都能明白是个怎么回事,但从公司程序上来说,它是正常的操作流程。”
明知出现资金问题,“VIP陪练”还愿意被一家破产边缘的公司“全资收购”,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情况有悖常理,或许是想通过“洗澡”来“脱身”。北京天达共和杭州律师事务所刑事业务部副主任王艾冰律师认为,企业并购过程中债权债务的处理问题比较复杂,需要结合股权转让协议等进行分析判断,但目标公司的债务并不会因公司的股权转让而灭失是肯定的。
该事件中,可能涉刑的情况至少有两种:对外签署培训协议,提供服务的“VIP陪练”在签订大量协议的时候是否还有履约能力,是否还有履约意愿。如公司已经不具备履约能力,仍然大量对外签署合同,承诺提供服务,可能构成诈骗罪或者合同诈骗罪。第二,这样在短时间内融资、被收购、破产的操作,目标公司是否存在与买方公司串通,故意做高估值,转移套现的情况,如果存在也可能构成诈骗罪或职务侵占罪。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的侦查取证才能做进一步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