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足球夜市“踢”出一片火红
耀动合肥之夜
合肥的夜不是沉寂的,
在月光与灯光的交相映衬下,
有不少上班族选择呼朋唤友,
在球场上一起挥洒出汗,
红火的足球“夜市”正为夜生活增色添彩。
足球场馆人气爆棚
“周球王,晚上还有场地吗?来了几个朋友,想约着踢一场球。”“散客一枚,下班后求带走,凑份子随叫随到。”……7月22日晚8点半,刚刚送走一批熟客正准备歇会的周彭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手边的微信群里又热闹起来,他忙不迭丢过去一排笑脸。
“欧洲杯刚结束没多久,加上是夏季,最近订场的人特别多。像6点半到8点半、8点半到10点半的时段提前几天都约爆满了。”24岁的周彭,是蜀山区一家球场的管理员。在校期间周彭十分喜欢足球,曾经身为校队一员,奋战在合肥各大高校的绿茵场上。现在的他正把爱好和职业融合在一起,每天上午10点他就要来到球场,为晚上的客流高峰期提前准备。
这是一家位于合肥西部城区的“网红”球场,虽然位置不处于繁华闹市中心,但丝毫不影响广大足球爱好者前来打卡的热情。球场内一共设有三个不同面积的场地,其中包含两个五人制球场,一个九人制球场,将近5000平米的活动空间,可容纳近两百人在这踢球或观看。
来这个球场的大部分是合肥上班族,还有一些是大学生,就连合肥周边城市的一些球迷也会时不时组团赶来约场。“你看看,下周还要提前帮一个舒城的球队安排场地,他们包了车专门来合肥,非常有热情。”周彭点开手机上的约球名单,向记者展示着。
全合肥唯一一支成年女子业余足球队,也选择了定点驻扎在该球场。这支球队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但同样热爱足球的女子组成,她们或是家里的妻子、母亲或是职场上独当一面的女强人,她们专注于足球、热爱着生活。
周彭告诉记者,近期球场正准备牵头举行“花样年华”为主题的业余足球邀请赛,期待以球会友,用激情四射的比赛点亮合肥的夜空。
呼朋唤友组团踢球
月色照映下,迎着璀璨的灯光,腾挪闪跃的足球,将球场内所有人的目光聚集起来。“好球”、“哇,厉害”、“注意力集中,兴奋一点,不要急,多鼓励!”一踏入球场,就能听见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人们为拼搏而呐喊、为快乐而奔跑、为胜利而欢呼,让旁观者都感觉到活力满满。
来到球场,换上球衣,穿上球鞋,不管是刚走出校园的毛头小伙子,还是50多岁的企业高管,不再考虑工作的压力,远离学业的烦恼,尽情享受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来自合肥一家大型国企的职工李晓明,每周四的晚上都会和一帮好友相约踢场球。
“圈子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啊,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到那个时间点就想来活动一下,开车跑远点都没事。”李晓明告诉记者,过去单位应酬多,体重增长较快,感觉对身体不太好。如今都是30多岁的中年人,一起组团运动正慢慢成为一种时尚选择。
现在,一般每周他都要来球场踢两次球,整个人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多了。“我们看到草根足球在合肥还是有着很庞大的爱好者群体,愿意花点钱踢球的人很多啊。不过,要注意的是订场要早,不然最近绝对是手慢无。”李晓明笑称,有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很重要,平时大家工作节奏都很快,想找这么多熟悉的人一起玩一起嗨,真不容易。
在李晓明看来,尽管面临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但近年来合肥足球夜市越来越红火,不仅仅是蜀山区这边,像包河区、瑶海区等球场比较集中的区域,生意都不错。“疫情让大家知道,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足球运动正好有着独特的团队魅力,让更多人能够结伴运动起来不孤单。”
足球夜市“火了”体育消费
“我刚到合肥上学的时候,社会上对外开放营业的人工草皮球场很少见,只能在大学里面踢。这两年各类新建的场地,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了。”周彭坦言,足球夜市的火爆,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场地建设政策到市民免费优惠券的发放,都促使足球运动走近更多合肥市民,让大众体育消费变得更红火。
“六月份开始平均每周有上千人次来踢球,从拉动消费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在不断做好球场的服务特色。”周彭表示,比如拥有免费且宽敞的停车场和水吧,欢迎每个热爱足球的人的到来,带来良好踢球体验;提供专属淋浴间洗去人们打球后的疲劳,球友们可以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门禁系统是相对于其他球场更突出的优势,随着来运动的市民人数不断增加,球场更关心消费者的踢球安全,在未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场外人员是无法进入球场的,门禁的设计使人们可以放心地踢球,享受到更加纯粹的竞技快乐。
足球作为一项群体竞技运动,受伤的事件难免会发生。但是无需担心,球场的员工都进行过急救培训,场内也配有药箱等保证人们踢球的安全。
球市的兴起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到来,球场的发展则带动了周边体育产业的兴起。记者了解到,一些体育运动品牌正陆续加入,包括国际一线最新款的足球鞋、球迷钟爱球队的各类服装以及其他足球产业周边产品变得越来越丰富,推动着合肥夜经济走向繁荣。
“从几十元的袖标护腕、几百元的速干装备到一两千的顶级运动鞋,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进行选择。”周彭认为,合肥草根足球场的经营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慢慢在形成一种独特的体育文化。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实习生 车鑫怡/文 杨锋/摄影 来源:合肥晚报
来源: 合肥晚报